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是影视文艺界的大众点评,甚至是最权威的评分体系。一部影视剧好不好看,先看豆瓣评分。具有广泛认可意义的是,大大小小的媒体在讨论一本图书或者一部影视作品的好坏时,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引用豆瓣评分作为权威证据。在一定程度上,豆瓣掌握了这些作品的生杀大权。
但是,去年以来,各方面对豆瓣似乎都不太友好。遭遇多次罚款,甚至APP从应用市场下架。豆瓣这个被称为文艺青年精神家园的小众乐土,已经走到了一个命运的拐点时刻。
一方面,评分这件事,高低总会得罪方方面面,是否有水军恶意做多或做空,是否存在利益交换,甚至,非官方机构的评判是否有“僭越”的意味;另一方面,当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的时候,单纯依靠广告收入活命已是难上加难,小小的豆瓣偏安一隅在互联网巨头的夹缝之中如何才能活得更好。
而用户们也对豆瓣产生了不满,“固执、拧巴,教用户应该怎样而不尊重用户的真实需求”。权威的豆瓣是否还应该固执己见地坚持十六年之前创办的初衷——只为“挖掘更多的好东西”?
豆瓣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其创始人价值观的取向。在坚守自己的立场这件事情上,豆瓣甚至不惜得罪大量的忠实用户而确保自己的纯洁性,这种固执,一方面是豆瓣能坚持走这么久的成功基因,另一方面也是豆瓣始终长不大的羁绊之绳。
1、逆局
2022年3月15日下午,国家网信办通报表示,针对当前豆瓣网存在的严重网络乱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督促整改。
这已经不是豆瓣第一次被处罚。
自2021年1月到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豆瓣网实施了20次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共累计罚款900万元。加上12月1日的150万元罚款,豆瓣累计罚款已超千万。
最严重的是,12月9日,豆瓣App因违规收集用户信息,被工信部下架。当时被下架的原因是: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这次下架不是豆瓣一家,总共有106个APP,其中当然是豆瓣最亮眼。
一直以来豆瓣的存在都很平淡稳健,它似乎无关乎互联网江湖的刀光剑影,无人与之竞争也没有自带光芒。
时至今日,豆瓣走过了16年,难得的是,十六年的时间,小小的豆瓣走得很坚挺,豆瓣在中国互联网世界中的独特价值,几乎没有可以取代的。
据称,在豆瓣的官网上,关于豆瓣中的内容是创始人杨勃(阿北)在创立之初就写下的,16年了,一字未变。微博和知乎都上市了,豆瓣错过了什么也必然得到了什么。
豆瓣的风格跟它的创始人的个性具有极大的关联,极小众,极文青,极佛系。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商业江湖,还能让豆瓣如此与世无争地生存下去吗?
2、角斗场
豆瓣一直以来都是很小众的精神家园,充分践行着创始人杨勃(阿北)创立之初的梦想“通过志同道合者挖掘更好的东西”。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豆瓣作为一个“监考者”,总是面临着被质疑其考分结果的公正性和过程的正义性。
对豆瓣最大的质疑,来自于“水军”的刷分,无论评一星还是评五星,谁能确保是真实观众以及观众有多大程度的客观?豆瓣评分是否被利用,甚至是被收买?
2015年,杨勃亲自写长文,回答豆瓣被质疑的一些列问题,那就是著名的《豆瓣电影评分八问》。关于非正常打分问题,阿北回答到:
水军是有的,但豆瓣评分很难被刷得动。我们把“老子还就不信了,我就要把这个平均分抬高/拉低”动力之下的打分行为统称为“非正常评分”,或者说打分的目的是为了直接干预平均分数。“非正常评分”大致有四类:注册/收购帐号刷高分的,注册/收购帐号刷低分的,明星粉丝团“进攻豆瓣”的,铁杆用户“捍卫豆瓣评分公正”反水行动的。
豆瓣这两年的原则是“所有能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的一概不算”,不分高低贵贱颜色。
在豆瓣的条例当中,评分规则是被管理员们设置,即使不是水军而是真实的观众,如果评分打得很极端,则一概有可能被视为“非正常评分”。其实,如果刨除掉水军——水军与那些打分极端的真实观众之间的差异在于,水军是获利行为但用户是自发行为,大量真实用户的极端打分被排除在外,深层次上还是代表了豆瓣自身所主导之下的评分意志,属于一定程度上的“一家之言”。
豆瓣创始人和管理者坚持的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
2016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了《中国电影报》的一篇文章,标题写得十分严重:《豆瓣、猫眼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 恶评伤害电影产业》。豆瓣的恶评(差评)甚至已经伤害了中国电影产业。有人认为少数人的观点(打分)已经在影响着更多人的决策(看还是不看)。
2021年下半年,对一些热播电视剧和明星的粉与黑,让豆瓣成了对立双方角逐的“角斗场”。
12月1日,爱奇艺的自制电视剧《风起洛阳》开播,原定开播时间是晚上八点,但实际上推迟到了九点,荒唐的一幕出现了,平台上还没放映,一颗星的差评已经扑面而来,与此同时,对立一方的五颗星也开始进行冲抵。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谁是凶手》上,刚播出两集,在女主角赵丽颖还没有上线的情况下,豆瓣评分已经出现了大量针对她个人演技的负面评价和一星。
对此,央视在12月13日特别发布报道,央视记者卧底“水军”派单群,发现在豆瓣几毛钱就可以雇得起一个水军刷分。
豆瓣官方账号豆嬷嬷在12月16日发表声明称正在对《风起洛阳》、《谁是凶手》两部影视剧出现的非正常评分评论所涉及的帐号进行处理。其中《风起洛阳》播出前进行评分评论的控评帐号均已进行禁言。
但是,对豆瓣的严惩态度,很多人认为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作为平台方,豆瓣很难判断谁是水军以及谁是真实的用户。尤其是,当某位用户评分极端时,有可能会被豆瓣“误伤”。
还有人对豆瓣打分不公的认知来源,在于豆瓣的评分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口味。当一部影视作品评分很低,但是恰恰很契合某一位用户的口味,或者这位观众是该片中某位演员的铁粉,那么他就会下意识觉得,这么低的豆瓣评分是“鬼扯”。
评分这件事,高低都会得罪人,豆瓣是真难。
3、聚焦与“失焦”
2011年,豆瓣开始多元化扩张,从评分向更多的领域探索。比如,豆瓣同城、豆瓣小组等十来个APP独立运行。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豆瓣瞻前顾后,既想迈出去尝试不同的业务板块,又但是害怕失去对主营业务的聚焦,左顾右盼,错失良机。
比如说,豆瓣小组,这本身是一个类似于微博的评论开放平台,这块业务是对豆瓣评分很好的延伸。用户打分之后,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志同道合者,都可以在豆瓣小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组织”。
随着小组的影响力放大,其中的声音就越来越喧嚣,越来越被撕裂。甚至有人认为,饭圈文化,资本介入,让豆瓣小组变得乌烟瘴气。明星经纪公司为了维护形象,以资源雇佣水军加入评论,粉丝为了维护偶像声誉,也积极行动,乃至于,豆瓣某些小组的账号也明码标价被倒卖。
在这种情况下,豆瓣的管理愈加严格,甚至不惜伤害到某些正常观点的表达。于是乎,一些忠实粉丝便认为豆瓣太过强势,忽视了真正用户的真实需求。
2010年的时候,豆瓣小组的流量迅速崛起,甚至超过了书影音评分主业的流量来源,占到了豆瓣全部内容的70%。但豆瓣的内部却对此表现出忧虑,小组的鱼龙混杂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他们的初衷,各种喧嚣甚至激烈的言论让豆瓣不再客观公正,不再理性和小众。
当移动互联网到来,豆瓣将网页上的豆瓣FM、豆瓣阅读、豆瓣电影、豆瓣小组等独立功能全部拆分成了单独的垂直类APP,最多时,甚至有13个产品在应用商店里并存。
2013到2014两年,成为了豆瓣成立以来最动荡的时期,许多员工离职,500多人的公司直接缩减至300多人。2014年的年会上,阿北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决策让豆瓣错失3年移动浪潮的最好时机。同年8月,一个叫“豆瓣”的整合版APP终于上线。
评分,依然是豆瓣最核心的业务板块,是豆瓣的原创,也是豆瓣最深入人心的标签。如前文所言,豆瓣就像一个公正机构,对“书影音”进行评判,在这样的人设基础上,豆瓣必须保持权威性和公正性,豆瓣的基因,就注定了其无法做成众声喧哗,嬉笑怒骂的微博或贴吧。
除了小组,豆瓣还尝试过其他许多产品。2017年2月,豆瓣上线了“豆瓣时间”,类似于知识付费;2018年,上线于2013年的原创写作平台——豆瓣阅读,宣布从豆瓣集团分拆,并完成6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笔者认为,豆瓣的坚守与聚焦,只有在若干年之后回头再看,才会发现这是对的。如果放开多元化豆瓣早就不是今天的豆瓣,甚至会成为什么也不是的四不像而淹没在互联网世界的历史洪流中。豆瓣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它必然是小众的。
4、生存之道
钱,是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无论你多么清高,多么乌托邦。豆瓣也不例外。
在豆瓣早期,杨勃做的是写程序,做产品,用户多了之后就做一些引流的“皮条客”,和当当、卓越等电商合作,帮别人卖书、卖碟,收取提成。
但总体来说,豆瓣对钱的欲望并不大。每次别人问到豆瓣的盈利状况,杨勃总是说:“有的月份盈利,有的月份亏损,总体持平。”
2021年年初,豆瓣产品团队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豆瓣的主要商业化模式是广告营销、垂类分销、内容变现、电子商务以及知识付费。并表示,截止到目前,豆瓣仍然是以广告营销流量带来的收入为主。
在豆瓣风头最盛的时候,广告主找上门,很多被杨勃否决了,原因是与豆瓣气质不合。虽然接广告,但很克制。一个员工说,豆瓣的广告规则是:每天的开屏只开放1/4的流量给广告,同时,一个产品广告用户一天内只能看到一次。
创始人对赚钱不着急,但是投资人可不这么想。
成立以来,豆瓣的融资并不多,最近的一次是2018年,豆瓣阅读和豆瓣音乐先后分拆,豆瓣阅读拿到了6000万元A轮。而豆瓣主业的融资可能还在2011年。
知乎上有人问,豆瓣的投资人怎么这么有耐心?不是投资人有耐心,只是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的豆瓣很难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
除了广告之外,近年来,豆瓣开辟了另外两条赚钱之路。一是知识付费,另一条是电商。
从2017年开始,豆瓣陆续新增豆瓣市集、豆瓣书店等功能,供用户选购图书和豆瓣周边等商品,试图借此加速商业化。但实际上,豆瓣的内容付费和电商基本上都属于小打小闹,据媒体披露,豆瓣的内容付费产品的营收预计不会超过两千万。
2021年11月,其又拿到直播应用系统登记批准,正式踏足直播行业,称“现阶段将主要与出版方合作直播”。
但就目前来看,豆瓣的商业化,依旧没有形成规模。实际上,2021年年初,豆瓣产品团队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截至当时,豆瓣仍然是以广告营销流量带来的收入为主。
“刚刚持平”的豆瓣,似乎一直安稳地过着自己小富即安的日子,而其所保持的这种清高和坦然,来自于豆瓣独特的气质,也来自于豆瓣始终坚守的客观公正的立场,无可替代的评分机制,让豆瓣可以无惊无险,也没有春风得意地活着。
5、乌托邦
相对于今天众多的互联网大佬,豆瓣创始人杨勃(阿北)名不见经传,但实际上其前半身就已经写满了传奇。
杨勃是山西汉中人,这可能是他自称阿北的原因吧。在网络上,阿北的知名度可能要比杨勃大得多。杨勃跟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同年,都出生在1969年,但从长相上来看,杨勃无异于一个80后。
这显然是一个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精英人士,虽然他一再声称自己出身于草根,但其实无论他的就业还是创业历程,都没有在经历过在“泥堆里打滚”。
年纪轻轻的杨勃显然就已经是天纵之才,16岁就被保送清华,20岁留学美国并一直读到加州大学物理学博士。毕业后进入IBM作为科学顾问。年纪轻轻的杨勃出道即是王者,优厚的年薪,丰厚的物质,普通人一辈子无法实现的目标,杨勃30岁就手到擒来。
在IBM干了两年,文艺范的杨勃觉得索然无味,辞掉工作,卖掉房子,在世纪之交从美国回到北京。
回国后也几经辗转,杨勃决定创业。至于豆瓣是怎么来的,基于杨勃一个最朴素的理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杨勃说,他想要做一个聚落性网站,聚集一大帮和他一样文艺的人,热爱阅读、热爱电影、热爱吐槽,并通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挖掘“更多的好东西”。
从2004年10月份开始,这个衣着随意的中年男人每天中午都会出现在北京朝阳门一条胡同里的星巴克咖啡店。提着一个掉漆了的笔记本,点一杯咖啡,然后开始写代码,一直坐到下午四点多。据说,当时咖啡店的服务员都摸透了他的习惯,来了就给他一杯中杯咖啡。
在网站上线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豆瓣只有一个员工。杨勃既是程序员,也是最深度的个人用户,内容贡献者。
2006年初,豆瓣上线不到一年有了11万用户,它拿到了第一笔融资200万美元。上线五年之后,2009年的时候,豆瓣注册用户数已达330万,月点击率达6亿,月访问用户3000万,这年它又拿到了B轮融资。
杨勃的“理想主义”气质,在豆瓣身上表现无遗,而这种“坚守”,也让一些用户表现出对豆瓣的不满。
一位豆瓣的资深用户写到:
它太热衷于“教用户使用豆瓣”,对于用户的一些正常的(而且能赚钱的)诉求,它完全无视,对于用户的一些自发探索行为,它急不可耐地扑灭。它不是在满足用户日新月异的需求,而是按照自己既定的打法不紧不慢地走下去。
豆瓣的内容条目,一开始只有“书影音”。喜欢书影音的年轻人,有很大一部分也喜欢游戏。从2007年开始,无数用户反复呼吁豆瓣增加“游戏”条目,被豆瓣官方反复拒绝。游戏迷不得不把心爱的游戏“伪装”成电影或书籍,予以登录评分;豆瓣的态度是“发现一起删除一起”。从2010年开始,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游戏行业一飞冲天,游戏渠道、游戏媒体、游戏周边等产业环节也跟着蓬勃发展。最后,豆瓣还是羞答答地增加了游戏条目,但是太晚了。
差不多同时起步的微博,知乎,纷纷上市,豆瓣在2021年的坎坷遭遇对其也许会带来更大的触动,下一步该怎么走,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个问题。
参考资料:
1、伯虎财经,唐伯虎,《2021,豆瓣的寒冬》,2021年12月13日
2、界面新闻,《当豆瓣评分遭遇粉黑大战,到底谁破防了?》,2021年12月19日
3、互联网怪盗团,《豆瓣衰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2021年12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