《论语》和《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主要是以“实践”为基础,以“德行”为核心,以“思辨”为手段,以“培养”为目标。其中,“实践”是指通过实践经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德行”是指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思辨”是指鼓励学生思考、探究、质疑,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是指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其全面发展的能力。这些原则可以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践、培养德行、激发思辨和全面培养学生。
(1)启发性原则: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想明白却不明白;悱:明白却说不出来)。译为: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2)知行统一原则:如:“力行近乎仁”。译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
(3)榜样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译为: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4)学思行结合(巩固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学习了新知识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复习,并且还要复习旧知识,光学习知识还不行,还要勤思考,这样才能做好学问。
(5)循循善诱原则:“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译为:老师循着教育的思路善于诱导人们学习,用文章使得我博学,以礼节来约束我,想要罢休也是不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