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古代的士的标准(春秋的士和战国的士区别)

古代的士的标准(春秋的士和战国的士区别)

更新时间:2024-04-01 21:20:14

古代的士的标准

老师告诉他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这个人要对社会有用,就是你要为社会做事。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内心的良好修养以后,不可以每天只陶醉在自我世界,一定要出去为这个社会做事,你要忠于自己的使命,要做到“不辱君命”。这可不容易,因为你不知道你所要承担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使命啊。所以这是孔子说的“士”的最高标准。

  子贡觉得这个标准太高了,就又问,“敢问其次”?还有没有低一些的标准啊?

  孔子回答他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宗族称赞他孝敬父母,乡里称赞他恭敬尊长。你能够从身边做起,把你那种人伦的光芒放射出来,用这种爱的力量去得到周边人的认可,不辱祖先,这就是次一等的“士”。

  子贡又接着问,“敢问其次”。还有没有更下一等的呢?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说话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啊。不过,也可以勉强算作再次一等的士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