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武清历史(天津武清名字的历史)

武清历史(天津武清名字的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8 17:23:24

武清历史

       武清是华北平原上最古老的县份之一,现为天津市武清区。无情历史悠久。

       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人们就在这里生产、放牧。战国时期,武清县有广袤千里的雍奴薮,属燕国管辖,“有鱼、盐、枣、栗之饶”。燕人在今豆张庄镇青坨村西筑长城,绵延百里,至今有迹可寻。

       秦汉初年(公元前221年至前206年)始设泉州、雍奴二县。泉州县城遗址在今黄庄街道城上村北,雍奴县城在今崔黄口镇大宫城村东侧。雍奴县范围大体在今运河以东,渤海湾以北,香河、宝坻以南的广大地区。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撤掉泉州县,并入雍奴县。此时雍奴县城已迁到今泗村店镇旧县村,该村南尚有称“四方台子”的县城遗址。古人云: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雍奴县城在雍奴大泽之北,故称“雍阳”。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朝廷规划区域,把全国一百多个不稳定的县重新命名,雍奴县更名武清县,改隶范阳节度使。据《郡县释名》中解释:“武清取武功廓清之义也”。

       自此,武清县名一直沿用下来。先后属幽州、燕山府、大兴府、顺天府。1914年为京兆特别区,1948年属冀中第十分区,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1973年划归天津市管辖。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更名为武清区。

        武清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武清北运河作为大运河的咽喉要段,漕运兴旺,给武清带来空前的发展和繁荣,使武清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武清的书画、武术、民间花会、民间技艺等,均与大运河结缘,并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2008年、2011年先后被国家文化部两度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书画)之乡”。这里走出了刘炳森、孙伯翔、刘继瑛、李润杰、师胜杰、王谦祥、杨立新等近代书画曲艺名家。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