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该曲创作于1866年。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睡美人圆舞曲》
柴科夫斯基的《睡美人》完成于1889年,三幕芭蕾舞剧。全剧共有61段音乐,作者曾亲自将本剧中的五个精彩片段改编为一套组曲,称为《睡美人》组曲。
今天听到的是著名片段:圆舞曲(Valse),为《睡美人》组曲中的第五曲。这一片段选自第一幕中,远道而来的四位王子手持鲜花向奥洛拉公主求婚时的场面。旋律由乐队的弦乐部分奏出,充满了轻松活泼、抒情优美的圆舞曲特色
《春之声圆舞曲》
《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作于1883年。当时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此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曲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完成于1868年。这首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构成,其结构属于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式。全曲构成了一幅极美妙的且色彩斑斓的音画,十分优雅动人。
《花之圆舞曲》
《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编写的一个芭蕾舞剧,作于1892年。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从舞剧中选了六首曲子作为《胡桃夹子组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花之圆舞曲》(Valse des fleurs),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与众仙女群舞时的音乐,经常单独演出。
竖琴的华丽流畅的序奏之后,圆号以重奏形式奏出圆舞曲主题,旋律如歌,表现出糖果仙子与仙女们轻盈婀娜的舞姿,在单簧管相呼应的独奏之后,乐曲的主题抒情而优美。
《快乐寡妇圆舞曲》
《快乐寡妇圆舞曲》,20世纪初的轻歌剧音乐代表作,其作者雷哈尔创作于1905年。轻歌剧《快乐的寡妇》首演后轰动一时,盛演不衰。至1920年止,在德国和奥地利上演了八千余场,在美国上演五千余场。
后被拍成电影,中译名为《风流寡妇》。作者还亲自将剧中的几个精彩唱段改编为管弦乐曲,即后来经常出现在音乐会曲目中的《快乐寡妇圆舞曲》(通常也叫做《风流寡妇圆舞曲》或《晚会圆舞曲》)。
《皇帝圆舞曲》
这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品,属于宫廷舞会乐曲。创作于1889年秋天。《皇帝圆舞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首小圆舞曲和结束部构成,整个乐曲给人以端庄严肃、富丽堂皇的感觉。
《邀舞》
《邀舞》原为钢琴曲,作于1819年,由卡尔·玛里亚·恩斯特·冯·韦伯所作。后来由柏辽兹编配成管弦乐曲,使之名声大作。这部作品是在正式音乐作品中采用圆舞曲的最早的一例,并以技巧华丽而著称,旋律语言近似当时奥地利和德国流行的圆舞曲的音调,和声质朴、清新而富于表现力。整个乐曲的音乐形象具体生动,饶有风趣。
《溜冰圆舞曲》
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滑冰和圆舞曲同样流行。写于1882年的《溜冰圆舞曲》,描绘人们在冰上滑冰的情景。犹如冰上芭蕾舞的场面,一个个展现在人们眼前。《溜冰圆舞曲》采用了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方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全曲热烈、华丽、抒情,音乐非常形象化。
《假面舞会圆舞曲》
著名戏剧《假面舞会》描写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俄国上层社会的芸芸众生,剧中主人公阿尔别宁不满于身边的人与事,但他的抗争是徒然的,最后只能落得悲剧性结局。第一曲圆舞曲是哈恰图良的《假面舞会》音乐中最知名、最常演奏的一首。
简短的引子之后出现了圆舞曲的节奏型,之后出现了一支由弦乐主奏的圆舞曲旋律,它并未刻意突出维也纳圆舞曲式的优雅,而是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沉郁乃至沉重。这段音乐在戏剧配乐中旨在展示莱蒙托夫笔下主人公内心的纷乱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