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临沂周边寺庙

临沂周边寺庙

更新时间:2023-09-17 11:47:43

临沂周边寺庙

1.普照寺(山东省临沂市)

普照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王羲之故居内,为沂州四大古寺之一。普照寺前身为琅琊王氏旧宅,公元315年,北方战乱,琅琊王氏家族举家南迁,为保故宅,舍故宅为佛寺。普照寺,后魏时,名律寺;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赐名开元寺;北宋改称天宁万寿禅寺;伪齐刘豫时,易名普照寺。普照寺内现有晒书台、集柳碑、右军祠等历史遗迹,“普照夕阳”是古代琅琊八景之一。详细

2.观音禅院(山东省临沂市)

观音禅院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始建于清代,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不同信仰群众都能接受的文化休闲场所。观音禅院有山门、钟鼓楼、圆通殿、方丈室、宝塔等建筑;院内有百年银杏树数株,冠盖硕大,枝条繁茂,亘以绿水,来往行人,多有庇其下憩者。观音禅院香火旺盛,每年 2月19日观音菩萨圣诞日,方圆几十里数千信众来此上香膜拜。详细

3.明光寺景区

明光寺景区位于蒙山主峰龟蒙顶西北的幽谷中,面积约40平方公里,这里天蓝、水清、林密、石奇,素有“佛教圣地,禅修秘境”之称。明光寺景区内有4万余亩森林,境内层峦叠嶂,自然植被茂密,淡竹流云,飞瀑泻玉,景色迷人,是理想的休闲场地和避暑胜地。明光寺始建于元朝,拥有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据志书记载,明代上元庵住持尼姑明广德高望重,圆寂后,人们为纪念她的高行,改上元庵为明广寺,后称“明光寺”。

4.释佛寺(山东省临沂市)

释佛寺坐落在古管仲庄南,管鲍分金台东(现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相公街道办事处南寺村);据寺内石碑记载:释佛寺始建于唐玄宗二十二年间,距今已逾千年;曾经建筑宏伟,香火殊胜,寺庙占地三十余亩,殿堂百余间,佛像庄严;为当时齐鲁名刹。每逢初一十五。佛欢喜日,前来拜佛的信众络绎不绝。

5.宝泉寺(山东省临沂市)

宝泉寺(亦称南大寺),始建于南北朝之际,由著名大德高僧善慧法师创建,盛于唐宋,迄于元明清。北方佛教文化的重要修行道场。位于临沂市罗庄区,系沂州四大古寺之一,经考古鉴定属古代文化遗产,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泉寺历尽千年沧桑和战火洗礼,几经重建、扩建和重修,依然保持了寺庙的完整格局,是广大信徒朝拜、求法的重要场所。寺地周围,奇石嶙峋,地理生态得天独厚,古生物化石遍布其间,形成天然景观,具有较高的考古与观赏价值。

6.卧佛寺(山东省临沂市)

卧佛寺公园位于山东莒南县城东北,因园内有千年古刹——卧佛寺而得名,系沂州四大古寺之一。公园规划面积3400亩,是全国县级较大公园。卧佛寺占地110亩,现有山门、钟鼓楼、东西偏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内有巨型汉白玉雕制的卧佛佛像一尊。卧佛寺寺名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提。卧佛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北朝(公元417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虽几经兴衰,但香火从未间断。自1995年始,莒南县委、县政府投资巨款修复卧佛寺。每逢初一、十五及佛教节日,寺内僧人率众举行佛事活动,成为鲁南苏北的佛教中心和旅游胜地。详细

7.五鼓寺(山东省临沂市)

五鼓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南环路中段,据史料记载始建于后汉时期,建于古称莲花庆云山,山顶及山下分为上下院两处,为当时临沂市及附近较大的佛教道场,昔日古庙苍柏掩映,银杏成林,殿堂巍峨,香火鼎兴,朝拜如缕,然风雨千载,毁立更迭,几遭战火之摧残,而毁坏殆尽,留下了石碑、石鼓、石佛像,隶属后汉时期。欣逢盛世,国运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为弘扬佛教文化,净化心灵,有少林寺三十一代弟子释德萃,俗名:管士忠,发心出资建设,以弘扬佛地而利世,又能满足社区周边群众的需要,建成后交于宗教团体使用。详细

8.甘露寺(山东省临沂市)

山东省临沂市朱保镇甘露寺,位于兰山区朱保商庄村,始建于南北朝占地四周方圆四十余亩,其中寺庙占地二十余亩。2013年9月首期建设工程--重建天王殿已圆满竣工,大雄宝殿内外重新粉刷油漆,大殿内置各式精雕香樟木佛像,重新修建了寺院门前的小桥,更新了纯铜铸造的香炉。2014年5月,二期工程:地藏殿、财神殿、千人念佛堂、西厢房、奠基开工,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2016年5月内装修基本完善,内置佛像、供桌、法宝、实木床等禅修物品。详细

9.丛柏庵

丛柏庵位于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许家崖,坐落玉环山中。 属于建筑与设施旅游区,是临沂市唯一的一处尼姑庵。建于隋代,重建于明朝嘉靖39年,以侧柏密集而得名。是临沂市唯一的一处尼姑庵,庵门上的题字出自全国四大名僧之一、山东佛教协会会长沙门能阐手笔。庵内有千年银杏、响水泉、连理柏与古藤、碑廊、三圣殿、仙人洞等景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0.朗公寺

朗公寺,又名大宗山朗公寺,坐落于临沂市兰陵县大仲村镇政府驻地东3.5公里处的大宗山,为临沂古代四大名刹之一,创建于东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重修,明弘治三年(1490年)扩建,清代多次增建重修。鼎盛时期僧侣愈千人。朗公寺现存古建遗址为晋代建筑风格。其规模宏大,构造复杂,有上寺、塔林、下寺三大建筑,在朗公山之阳,下寺、塔林、上寺,从低至高。上寺殿堂飞檐斗拱,石柱盘龙,雄伟壮观,分前后三进,东西各配有碑亭、廊房,大殿为佛祖殿,供如来佛祖,两侧为罗汉塑像;二殿五间,为罗汉殿,殿内塑弥勒佛像,两侧列十八罗汉;前殿五间,主体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殿内塑四大天王。上寺中保存了大量碑碣刻石。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