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
中国清代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为清代特有,始设于顺治初年。至顺治十一年(1654)仿明制改内务府为十三衙门;十八年,裁十三衙门,复设内务府。自此遂为定制。内务府的组织渊源于满族社会的包衣(奴仆)制度。
其主要人员分别由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旗)所属包衣组成。最高长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正二品,由皇帝从满洲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中特简,或从满洲侍卫、本府郎中、三院卿中升补。
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都由内务府承办。内部主要机构有广储、都虞、掌仪 、会计、营造、慎刑、庆丰七司,分别主管皇室财务、库贮 、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礼仪、皇庄租税、工程、刑罚、畜牧等事。
另有上驷院管理御用马匹,武备院负责制造与收储伞盖、鞍甲、刀枪弓矢等物,奉宸苑掌各处苑囿的管理、修缮等事,统称七司三院。
内务府还有三织造处等30多个附属机构。此外负责管理太监、宫女及宫内一切事务的敬事房也隶属总管内务府大臣管辖。1911年辛亥革命后,废帝溥仪仍居宫内 ,为皇帝服务的内务府也得以保留,直至1924 年溥仪被驱逐出宫为止
。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后,即设立了内务府,以管理宫禁事务。顺治十一年(1654)裁撤,顺治十八年康熙即帝位后又重新恢复。内务府衙门当时分“内务府堂”(简称“堂上”,又称“本府”)及所属“七司”、“二院”等,总机关称“总管内务府衙门”,其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
所属“七司”是:御用监,系为内务府掌管府藏及出纳总汇的机构;尚膳监,掌内务府所属武职官的铨选、任用及围猎、捕鱼之事,顺治十八年改为采捕衙门;钟鼓司,掌内廷礼乐并考核太监品级,顺治十三年改为礼仪监,顺治十七年又易名为礼仪院;内官监。
管理内务府帑项出纳及庄园地亩之事,顺治十七年易名为宣徽院;借薪司,掌宫廷缮修工程事务,顺治十八年易名为内工部;三旗牛羊群牧处,掌牛羊畜牧事务;尚方司,掌审拟上三旗的刑名案件,顺治十一年设,十二年改为尚方院。
所属“二院”是:御马,掌掌“御用”马匹,顺治十八年易名为“阿敦衙门”(阿敦系满语,意为马群);鞍楼,是制备兵具、器械的机构,顺治十一年易名为兵仗局,顺治十八年又改为武备院。 基本上皇宫内由内务府处理
扩展资料:
紫禁城,就是平常说的皇宫,文献上有时又称之为“大内”。紫禁城是由东华门、午门、西华门、神武门这四个门及其连接的宫墙圈起来的宫城。
神武门是皇宫后门,明代及清初叫玄武门,康熙皇帝即位以后,因为他的名字叫玄烨,为了避讳他的名字,就把玄武门改成了神武门。
紫禁城又分为南、北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区分很重要。所区分的两部分称为前朝、后寝,南部的前朝是举行朝会的地方,后寝是皇帝及其家属住宿的生活区。区分界就在保和殿的后面、乾清门的前边,中间有个狭长的小广场。
有四个门非常重要,分别是乾清门、内右门、景运门、隆宗门,是宫内重点把守之门,因为一进景运门、隆宗门,就到了后寝的前门——乾清门、 内右门,再后面就是皇帝寝宫、皇家的生活区了。
狭长的小广场两端,东边就是景运门,西边就是隆宗门。这隆宗门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嘉庆年间的林清起义就曾攻打这个门。最运门的外面,是清代八旗劲旅中的护军营和前锋营官兵守卫皇宫的办公处。乾清门、内右门,由侍卫处侍卫把守。
前朝部分,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是清代的名称,明嘉靖以后分别叫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附带说说前朝区南部的三个门:太和门、东边的协和门、西边的熙和门,明代嘉靖后分别叫皇极门、会极门、归极门。
太和门是明朝皇帝举行御门听政的地方,清朝因为皇帝的办公地点内移,把御门听政也从太和门移到了乾清门。
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最高点,也是最高、最宏伟的建筑,而且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紫禁城又是皇城的最中心,皇城又在北京城的中心,所以太和殿就是整个北京城的最中心,是中轴线上的最中心,而且是最高点。
该建筑之设计就是为体现这样一种政治效果:北京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太和殿在北京城中心紫禁城的中轴线最高点上,当皇帝举行登基大典或是大朝会,坐在太和殿金銮宝座上的时候,就有一种驾驭全国的气概,这就是在太和殿举行大典礼仪所体现的政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