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二月十八日,天津《大公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一则消息,大标题写着“淫伶白玉霜蹊跷失踪,寻获多日无果,福欤,祸欤,生死不明”。消息一出,迅速引发轰动,成为街头巷尾热议之事。
白玉霜在当年可是个有名的人物,在津门唱红后,前往京城献艺,当时报纸夸赞她的评戏“在术价值上,是一种农民意识的表现,比起人们熟悉的京戏,情调完全不同,除了它的野之外,还流露出一种浓浓的地方色彩,其处理题材和内心描写,确有其独特之表演技术。”(这段话出自1932年天津大公报原文)
当时,伶人圈子里流行一句话“北京学成,津门唱红,上海赚包银”,要想让人们知道伶人圈子里有你这么一号,就必须过天津卫老少爷们儿这一关。为嘛?天津卫爷们儿讲究“板眼”,懂戏,哪怕是一个水袖一个眼神错了,台下立马往上面丢茶壶。马老板、谭老板、梅老板、奚老板等等等等,哪位老板没挨过天津人的“倒好”。过来天津卫这一关,您这辈子就算能耐了。
白老板初到天津时,在南市演出,结果天津卫的爷们儿不买账,认为她唱的都是“下什烂的玩意儿”,根本拿不到台面上。照此下去不但不能“红”,兴许还要“臭”。眼见快要垮台,白老板找到一个人,这人就是平顺社的李长生。
李长生很有人缘,帮其打点,请那些有钱的阔爷和有头有脸的寓公老爷前来听戏,当然,这其中离不开几位大混混的功劳,这几位大混混在此不提姓名,其中有位佟大混混跟白老板的事儿,至今说不清。在当时,就是这种规矩,想不想走红?想红就要拿点什么东西来交换。
有人捧,有报纸帮着吆喝,想不走红都难。结果红了没多久,就被“臭”了,其中有些什么原因,依照江湖小道消息传闻,反正不是什么好事,无非就是些争风吃醋而导致的风流账本罢了。
离开津门,前往京城,登台亮相,竟然又红了起来,不过没过多久,报纸纷纷报道其绯闻,将其称之为“淫伶”。事实上,在当时的年月,要是不唱点三俗的段子,是很难上座的。最终因为一场“粉戏”《拿苍蝇》,白玉霜被逐出北平,只好又回到天津卫。
后来,则通过关系,到了上海滩,哪料想一跃成名,成为“评戏皇后”,更被称之为“东方梅慧丝”,其评戏立即大受欢迎,据说帮她成名的,是上海滩三大亨中的其中一位,至于是谁,也不好说。
白老板之所以在南方能走红,缘由是她的“嘎嘎戏”,北方称之为“粉戏”,也就是带有大量三俗内容的戏,这种戏曲正投上海人的喜好,能抓住当时人们的好奇心理,于是她便以《王少安赶船》、《马寡妇开店》、《潘金莲》等戏叫座,创下座无虚席的傲人成绩。
不但如此,趁其大红大紫之际,上海明星公司还邀请其担任主演拍摄了电影《海棠红》,也是相当卖钱,继而苏州、无锡、南京、杭州等地纷纷邀请她去献艺。
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人不见了!一时间舆论哗然,纷纷猜测她的下落。许多桃色消息传出,不但让人听着新鲜,更觉得离奇,加之小报纷纷报道这些不实消息,弄得人们摸不着边际,孰真孰假,根本无从判断。
从1937年2月6号起,白老板的人生记录空白了很长一段时间,天津《大公报》于2月18日起,开始刊登寻人启事,连续刊登多日,始终无果。事实上很多人认为她秘密返回天津,就藏在租界内,有人还声言看到有个女人很像她,但因为怕得罪保护她的大混混,而不敢胡说。
等待她再次出现之时,这场莫名其妙的的失踪案已经快让人忘却,此后继续登台,至1942年于天津不幸离世,年仅35岁。至于失踪原因,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