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青花瓷怎么鉴定(青花瓷最简单鉴定方法)

青花瓷怎么鉴定(青花瓷最简单鉴定方法)

更新时间:2024-02-28 16:15:38

青花瓷怎么鉴定

1.

看青。

青,即瓷器的花色,料色特点。众所周知,现代料色肯定模仿古代,再逼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青花瓷器历经唐青花、元青花、明青花、清青花,各时期原料皆不同。“看青”,观察的是它的原料和花色。料色,含铁量的高低,色彩浓淡不同也是鉴别的特点。如果青花的花色原料是进口,含铁就较高,铁的锈斑比较明显,比如元青花、明青花。

2.

看花。

花,即是花纹。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审美和风格,花纹变化也就很大。元青花的纹饰是有期间特性的,比方料无分水,一笔点画;规划繁满,条理较多;竹叶向上,蕉叶实心;龙身如蛇,龙爪如镰;回纹单画,树稍出刺;仰覆莲瓣互不相连,三道弯快意开光等。

3.

看造型。

不同时代的造型也不一样,特别是唐代、元代的造型更明显。明、清时期的造型稍微有接近,但也不一样。

4.

看胎釉。

“胎”和“釉”是两个方面“胎”的话,它都被釉面盖住了。看底部露胎的部位。以景德镇瓷器为例,景德镇窑宋朝和元晚期皆用单一的瓷石来制坯泥,称为一元配方。这类坯泥属高硅低铝,胎质、胎内多有微小洞隙。另外,我们也可以量一下轻重。现代仿古瓷器要么太轻,要么太重,大多是注浆所成。“釉”,釉面有柴窑烧制和汽窑烧制,差别很大。古代都是柴窑烧制,瓷器的釉面比较柔和,更温润,经过几百年时光一般不会那么亮和新。而汽烧的亮度强,刺眼,一般称为“贼光”。

5.

看“底足”及“款识”。

底足,就要我们注意观察其大小、厚薄和深浅,这些都是有历史和讲究的。关于底足,有一个“火石红”现象。在我们中国古代,特别是民窑瓷器的露胎处,往往有深浅不同的红色烧成物出现,深者至酱褐,浅者呈淡红,由于其酷似火山岩石中的红色,业内人士称其为“火石红”。青花瓷中的“火石红”一般在元代、明初比较突出,明成化后期基本就看不到“火石红”现象了。由于“火石红”的出现皆因在瓷器烧制过程中铁元素因为重力关系发生流动,在底部形成一定蓄积造成。之前垫瓷器的垫子在沙子上,含铁高会渗到胎面容易形成“火石红”,但到成化年间,逐渐改用瓷质的垫具,“火石红”现象就少了。

以明代青花瓷为例,洪武官窑是没有“款识”的,永乐年间才开始出现,到了明宣德时期开始正式流行。而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每个时代的笔划、字体都不一样。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