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弥陶牧。(2)西接昭丘。(3)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4)钟仪幽而楚秦兮。(5)庄舄显而越吟。(6)俟河清其未极。(7)惧匏瓜之徒悬兮。(8)畏井渫之莫食。
第一和第二个的典故暗示作者未遇明君的困难处境。第三第四第五这三个典故证明人们的思乡之情。不因穷困或者显达而改善,说明作者有强烈的思乡心情。第六第七第八这三个典故说明作者盼望国家统一,准备报效国家,又担心自己虽然品德高洁,却不被重用。
拓展资料
东汉末年,战乱日炽,汉献帝刚一即位,就被迫迁都长安。随后王粲也迁到长安,他看到关中政局混乱,又从长安奔赴荆州,投靠以招揽名士闻名的荆州剌史刘表。可刘表是个“多文少实”徒有虚名的人,见王粲“貌寝而体弱”,不被重用。王粲心中愁闷,因借“登楼”之机抒发他忧伤战乱、去国怀乡、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
此赋依韵分成三段。首段写此楼所处的地理环境,由此产生了斯地虽美,却非久留之地的感慨。第二段侧重抒写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遭纷浊而迁徙兮”,说明他因时局混乱而辗转流亡到了荆州。第三段着重写对时局的忧伤和怀才不遇的愁闷。时光在流逝,“俟河清其未极”,深深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全文以铺叙手法,由登楼极目四望而生忧时伤事之慨,并把眷恋故乡、怀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各层自有重点;深挚的感情,徐徐道来,感人至深,真不愧名家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