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明确具体的沟通,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生活中,父母经常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但是如果不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孩子就可能阳奉阴违。给孩子自主权也不是放任自流,父母需要在放手和监督之间找到平衡点。所以,要跟孩子多沟通,友好尊重地与孩子交流,交流时注意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肯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
02
给孩子提供一个包容、温和的环境
当孩子的行为不当时,如果大人用严肃或不耐烦的方式制止孩子,孩子感受到他人的负面情绪时,也会激起孩子的负面情绪,那么接下来的走势只会越来越糟。孩子的情绪不好,行为自然也不好,他要么选择防御性地面对别人的负面情绪,要么选择激烈地表达自己,而大人则以为孩子不听话,脾气大。
03
用具体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习行为的边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用非常具体的方法教会孩子行为的边界,并且在沟通的时候,要具体的、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讲,在讲的过程中还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应该是和孩子对立地来讲。比如在公共场合,孩子会跑来跑去或者吵闹,那就需要直接告诉他,这些地方不是操场,不可以吵闹乱跑,还可以给他们解释这些行为的后果。经过反复提醒之后,孩子的这些行为也会慢慢减少,自我调整也能得到锻炼。
04
从小培养同理心,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不只考虑自己,也要经常考虑别人。经常提醒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孩子能够学会克制冲动,体会别人的心情,表现出一定的自我调整能力。当然,这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父母需要沉得住气,坚持这么教孩子,直至他们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当孩子有了同理心,学会了换位思考,他们愿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这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