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因表现舞台人物的需要,把角色分成生旦净丑等不同的行当,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行当又因为不同的风格而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比如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被称为四大名旦。还有前后四大须生,前四大须生为
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后来高庆奎、余叔岩和言菊朋于20世纪40年代或因病或去世,退出舞台,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声誉日隆,这样,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便被称为后四大须生。
这些名家以各自的表演风格特点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流派,如余派、马派、梅派、荀派等等。这些流派之间或彼此借鉴,或有前后师承,例如余叔岩曾向谭鑫培学习,杨宝森私淑余叔岩等,极大地丰富了京剧舞台。
这些名家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对表演的理解,对唱腔和唱词分别有不同的处理,这是产生流派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才有了流派之间不同的表演风格,这就像现在歌手翻唱别人的原唱歌曲时,会进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风格处理一样。
坐宫是《四郎探母》这出戏的第一场。不同流派表演时,出现唱词、曲调等表演上的大同小异,也是流派纷呈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