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黄陂在哪里(为什么叫黄陂)

黄陂在哪里(为什么叫黄陂)

更新时间:2022-04-12 05:42:41

黄陂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武汉市北部,前川城区距武汉市中心18公里。黄陂区国土总面积2256.7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国土总面积的1.22%。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

东与武汉市洪山区、新洲区接壤,南与武汉市东西湖区,江岸区相连,西与孝感市孝昌县、孝南区毗连,北与孝感市大悟县、黄冈市红安县交界。区境南北最大纵距10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5公里。《湖广通志》称黄陂:“东骛赤壁,南骋鄂渚,西汇七泽之雄,北距三关之险”。

地势地貌

黄陂区位于长江中游,大别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为江汉平原与鄂东北低山丘陵结合部。大体上是“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

黄陂前川城区

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属低山丘陵区,海拔在150—850米,面积占全区的17.8%;有武汉市最高峰双峰尖(872.5米)。中部为平原丘岗区,海拔在30—150米之间,面积占全区68.9%;南部为平原湖区,海拔在30米以下,面积占全区的13.3%。

2017年,黄陂区森林覆盖率为36.9%。林地面积达到10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为230万立方米。

黄陂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林。拥有湖泊水面38.6万亩。

全区湿地面积21608.4公顷。建成国家和省市生态乡镇5个、绿色示范村湾571个。[4]

水文

汉口北站

黄陂区水资源丰富,拥有“百库千渠万塘”之称。有长江、滠水、府河等大小河流31条,河流总流长799.91公里,流域面积3504.3平方公里。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充足。黄陂区有湖泊35个,其中武湖、童家湖、后湖较大,黄陂区湖泊总面积252.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0.9亿立方米。

黄陂区有水库89座,大型水库有梅店水库、院基寺水库、泥河水库、夏家寺水库等7座。总承雨面积573平方公里,总库容量71573万立方米。境内地下水储量3.42亿立方米。

气候

气候图

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春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少雨,冬季干燥阴冷。多年均日照时数1917.4小时。多年均降水量在1202毫米,为中南地区降水量较均衡的地区。

临空临港临天下,好山好水好黄陂(10)

2017年,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7.3℃。一年中,以12月最低,月平均气温5.4℃;7月最高,日平均气温30.6℃。空气相对湿度年平均75.5%。年降水日数(≥ 0.1 mm)为141日。

距今约3万年的旧石器时期,就已有人类在黄陂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长轩岭竹园村东北团山发现有采石场旧石器遗址。

公元前24世纪前后的张西湾城址为武汉市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型城址。

公元前15世纪前后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都城遗址,发现宫殿区和大规模铸铜遗址,被称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

春秋属黄国之地,楚成王灭黄归楚。

秦统一中国后,分楚为四郡,黄陂属南郡。

汉属西陵。汉末刘表为荆州刺史,以此地当江、汉之口,拒吴侵轶,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名黄城镇。

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改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

隋初改黄陂县为黄陂镇,后复为黄陂县。

唐初属南司州,后州废,属黄州。

南宋理宗端平三年,寄治鄂州青山矶。

元世祖至元12年还旧治,属黄州路。

明属黄州府。

清雍正七年改属汉阳府。

中华民国初年,废府改道,属汉阳道。

自民国21年起,先后属第二、三、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及鄂东行署。

抗日战争时期,黄陂县政府一度迁至县东的仙台寺。

1940年4月,在县北蔡店陈家畈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

1949年5月,黄陂全境解放,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陂县属孝感专员公署。

1959年,黄陂县随专区并入武汉市。

1961年,恢复原区治。

1983年10月,黄陂划归武汉市管辖。

1995年,县治城关镇更名为前川镇。同年向上请示撤县设区。

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同意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以原黄陂县的行政区域为黄陂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前川镇。

2000年前川镇、环城镇、鲁台镇合并为前川街。

2017年末,户籍人口113.32万人,常住人口98.83万人。

木兰山

共有34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

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其中台胞2万余人。

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4种宗教。信仰基督教新教、天主教1万余人,信仰佛教、道教有3万余人。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