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子骞的典故

子骞的典故

更新时间:2023-09-17 22:34:53

子骞的典故

春秋年间,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东南郊,住有闵姓的一家人。一家三口人,父亲经营小本生意,母亲料理家务,有一个小男孩才三岁,长得天真可爱,名叫闵损,字子骞。

在子骞四岁时,母亲得肺痨(结核传染病)后,经常夜间发烧,身出盗汗,咳嗽吐血。父亲怕被传染,已外出经商为由很少回家,而子骞不顾这些,天天给母亲端水送饭,夜夜与母亲相伴。

这年秋天,母亲在弥留之际,对子骞说:“我死后,你可别忘了做人的根本——与人为善;也别忘了成人的志向——学而时习。”母亲临终的嘱托刻骨铭心,在子骞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转眼间又过了一年。夫妻娶妻闵李氏。开始时,继母对子骞还说得过去,可是,等到继母生了两个儿子以后,逐渐虐待起子骞来了。剩饭残汤让他吃喝,旧布破衣让他穿,一来二去引起街坊议论纷纷:“幼怕丧母呦,后娘多偏心!”

小子骞心里十分难过,背地里哭过好多次。但他哭过后又想起生身母亲的教诲,就打起精神到私塾窗外偷听先生讲经布道。天长日久,子骞也能背咏“天下为公,讲信修睦”,“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等等传颂天下的名句。

春去冬来,子骞长大成人了。

在他十五岁那年的冬天,狂风咆哮,雪花被刮得满天飞舞。此时子骞身穿的是用芦花做的棉衣,风一吹就浑身冷冰冰的。而两个弟弟却都能穿着新棉絮衣,又厚又暖。

有一天,父亲外出,他们兄弟三人拉车,车过小桥,行进在土地上。他的两个弟弟面色红润,脸上不断的有热汗流淌。而他却浑身上下抖颤,面色灰白。他父亲一看很气愤,怒声骂道:“你身为兄长,推车偷懒,这么冷的天,走了这么长的道,你竟然一点热汗没出!”

子骞满目委屈望着父亲,心里说:“粗心的父亲呵,你哪知道我的苦衷。如果我说出来,不仅弟弟要挨骂,而且继母……”想到这里,他低下头又使劲拉起车来。

“好啊!你小子翅膀硬了,敢用眼睛瞪我。”父亲怒火中烧,扬起手中的鞭子朝着子骞后的后背抽去,鞭子才抽打两下,棉衣便被抽破了,一团团芦花飞了出来,像天女散花似的飘落在地上。父亲非常奇怪,拾起来一看,才恍然大悟:“儿子穿的竟是……错怪他了。”内疚使他丢掉了手中的鞭子,搂着儿子久久说不出话来。

“子骞,快和弟弟一起把车掉过来,回家!找你继母说理。我一定要把她休掉。”

“父亲!这可使不得。”

子骞一边说一边跪在地上哀求,继续说道:“如果母亲在,只有我一个人受寒挨冻,如果母亲离去,那我们兄弟三人都要孤苦冷寂。”

站在车旁的两个弟弟也跪在地上,流着眼泪哀求道:“哥哥所言极是,期望父亲宽恕母亲吧!”

父亲见他们说的话婉转而近情理,就把休妻的念头打消了。

这位继母听说了子骞劝父的一番话后,非常惭愧,便决心痛改前非。她待闵子骞越来越好,胜过了亲生儿子。

闵子骞后来成为孔子的弟子,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