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公孙瓒死在什么地方(公孙瓒真正死因简介)

公孙瓒死在什么地方(公孙瓒真正死因简介)

更新时间:2023-12-23 14:45:23

公孙瓒死在什么地方

易京。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刘虞的旧部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率兵为刘虞报仇。包括鲜卑、乌丸等民族在内的数万青壮加入到阎柔的队伍之中,与公孙瓒展开战斗。乌桓峭王也率其部落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为之复仇,最终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

之后,公孙瓒控制的代郡、广 阳、上谷、右北平等郡纷纷倒戈,背叛公孙瓒。公孙瓒走投无路,只得逃回易京坚守。

虽然公孙瓒在易京的防守战的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其势力已经是日落西山、摇摇欲坠。而此时的公孙瓒却仍然处在幻想之中。他说:"我昔驱畔胡于塞表,埽黄巾于孟津,当此之时,谓天下指麾可定。至于今 日,兵革方始,观此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凶年。兵法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楼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这种消极防御的战略正是他在 最后关头所犯的致命错误。   

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三月,公孙瓒派人向黑山军张燕求援,打算联合黑山军在易京与袁绍进行决战,以摆脱困境。不过由于袁绍事先截获了信件,并将计就计,设伏兵大败公孙瓒。之后挖掘地道到城楼下,毁坏城楼,到达中央的土丘。公孙瓒自知必败无疑,先杀掉自己的妻子儿女之后引火自焚,曾经的北方霸主顿时烟消云散。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