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简述水的辐射特征

简述水的辐射特征

更新时间:2024-02-02 21:45:54

简述水的辐射特征

一、水环境光辐射的特点



1、光是生物体重要的环境因素,它主要来自太阳光照射,又叫光辐射。



太阳光辐射对地球表面和水体来说不仅带来光照,还直接带来了热量,从而为地球上的动物、植物的生存提供了一定的温度,并且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过程产生各种影响。



2、水环境光辐射比陆地差。



会游泳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潜入水层深处往往就看不见东西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太阳光到达水面后,并不是全部射入水层中,而是透入水层中的光,一部分被水层吸收,另一部分被水层散射。一般到达水面的太阳光约5%~10%被水面反射,反射部分的多少同水面状态等因素有关。(晴天的池塘)

二、水色说明什么,怎么看?



1、我们把养殖塘所呈现的颜色叫水色。



简单的下个定义,那就是,人们用肉眼垂直向下看时,水层所出现的颜色叫水色。



有些养殖人认为养殖塘的水色是由池塘的浮游植物体色所决定的。



其实,这个说法不完全对。



养殖塘的水色与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浮游动物种类、数量;施肥的种类、投喂饵料的种类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养殖塘金藻、黄藻、硅藻大量繁殖时,使水体呈现黄褐色、褐色、红褐色等颜色。



绿藻、裸藻使水体呈绿色、黄绿色、红褐色等。蓝藻则使水体呈蓝绿色、深绿色等。



2、养殖塘投放大量的有机肥和饵料。



比如施放牛、马粪,池水呈红褐色;施放人粪,水体呈深绿色。



施放鸡粪,水体呈黄绿色。



投喂螺等软体动物池水呈油绿色。



投喂青草,水体呈红褐色。



水的颜色除了上面的两个主要因素以外,还同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有关,比如,喇叭虫大量繁殖,使水色变成墨色。剑水蚤大量繁殖使水色呈灰黑色。



水中溶解盐类可使水体带有一定的颜色,比如水中大量的铁盐,使水体呈现出黄色或黄褐色。



3、一般来说,养殖体容易消化的藻类,在它们形成水华时,水体呈黄褐色或绿色,所以一般认为红褐色、油绿色、黄绿色、绿色的水色都是比较好的,而蓝绿、灰绿、泥黄色等水色则是水色不正的劣水。



但是,有些地方的养殖人则把褐色水叫老茶水,认为是一种很差的水色。这可能是蓝藻细胞老化后形成的水色。但是,甲藻、金藻、硅藻的水华也可能是褐色的,但对养殖体来说,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水环境,可见,水色是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因此,只看水色,很难说明养殖塘水体的真正内在结构。



4、不论水色如何,有变化就是好水。



比如,“早清午浓,半塘清半塘绿,,浓淡相间”等,水“活”意味着藻类种群处于不断被利用、不断更新,水色也表现出周期性变化,这也是养殖塘水体中物质循环良好的表现。



水层出现某种颜色,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是不同因素对水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已。因此,必须经常观察,总结出一些常见水色,都是由哪些重要藻类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养殖提供一些有益的想法和建议,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三、水体透明度说明什么



1、什么是透明度呢?



透明度是用白色盘子或其他白色物体浸入水中,当白色物体在水中消失的深度,即肉眼看不见的深度叫透明度。



透明度一般可作为判断投食、施肥的数量的标准之一。



透明度的大小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太阳的高度、天气阴晴等,但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有机碎屑、细菌的数量及种类的影响;另外还受到水层深度、养殖塘底质、水生植物和水文条件以及周围环境,比如,树荫、高大建筑物、泥沙等的影响。



2、养殖塘水体的透明度有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



这主要是同养殖塘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系。比如,鞭毛藻类有趋光性,它可是池水透明度月变化相差110公分左右。季节不同,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和水量就不同,所以透明度也不相同。



水体透明度多大才适合养殖呢?



一般认为20~40厘米为合格,25~35厘米为最好。当然,不同的养殖品种,透明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四、光与水生植物



1、我们知道所有绿色植物只能在光辐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在水环境中光辐射在水层中很快就被吸收掉了,因此,大部分水生植物只能生活在不太深的水层中,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我们养殖塘的水位是需要作一定的控制的。



光辐射影响藻类植物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在适宜的光范围内,光辐射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加。养殖塘水体光辐射强度随水的深度增加而较弱,因此到某一深度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恰巧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恰好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2、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情况来看,养殖塘池水一般以1.5~2米为适宜水位。



简单地了解一下这些水环境理化因素与水生生物的关系,让我们在养殖生产中随时了解和掌握一些环境因素所产生原因及影响,对我们养殖是可以减少风险和投资增加养殖保障和提高经济效益的!



上面讲了水环境中光辐射的特点、水色、透明度和光与水生植物,光作为水体中理化环境因素在许多方面与水生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光对水生动物的体色、行为、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影响,下面就这些问题一一加以阐述。



(一)光与水生动物的体色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青菜地的青虫,身体呈青绿色同菜叶的颜色一样,伪装得人们不太容易发现它们,那么,动物的体色同生活环境保持一定的颜色,这就叫保护色。



水产养殖中也有这样的情况,生活在清澈水中的鱼、虾类,它们背部的颜色要深一些,呈青黑色,而生活在浑水中鱼、虾颜色就相对要浅一些,鱼呈草绿色,虾就带点白漂色,又比如蜻蜓幼虫,栖息在水草从中,体色呈绿色,生活在底泥上的,身体呈黄褐色。



那了解水生动物体色有什么意义呢?



了解水生动物的体色与环境的关系,对了解和掌握水生动物的分布、移动等各方面的生态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光与水生动物的行为关系



光对于水生动物的日常活动及分布都有一定的影响。各种水生动物对光的辐射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因此,当环境光辐射条件发生变化时,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向也随着发生变化,有的向着光源方向运动,这叫趋光性;有的背着光源运动,这叫背光性。



有个小龙虾养殖户,在五月份的一个晚上,十点多钟,头上带着头灯,手上拿着手电筒在巡塘,灯光所到之处,密密麻麻的红虫像堆起来了似的,白天都没有看见这些东西的。养殖户看见这么多的红虫,吓得赶快打电话咨询问题。其实这是浮游动物在白天光辐射比较强时,位于比较深的水层,而夜晚则上升到表面,随着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往返运动一次,这种现象叫昼夜垂直移动,也叫垂直移动现象。

红虫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具体表现为,日落之后红虫开始向水体上面移动,半夜时水表层数量最多,黎明时又逐渐下沉。



这种垂直移动现象除了与浮游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外,还同水环境的光辐射、温度、饵料等因素有关。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并不是浮游动物群集在一起一致上下移动,而是在分布的水层中,由很多个体连续地移动,从而出现了种群密集中心分不上的上下移动壮举。



那么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在我们养殖生产中有什么意义呢?



光辐射不单单对动物的垂直分布有影响,并且对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关系。



比如,食蚊鱼得不到光辐射很快就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甚至丧失繁殖能力;比如,光辐射对沉性鱼卵的发育有抑制影响,但对浮游卵却有促进发育的作用。可见,光辐射对不同养殖体以及同一养殖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影响也不相同。



既然光辐射对养殖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那么能不能利用光辐射对养殖体的作用为养殖生产服务呢?



在这方面,有一些学者做过一些实验,发现改变光辐射时间的长短可使秋、冬产卵的大马哈鱼在夏季产卵。因为大马哈鱼的产卵季节是在秋冬季,立秋后的白天的光辐射时间逐渐缩短,假如认为地将光辐射时间缩短,那么就符合了大马哈鱼产卵时对光辐射的要求,所以可提前在夏季产卵。



这些个例养殖户可以琢磨琢磨,有关光辐射同水生动物的关系就讲到这儿吧,光对养殖体和所有生物的生存还起着另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光辐射给水体带来热量,使水层具有一定的温度。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