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变化有以下特点: (一)判断形式的间接化 从判断形式看,学前儿童的判断从以直接判断为主,开始向间接判断发展。
直接判断,主要是感知形式的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比如,3岁儿童指着一个带红领巾的女孩说是“王老师的小姐姐,”这是根据感知的特征来判断,是真正使用概念进行的,年龄较大的幼儿就会说:“王老师的女儿。” 间接判断通常需要推理,反映事物之间的因果,时空,条件等联系,其中制约思维过程的基本关系是事物的因果关系。何其恺等(1962,1963)对学前儿童因果思维发展的研究,用实验材料具体说明了幼儿从直接判断事物的外在原因向间接判断现象的隐蔽的内在原因发展, 李文馥等在研究儿童对面积的判断时发现(1982,1983),5、6岁儿童在判断两块相等的面积时,大部分依靠直觉判断。他们倾向于认为一块完整的面积比被分割开的同样面积大,或反之,如说“一整块大,许多小块小。”或“分成两块地就小,一大块地就大。”或说“四周有空大,一块地方小”等。7岁以后儿童大部分进行间接推理判断。6—7岁判断发展显著,是两种判断变化的转折点。上一篇:类比推理的特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