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播种前,首先要做到的是根据气候的预测的情况,选择种植品种,做好土壤的整理工作、购买种子及化肥农药等,调整和维护土地耕种设备等。
1.1了解当年气候,预测积温及年降雨量
我国的农业部每年都会针对近几年的气候变化对今年的气候预测做出一个长期的气候预测,这个气候预测准确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也不能完全相信,因为气候预测存在蝴蝶效应,但是就往年的情况下,这个气候预测的准确度一般都能为选种和播种时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气候条件预测积温的天数,积温是影响农业选种的重要因素,但是除了积温,年降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温度和水是直接影响小麦生长的两个重要方面。
1.2土壤的整理
1)土壤的培肥。适宜的土壤,是高产小麦的基础条件。我们可依据2013年农业部鼓励政策中关于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政策内容的提示:“通过技术物资补贴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民应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促进秸秆等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减少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通过秸秆还田的绿色环保方式来培肥土壤,既节省了肥料的成本,也使得资源得以重复利用。因为秸秆中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它经过切碎后与土壤旋转混合,可使土壤吸收其有机质,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提高了保墒能力和土壤的肥力。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土壤测试,对出现微量元素的缺乏时,缺什么就补充什么,以保证土壤的营养均衡。
2)精细翻整土地。在播种前还要翻整土地来熟化土壤,翻整要做到深耕深翻,把耕作层加深,使土壤上层松,下层实,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同时要把土壤中的余茬除掉,翻整土地的过程也要保证底墒充足,如底墒不足,要及时补充。翻整土地也是种植的关键一步,适宜的土壤环境也至关重要。
 1.3种子的选择
想要小麦的高产,就要在品种上做好功夫,品种的选择主要条件是基于气候的因素,年积温和年降雨量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小麦的选种不能只注意产量,首先保证符合积温和降雨量、抗倒伏能力才是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在小麦的种植中,气温、降雨或者其他自然灾害是无法预测的,所以在选种时,要保守一点,规避风险,因为农业生产的投资很大,所以要学会避免风险,保护农民的利益。另外有些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进行晾晒,对种子进行消毒,但是在晾晒时一定要保护种子的活性,防止种子的胚芽出现损坏。所以种衣剂的方式也是可以才用的,但是种衣剂就有很大的毒性会对有益菌造成破坏,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更不利与打造绿色品牌。因此这就需要农户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除菌方法了。
1.4播种的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一项难以掌握尺度的方式,播种的过密能增加植株的数量,提高产量,但是数量过多植株之间会造成影响,植被之间抢占水资源,肥料资源以及阳光。所以需要选择好种植间距,而每一片土地最适宜的间距都是不同的,另外品种不同,间距也不会相同。这是需要利用多年种植经验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间距,还要保证种子的出芽率,这就需要控制好小麦种子的种植深度。
2.1对幼苗的护理工作
如果种植前期的工作做得好,小麦的中期管理工作就会比较方便。如果土壤和种子处理得好,出芽率就会很高,这样出现缺苗的现象就会大量减少。及时的观察麦苗的情况,当出现缺水或者缺肥的情况就要及时浇水或施肥,观察幼苗周边野草的生长情况,采取适当除草的措施,保证麦苗的生长影响杂草影响。
2.2除草
一般来说冬季除草是良好的时机,这一时期麦苗已经长得较高了,有着生长稳定,而这时杂草才刚生长不久,所以杂草的抗药性还不强,所以可以采取不多的剂量进行除草作业,这样既能实现除草的作用,又不会影响麦苗生长,同时节省了农药的开销。要注意农药的使用量的时间,同时注意浓度,如果在喷洒农药后出现降雨就要根据情况再次喷洒,但第二次喷洒容易造成麦苗出现损伤。
2.3反春期
小麦进入返青期,要做好返青的管理工作,依据水肥情况,要因地因苗施肥,因晚播等因素影响小麦生长的,要趁墒追肥,施尿素或硝酸磷肥,到拔节期再视苗情追施一次肥。再来就是对田进行中耕,视麦苗的长势进行浅耕或深耕不同程度的操作。另外,进入春季,气温和降水对病虫的害产生十分有利,更要注意病虫害对小麦的威胁,叶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吸浆虫、蚜虫等病虫害是我省面临的主要威胁。2、3月要注意小麦纹枯病、小麦蚜虫、麦蜘蛛的防治,4月是小麦穗期的病虫害防治阶段。各个阶段,针对不同病虫害,要做到主动出击、主动预防,做好监测工作。面对多发区要专业防治,发现病点要及时歼灭,防止其蔓延。
进入小麦收获季节,要保证小麦收获,要及时、加紧时间对麦抢收,避免雨水天气对麦收的影响。近年来全省普遍采用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使得麦收效率得以大大提高。麦收结束后,要对小麦及时晾晒,防止发芽变霉,保证麦收的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