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是因为兵火频繁才被毁坏的。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
扩展资料
黄鹤楼的内部修复:
2018年2月20日,黄鹤楼景区自启动景观改造工程。至2018年4月,历时2个多月,黄鹤楼完成了1985年复建33年来的首次大规模内部修复,对楼体的楹联、吊顶彩绘、立柱仿古漆等部件进行翻修。
主楼的翻修包括所有5层楼外廊彩绘吊顶的更换、外廊及内廷柱子油漆的维修、主楼46块楹联的修复。为了修复楹联,施工人员需要铲开脱壳部位、维修部位补灰、贴麻丝、刮两道地仗、打磨、刷染二到三遍、按周边现有色调做旧,前后处理工序达七道。
此外,景区周边2公里沿线,以及黄鹤楼公园内的15处景观也得到提档升级,共新移栽乔木、灌木等86个品种,有望实现一年四季“有花有叶”。
参考资料来源:黄鹤楼官网-黄鹤楼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