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带状疱疹怎么治最好(带状疱疹最怕三种食物)

带状疱疹怎么治最好(带状疱疹最怕三种食物)

更新时间:2022-04-12 02:51:04

“能忍则忍”,是很多老人对待疼痛的态度,他们不想麻烦子女,也不想整天去医院。

但有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能给人带来“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剧痛,民间甚至传言:等到水疱长满一圈,头尾相连,人就会丧命。

这种“可怕”的皮肤病是——带状疱疹,俗称为缠腰蛇、蛇盘疮

一、“缠腰蛇”到底有多痛?

上个月,80岁的樊奶奶(化名)感觉右脸有轻微的针刺样疼痛,疼痛部位出现簇状淡红色疱疹,伴有破溃。

因为不想麻烦儿女,樊奶奶自行到离家不远的小诊所治疗,疼痛有所缓解。但不到一星期,樊奶奶就病情复发,甚至痛感更强烈,感觉像被电击、灼烧一样,越来越疼,有时候疼到晚上无法入睡,被折磨得厉害。

女儿发现异常后,带樊奶奶到当地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带状疱疹

所幸的是,经过数十天的治疗,樊奶奶症状消退,剧痛缓解,但仍要按时吃药,定期复查,以免留下后遗神经痛。

其实,带状疱疹大家不陌生,它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一般来说,病毒在很早之前就入侵体内,但一直潜伏在神经节,直到再次被激活。

带状疱疹不致命,引起的神经痛会让患者痛不欲生,犹如刀割火烧,堪比电击鞭抽,持续时间长,甚至有人觉得比分娩还痛。部分患者的疼痛能持续10年之久,因而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轻生等情况。

二、如何快速治疗?民间方法好不好?

带状疱疹的治疗不要拖延,建议在发病72小时内开始治疗,这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重要举措。想要快速治疗带状疱疹,一般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

1、抗病毒治疗

作为带状疱疹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损愈合,减少新皮疹的生成,同时减少病毒散播到内脏的风险。建议在发病72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常用药物有阿昔洛韦、泛昔洛韦、膦甲酸钠、伐昔洛韦和溴夫定等。

2、镇痛治疗

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需要及时处理。对于轻中度疼痛,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曲马多;对于中重度疼痛,则以阿片类药物吗啡为主,或者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

3、营养神经治疗

目前认为,营养神经类的药物可以缓解神经炎和神经痛,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等药物,口服或肌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病灶清洁,避免感染,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膳食营养,恢复抵抗力。

4、中医治疗

传统中医认为,带状疱疹与体内湿热困阻、后期火热伤阴气、滞血瘀等有关系,在治疗上,早期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后期则考虑活血化瘀,理气。

要注意,中医不等于偏方,患者切勿听信未经验证的偏方,一旦错误用药,很容易加重病情或导致并发症,比如溃疡性角膜炎、面瘫、听力障碍、内脏受累等。

三、一个预防方法很有效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的发病需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二是抵抗力下降。所有年龄段都有可能患上带状疱疹,但有3类人更容易受“青睐”

1、50岁以上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减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更容易被激活,尤其是本身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

2、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例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人,其免疫功能会被抑制,病毒更易被激活;或者艾滋病、肿瘤患者,受药物或自身病情影响,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抵抗力低。

3、长期生活不规律者

长期压力大、精神紧张,以及长期熬夜、过度疲劳的人,会让人内分泌失调,影响免疫功能,提升带状疱疹的发病率。

对于带状疱疹,预防胜于治疗,而有一种方法十分有效。

数据显示,带状疱疹疫苗的预防效果较好,对50岁以上人群的保护效力为97.2%,70岁以上人群的保护效力为91.3%,推荐50岁以上人群接种

有人会担心,本身患有三高、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还能接种吗?

目前认为,这类人群接种疫苗后,其不良反应、免疫介导疾病、死亡率没有明显影响,所以可以接种。而白血病、淋巴瘤、器官移植患者等存在免疫缺陷或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则不宜接种。

最后,小九想再次提醒,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群体,建议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注意均衡饮食和放松心情。

年轻人若发现长辈出现皮肤异常,应及时带去医院检查,避免令人痛苦的后遗神经痛。

#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 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 51(6):6.

[5]带状疱疹高发期到来,这三类人容易被盯上,中国医药报,2021-04-23

[3]指南:带状疱疹的西医用药治疗.华医网2021-11-21.

[4]毛鹏. 关于带状疱疹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是如何使人体避免罹患带状疱疹?[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1, 36(15):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