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旦、末、净、杂四大类,每大类又分若干小类。
一.旦,宋杂剧作“妲”。又因歌妓古称“姐”,为戏曲重要演员。后由“姐”字经省文而为“且”,又因字形讹变而为“旦”,故金元杂剧皆作“旦”。
旦角包括正旦、贴旦、小旦、老旦、搽旦等。
正旦:主唱的女演员(女主角)。可由各种不同年龄段和性格的女性来承担。如《窦娥冤》是“旦本戏”,由正旦窦娥主唱。
贴旦:女配角。
老旦: 老年女角色。
小旦:少年女角色。
搽旦:不正派风骚的女子。
二.末, 由“参军戏”中“苍 ”之“ ”音近讹变而来,亦兼取其义。宋元时期就有“末泥色”之称。
末包括正末、外末、冲末、副末。
正末:主唱的男演员(男主角,如窦天章)。
副末:次要的男演员。
外末:老年男子(如监斩官)。
冲末:次要的男角色,只不过是一剧中最先上场的人物。
三.净,为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二字之合音讹变。宋代原作“靓”,字义为粉白黛绿,象征参军之扮相。后因音同讹变而作“靖”、“净”,元代以后皆作“净”。
净,丑角,俗称花脸。
大花脸:脸上画脸谱,涂满了颜色,而且尽可能地把脸膛扩得大大的。大多是粗暴勇猛、社会地位较低的喜剧角色。
小花脸:大都是较低层的人物,但比较滑稽。
四.杂,又称“杂当”,是以上三类之外的演员。包括孤(官员,如桃杌太守)、驾(皇帝)、孛老(老头子,如张驴儿的爹)、卜儿(老妇人,如蔡婆婆)、俫儿(小孩)、邦老(强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