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50十米短跑技巧(50米短跑方法技巧)

50十米短跑技巧(50米短跑方法技巧)

更新时间:2023-12-19 12:59:53

50十米短跑技巧

50米简单分两个阶段:起跑——起跑后加速跑

1.起跑

注意:

(1)起跑预备时,双眼看身位前方2-3米地面,注意力集中,用耳朵听发令枪声,切勿眼睛抬头看,这样会延误时间。

(2)起跑蹬摆结合,脚蹬地,手摆臂,缺一不可。

2.加速跑

(1)起跑后腿脚应该积极下压,以前脚掌着地并迅速过度到有力的后蹬。这个动作越快,越有利于下一步快速有力完成蹬地技术。

(2)加速跑身体前倾角度随着速度提升而变小,最后接近于途中跑姿势。

(3)起跑后加速跑段的两臂有力的前后摆动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开始几步身体处于很大的前倾姿态时,重心移动的初速度较小。因此,加速跑段应更加有力地大幅度地摆臂。

注意:

(1)起跑后加速,前脚掌着地,初始步伐不要太大。

(2)身体前倾,保持较低重心有利于加速,不要起跑后立刻抬身或者抬高重心,不利于加速。

(3)加速跑初期阶段应加大摆臂幅度。

短跑:专门性练习

1.原地摆臂练习:

主要用来体会和掌握摆臂正确技术,对协调下肢动作,提高跑速起到积极的作用。

练习方法:两脚前后站立,前腿稍弯曲;上体稍前倾,两臂弯曲成90度,前后摆动。练习时要求放松,以肩关节为轴,摆动方向要正确,做到放松、自然、协调。

2.小步跑

主要是体会跑时膝关节放松和脚“扒地”动作,改进落地技术,发展跑的频率。练习时两臂自然下垂,上体保持正直或稍前倾,大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顺惯性前摆,用前脚掌积极向后下方“扒地”。

练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两手扶器械或原地做脚尖不离地的交换支撑腿的练习。要求体重由一腿移至另一腿。

②由原地逐渐前移过渡到小步跑20—30米,要求动作由慢逐渐加快。

③行进间小步跑20—30米。

④小步跑过渡到途中跑40—60米。要求大腿逐渐抬高,步幅逐渐加大,自然过渡到途中跑。

3.高抬腿跑

主要用来增强抬腿肌肉力量,纠正抬腿不高的缺点。练习时上体正直或稍前倾,大腿向上高抬,小腿自然弯曲折叠。而后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在身体重心投影点下方落地,触地即抬,并充分蹬直,使身体重心始终保持较高部位。

练习方法有:

①原地或支撑高抬腿跑;

②行进间高抬腿跑20—30米,要求动作做充分,向前移动不要太快,避免臀部后坐,上体后仰;

③高抬腿跑过渡到途中跑60—80米,要求过渡要自然。

4.后蹬跑

主要用来增强腿部关节力量,体会蹬、摆技术,纠正后蹬不充分和坐着跑的缺点。练习时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支撑腿用力向后下方蹬地,腿蹬直后,迅速前摆(小腿向后撩),并带动同侧髋关节前送。当大腿摆至适当高度时,积极下压,用前脚掌向后下方蹬地。

练习方法有:

①原地单脚跳、两腿交换跳。体会蹬地动作,要求膝、踝关节充分蹬直,动作有弹性。

②向前上方小跨步跳。体会蹬地力量和蹬、摆动作的结合。开始蹬、摆力量向上一些,然后逐渐加大向前的力量。

③后蹬跑20—30米。要求蹬、摆充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