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培是利用砂石为基质进行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以下是对砂培技术进行的总结, 介绍如下:
一、基质
砂是无土栽培中应用最早的一种基质材料, 取材广泛,价格低廉。砂的不同粒径组成、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 决定了栽培效果, 粗砂透气好而持水力弱, 细砂及粉砂相反。砂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 使用中应注意: (1) 砂粒不宜过细, 以粒径0. 6~ 2. 0 mm为好。砂粒应均匀, 不宜在大砂粒中加入土壤或细砂。
二、栽培槽
1、固定式栽培槽
一般为多用砖或水泥板筑成的水泥槽, 内侧涂以惰性涂料, 以防止弱酸性营养液的腐蚀, 也可用涂沥青的木板建造。槽的宽度为80~ 100 cm, 两侧深15 cm,中央深20 cm, 槽底呈“V”形, 并铺2层厚为0. 2 mm 的黑色聚乙烯塑料薄膜。
2、 全地面砂培床
整个温室地面全部铺砂, 做成1个大栽培床, 为了利于排水, 床底的坡降应稍大, 通常为1%200,在床上铺2层厚为0. 15~ 0. 2 mm 的黑色聚乙烯薄膜, 薄膜上按1. 5~ 2. 0m的间隔, 平行排列直径为4~ 6 cm的多孔塑料排液管, 排液管孔应向下。排出的营养液流到室外的贮液池中, 可用于大田施肥。排液管放好后, 铺上厚30 cm的砂层, 整平, 砂的厚度要均匀, 如深浅不一, 将导致基质中湿度分布不匀, 浅的地方作物根系可能会长入排水管中将其堵塞。
三、 砂培技术要点
1、 营养液管理、配方及浓度
应根据所用砂的各种元素的含量对配方进行调整以确保各种养分的平衡, 另外营养液的生理反应要保持稳定。使用时, 应用低的剂量, 如果配方的生理反应稳定, 但剂量较高, 则可用其1 /2的剂量。
2、 供液量和供液方法
每天可滴灌2~ 5 次, 每次要灌足水分, 允许有8% ~ 10% 的水排出, 并以此判断是否灌足。每星期应对排水中的可溶盐总量测定2次(用电导率测定仪)。如可溶盐总量超过2 000mg /L 时, 则应改用清水滴灌数天,使可溶盐溶解, 以降低浓度。当出现低于滴灌用的营养液浓度后, 应重新改回用营养液滴灌。如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不需要多次滴灌。但从养分需要来看, 有可能需要滴灌。此时可继续滴进营养液, 让新营养液替换已在砂中被作物消耗完养分的旧营养液, 以保证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如遇到滴量不多而有水排出时, 可将营养液的浓度提高( 总营养盐浓度不要超过2. 5 g/L)再进行滴灌。
3、基质消毒
一般每年进行1次, 也可1茬1次。常用消毒剂为1% 福尔马林溶液、0. 3% ~ 1% 次氯酸钙或次氯酸钠溶液。此外, 也可用溴甲烷等药剂消毒和其他方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