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内卫武警有前途吗(千牛卫和内卫)

内卫武警有前途吗(千牛卫和内卫)

更新时间:2022-06-02 08:47:52

在2015年开启的新一轮军改大幕中,不但解放军重新调整了总部建制、重新划分了战区,成立了新的军兵种部队,重新编组了陆军集团军,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也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进行了重大改革。

武警部队的改革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将武警部队的领导权限收归中央军委,实行中央军委——武警部队——部队的体制,不再纳入国务院序列,结束了长期实行的双重领导。这样,按照“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的原则,就更加强化武警部队的军事属性,使其回归练兵打仗职能。二是大刀阔斧改革武警机动部队,原有的14个机动师和原武警交通部队,拆分重建为武警机动支队、交通支队,并新成立了特战支队、工程防化支队、直升机支队,分别隶属第一、第二武警机动总队两个正军级单位。三是将原属公安边防部队,后来划归海警局的海警部队,划归武警部队领导,成立海警总队,下设若干个海警支队。四是武警警种部队(交通部队除外)和纳入公安现役编制的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全部退出现役,分别移交国家相关部委或改为人民警察编制。

这样,军改后的武警部队,就由内卫、机动、海警三大总队组成。

军改后的武警部队在领导体制上由中央军委直接管理,为其授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旗”,并统一纳入全军联勤保障体系,在职能任务上也更加强调练兵备战,更加强调军事属性,这一切都在强调武警部队首先是一支军队,必须要履行其“一切为打赢”的核心职能任务。

武警部队组织编制得到了优化调整,但是这种调整还不是尽善尽美的,仍有需要改革完善之处。2018年,时任武警部队司令员王宁指出了武警部队存在“五个不适应”的问题,即:

建设理念与地位作用不相适应、制胜能力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人才队伍与专业属性不相适应、武器装备与能力生成不相适应、信息支撑与高效行动不相适应。

武警部队要锻造成一支过硬的尖兵和反恐怖、执勤处突、防卫作战的尖兵,就必须对标解放军,继续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大力推进信息化、合成化、扁平化,把武警建设成为一支新型作战力量,成为反恐尖刀、维稳主力。

继续推进武警部队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我认为首先要合理优化武警部队的编制体制,特别是内卫部队的编制体制。

作为武警部队的主体——武警内卫部队,其力量布局和体制编制,目前仍呈现出地方化特点,即:在省级行政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总队,在地级行政区立支队。无论行政区划大小、人口多寡,部队建制都跟着行政区划走,很少有例外。

同样是省级行政建制,除了北京、新疆总队为正军级建制外,其他各个总队都为副军级建制。地级行政区,一般设立团级的支队。但这样设立总队、支队,其实不太利于优化武警部队的兵力构成。比如,同样是总队,宁夏总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和山东总队(面积较大、人口较多)承担的任务量能一样吗?大总队的干部人数较多,晋升渠道和发展后劲反倒不如小总队有优势。

同样是地级市,城市面积有大有小,管辖人口有多有少,但大的支队要管辖十余个中队,小的支队仅有三四个中队。但不管支队规模的大小,都要设立司、政、后部门,有些小支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关单位庞大臃肿,头重脚轻。

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本就有很多为人诟病之处,并不尽合理,武警内卫部队从根本上来讲是一支武装力量,我军的地方部队已有军委国防动员部管理的省军区、军分区承担,武警部队的兵力部署、编制结构就不应该完全参照地方行政区划来设置。

再看一下解放军陆军部队,在军改后重新调整组建了13个集团军,各集团军编制趋同,均为6个合成旅和6个兵种旅,各集团军兵力规模相当,战斗力也较为平衡,这样不但便于全军集中管理、统一训练,也方便在特殊时期抽调部队实行模块化编制,执行临时任务。

武警内卫部队的编制,也可以参照解放军陆军的模式,进行重新调整。我有两个不成熟的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进行纯军事化编制改革,如参照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和俄罗斯内务部队模式,打乱原有的总队、支队建制,按照地域分布和任务布局,成立一个个全新的“内卫师”,下设“内卫旅(团)”,这样改革后的武警内卫部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陆军”,更好地协助解放军执行防卫作战,遂行多样化任务。

俄罗斯内务部队

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

第二个思路是照顾现实,仍然在省级行政区设立总队,但在总队以下,要打破行政区划的框架限制和束缚,根据任务形势、人口分布,将原有的内卫支队进行合并重组。

以河北省为例,省会城市因其特殊地位,且重要机构单位较多,可以设立一个支队,其余地方完全可以按照冀东、冀中、冀南的地理分布,将相邻的几个城市区域整合,设立一个支队,以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当然,在个别经济较为发达、区位特殊的地方也可以单独设立支队,如雄安新区。

新成立的支队一般不以地区命名,而改用“XX总队第XX支队”的数字番号进行命名。每个总队的下辖支队,都从第1支队开始排序,然后依次顺延。这样,不论是走出国门,还是本土作战,武警部队都具备了更强大的制胜能力和机动能力。

参照解放军的模式,精简机构、优化编成,应该是武警内卫部队体制编制的下步改革方向,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大力加强部队信息化建设,推动武器装备转型升级,走以精兵精装精训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之路,这也是有效解决武警部队体制性障碍和突出矛盾问题、全面加强武警部队建设的关键之举。

当然,这也仅仅是我这个军事爱好者的一家之言,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