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二句“雪落千山草木稀,红梅茅舍俩相依”,马上就呈现出一幅画面:在白雪皑皑的群山中,一座孤零零的茅草屋,门前空坪上,一树红梅正傲雪怒放。这两句写景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极具视觉冲击。让主角红梅兀立在你的眼前。同时带出茅屋,为后面的屋主人(也就是作者)爱梅、怜梅、赏梅埋下伏笔。
第三句人物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第二句中的“两相依”,实际上是茅屋的主人和他喜爱的红梅在这深山中相依为命,体现出作者超凡脱俗、清净高远的生活情趣。“对月怜清影”写的是在万籁俱寂、冰清玉洁的世界中,一轮明月当空,红梅舍弃了人间繁华,在这深山中不惧踏冰卧雪也要陪伴作者,度过这严寒的残冬;作者望着月下冷清的树影,一个“怜”字,体现了作者对红梅这“知己”的爱怜之情。举杯之后的畅饮,让作者对红梅更增添了一股爱意。他倚树仰望,那满树的梅花,似颗颗珠玑,正凌寒斗雪,傲骨绽放,怎能不让他怜爱欣赏有加?
全诗一气呵成,情景交融,读后让人对高洁的红梅不屑富贵,甘心淡泊,在冰冷的世界默默地陪伴作者的高尚品德油然而生敬意。作者对红梅的一片深情,怜爱敬重、心生爱慕,想来也会让读者从不同角度产生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