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赵氏孤儿》最早记载于(赵氏孤儿有深远影响的原因)

赵氏孤儿》最早记载于(赵氏孤儿有深远影响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3-12-23 14:34:14

赵氏孤儿》最早记载于

《赵氏孤儿》最早记载于《春秋左传》。“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赵氏”,即春秋晋国正卿赵盾的家族。“孤儿”是赵盾的孙子赵武。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于《史记·赵世家》:晋景公三年(前597),司寇屠岸贾以清算已故赵盾弑君之罪为借口,“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盾子)、赵同、赵括、赵婴齐(均为赵盾异母兄弟),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这生下的男孩便是赵氏孤儿。屠岸贾听到风声,入宫搜索,必欲斩草除根。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与友人程婴见情势危急,密谋定计,设法搞到一名婴儿穿上华丽衣服藏入山中,然后由程婴故意出首告密,领屠岸贾杀了杵臼、婴孩,以这种李代桃僵的缜密部署,保全了赵氏孤儿——赵武。十五年后晋景公得了重病,大夫韩厥说是赵氏冤魂作祟的缘故,并说出了赵氏孤儿的下落。景公从深山中召回了程婴、赵武,让他们攻灭了屠岸贾一族,重新恢复了赵武的爵位。程婴志向已遂,自杀以谢公孙杵臼,赵武为两人“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赵世家》的记载长逾千言,情节曲折,具有引人入胜的传奇色彩,成为后世搜孤藏孤故事取材的母本。不过《史记》里的这个故事同更早的《春秋左传》、《国语》,甚至同司马迁本人记载晋国正史的《史记·晋世家》对读,便会发现多处疑问和矛盾,集中在赵朔妻庄姬、赵同、赵括、赵婴齐活动时间重复上。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