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十种豆腐乳的配方(豆腐乳的配方)

十种豆腐乳的配方(豆腐乳的配方)

更新时间:2022-11-14 11:45:01

十种豆腐乳的配方,豆腐乳的配方

  • 1. 豆腐乳的配方,十种豆腐乳的配方
  • 2. 豆腐乳的制作方法和配方,正宗豆腐乳做法的配方
  • 3. 千叶豆腐的配方,千叶豆腐制作工艺配方
  • 4. 自制豆腐的配方,自己动手制作豆腐模具
  • 5. 包浆豆腐的配方,大方包浆豆腐的配方
  • 1.豆腐乳的配方,十种豆腐乳的配方

    1、根据生产工艺,腐乳发酵类型有四种:①腌制腐乳②毛霉腐乳③根霉腐乳④细菌腐乳。

    2、腌制腐乳:豆腐坯加水煮沸后,加盐腌制,装坛加入辅料,发酵成腐乳。这种加工法的特点:豆腐坯不经发酵(无前期发酵)直接装坛,进行后发酵,依靠辅料中带入的微生物而成熟。其缺点是蛋白酶不足,后期发酵时间长,氨基酸含量低,色香味欠佳,如四唐场腐乳,湖南兹利无霉腐乳。

    3、毛霉腐乳:以豆腐坯培养毛霉,称前期发酵,使白色菌丝长满豆腐坯表面,形成坚韧皮膜,积累蛋白酶,为腌制装坛后期发酵创造条件。

    4、毛霉生长要求温度较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6℃左右,一般只能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条件下生产毛霉腐乳。传统工艺利用空气中的毛霉菌,自然接种,需培养10—15天左右(适合家庭作坊式生产)。也可培养纯种毛霉菌,人工接种,15—20℃下培养2—3天即可。

    5、根霉型腐乳:采用耐高温的根霉菌,经纯菌培养,人工接种,在夏季高温季节也能生产腐乳,但根霉菌丝稀蔬,浅灰色,蛋白酶和肽酶活性低,生产的腐乳,其形状、色泽、风味及理化质量都不如毛霉腐乳。

    2.豆腐乳的制作方法和配方,正宗豆腐乳做法的配方

    1、老豆腐 4kg、盐 450g、辣椒面 适量、白酒 200g左右、香菇(干) 5-6个。

    2、将老豆腐洗净,沥干水分。

    3、切均匀的四方块,最好是在太阳底下晒一天,消消毒。

    4、霉豆腐的容器必须洗净晾干,在底部铺上干净的棉布或者是干净稻草。

    5、将豆腐块均匀的摆放在棉布上。

    6、再铺上一层干净的纱布。

    7、再在纱布上摆放一层豆腐块。

    8、再盖上纱布,摆上豆腐块。

    9、最后盖上纱布或者棉布。

    10、盖上盖子,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大概10~15天(根据气温决定的)。

    11、今年冬天气温特别低,所以时间相对长一点。

    12、将表层的盖布拿开就可以看到发酵好的豆腐了。

    13、准备好白酒(高度)和食盐+辣椒面。

    14、将辣椒面和食盐充分拌匀。

    15、将豆腐块在白酒中浸湿。

    16、然后在盐和辣椒面中薄薄的滚一圈。

    17、放入干净无水的可密封的玻璃瓶中。

    18、放入玻璃容器中。

    19、装满,盖上盖子,密封存放3-5天。

    20、将干香菇泡发,煮水、凉透。

    21、将香菇水倒入豆腐乳中,密封存放一周左右即可食用。

    3.千叶豆腐的配方,千叶豆腐制作工艺配方

    1、材料:大豆分离蛋白100kg、水500kg、植物油80kg、变性淀粉50kg、TG-041.5kg、复合磷酸盐3kg。

    2、做法:将酶、复合磷酸盐和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均匀后倒入斩拌机,然后添加400kg水(冷水),斩拌混匀。

    3、添加80kg的植物油,快斩3分钟。将50kg变性淀粉溶解在剩下的100kg水中,待溶解完全,添加至蛋白凝胶中,快速斩拌2分钟。取出装入模具成型(此时要注意尽量排尽空气),置于冷藏室反应过夜,蒸制30分钟,冷却,保藏。

    4.自制豆腐的配方,自己动手制作豆腐模具

    1、黄豆300克泡一个,八九个小时左右,至黄豆彻底泡发(这些豆子做出的豆腐两大约1斤左右,够三口之家吃一顿);

    2、黄豆加水用料理机或豆浆机(冷饮功能)磨成豆浆;

    3、找一块干净的大棉布,放在大一点的盆上,将豆浆隔筛网倒入棉布中;

    4、过滤出豆渣,尽量挤的干一些;

    5、豆浆放入锅中,用中小火烧热,用勺子将表面的浮沫撇去;

    6、小火慢慢熬煮,边煮边用大勺划圈搅拌,以免糊锅;

    7、直到豆浆煮沸腾后关火;

    8、此时将内酯4克与25克温水混合,使其溶化;

    9、将豆浆离火,自然降温至八九十度,可以用温度计,这样更准确些,没有温度计也没关系,像这种天气,大约一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10、将内酯液倒入,迅速搅拌开,动作一定要迅速,大约三四秒的时间,就要立马盖上锅盖开始焖;

    11、将豆浆盖盖焖15分钟左右,打开锅盖你会发现都将已经凝固,这时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豆腐脑了,可以取出一点来做豆腐脑;

    12、将锅中的豆腐快速的搅碎,搅的越碎出水越多;

    13、将六寸心形模具取下底垫,放在有孔的篦子上,上面放一块纱布,一层就可以;

    14、将豆腐舀到模具中,可以用勺子稍微搅拌下模具里的豆腐,滤去多余的水分,否则六寸的模具是装不下的;

    15、全部放入后,将纱布覆盖上,再放上拿下来的底垫;

    16、将一盆水压在上面,如果盆底部太大,可以找个中介物;

    17、压30分钟,豆腐就做好了。炖来吃,炒来吃,或凉拌吃都可以。

    5.包浆豆腐的配方,大方包浆豆腐的配方

    1、包浆豆腐主要材料有大豆制成的豆腐、水等。

    2、选料选用新鲜黄豆,用干选法过筛或用水选法筛除杂物、劣质豆、草木和砂土等杂质。

    3、浸豆把黄豆浸泡于水中,除去浮于水面的杂质,水量以浸没黄豆为准。在浸泡的过程中,防止泡豆水质变酸变馊,而影响豆浆质量,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换水1次,浸泡时间根据气温不同而异,一般是夏天泡豆4-6小时;冬天可延长至9一12小时。

    4、磨浆把泡好的豆分多次加入磨浆机中,边加黄豆边加水,磨成豆浆糊,一般是0.5千克泡豆加水0,5千克左右,磨浆时,加豆加水要均匀,与磨速协调一致,这样才能磨出细腻而嫩滑的豆浆。

    5、过滤豆浆过滤一般用过滤网布或面粉袋,把磨好的豆浆糊5千克(约相当于1千克干黄豆加入约20℃的温水2 .5千克,拌和均匀后装入布袋,吊起布袋,用手摇动,待浆液流出,反复操作3—4次,直至浆液沥干为止。

    6、煮浆 取过滤后的生豆浆放入锅内,猛火加热煮沸 (或用水蒸气加热煮至锅面豆浆泡沫破裂,撤火便得熟豆浆。

    7、点浆点浆一般用石膏粉作凝固剂,1千克干黄豆需配用石膏约10克。 点浆的方法:把煮沸的豆浆舀出锅后稍冷,待温度降至 80℃时即可点浆。点浆时用小勺将豆浆向前不断搅动,慢慢加入石膏水,当豆浆粘勺后,搅动放慢,加石膏水的速度也相应放慢,直到豆浆出现玉米大小的豆腐粒时,停止搅动,盖上锅盖,保持约半小时就可以进行包浆工序。

    8、包浆包浆就是把豆腐脑倒在铺有棉布的木格内,包好,用重物挤压,把水挤出,一般不能压得太干,若制豆腐干,则可以压至无水滴出为止。浆豆腐的历史悠久。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