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木须肉名字的由来

木须肉名字的由来

更新时间:2023-06-28 13:29:24

木须肉名字的由来

木须肉原名木樨肉,是一道常见的汉族特色炒菜,属于鲁菜系的孔府菜,常被讹传名为木须肉、苜蓿肉等。

其菜以猪肉片与鸡蛋、木耳等混炒而成,因炒鸡蛋色黄而碎,类似木樨而得名。

据现有记载,木樨肉原出现于曲阜孔府菜单中,其原料除猪肉和鸡蛋、木耳外,还包括有玉兰片。该菜传入北京等地后,由于北京一带缺乏竹笋,玉兰片逐渐为黄花菜、黄瓜片等取代。

木须肉真名应为木樨(犀,两写)肉,“木樨(犀)”意为:(1)桂花;(2)打碎的蛋花,形色似桂花而得名。木樨(犀)肉即指鸡蛋和肉。在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期间,由于方言音变,mu xi变成了mu xu,加之以人们讹传臆造,“木须肉”便诞生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