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本”原是古籍版本的一种形式。 明清时期,书籍在雕版初成以后,刊刻人一般先用红色或蓝色印刷若干部,以供校订改正之用,相当于现代出版印刷中的“校样”,定稿本再用墨印。《书林清话》载:“其一色蓝印者,如黄记《墨子》十五卷,……此疑初印样本,取便校正,非以蓝印为通行本也。” 由于蓝印本是一部书雕版之后最早的印本,因此就有“初印蓝本”之称。后来作为“著作所根据的底本”意义上的“蓝本”一词,就是从“初印蓝本”引申出来的。
“蓝本”原是古籍版本的一种形式。 明清时期,书籍在雕版初成以后,刊刻人一般先用红色或蓝色印刷若干部,以供校订改正之用,相当于现代出版印刷中的“校样”,定稿本再用墨印。《书林清话》载:“其一色蓝印者,如黄记《墨子》十五卷,……此疑初印样本,取便校正,非以蓝印为通行本也。” 由于蓝印本是一部书雕版之后最早的印本,因此就有“初印蓝本”之称。后来作为“著作所根据的底本”意义上的“蓝本”一词,就是从“初印蓝本”引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