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办公设备>碎纸机>

晨光碎纸机电机是多少电压(碎纸机的电机的接线图)

晨光碎纸机电机是多少电压(碎纸机的电机的接线图)

更新时间:2021-12-12 06:25:31

雪海云天边关暖

——西藏军地推进边防一线基础设施建设记事

图为查果拉哨所官兵行进在平整的巡逻路上(上图为昔日巡逻路,下图为今日巡逻路)。王乾摄

治国必治边。“边海防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

走进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边海防工作,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边海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不断筑牢边海防铜墙铁壁。

金秋时节,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奔赴万里边关,从雪域高原到南疆丛林,从辽远北疆到壮阔南海,记录边海防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漫长的边防线上,边境拦阻设施更加完备,巡逻路通畅无阻,监控设备升级换代,生活设施更加便捷,守护万家灯火有了新故事。随着智慧边海防建设加速推进,执勤管控手段由人力为主向科技为主转变,管边控边模式有了新发展。便民驿站、边境小康村蓬勃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给边民带来幸福生活,军民携手守边固防有了新篇章。

自今日起,本报推出“今日雄关·边海防新貌”专栏,敬请关注。

秋日的卓拉哨所,已经飘雪。

晨光中,满载新鲜蔬菜的铁桶,伴着索道的马达声,缓缓向哨所移动。等着接货的四级军士长李金指着索道对记者说:“这条‘天路’,就是我们的‘幸福路’!”

海拔4687米的卓拉哨所,被称为“挂在天上的哨所”。这里每年封山期长达半年多,给养物资曾一直靠官兵背上山。修一条直达哨所的“天路”,是几代官兵的期盼。

万丈深渊架索道,悬崖峭壁筑路基,修“天路”并不容易。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冲锋,氧气袋旁反复论证,悬崖峭壁上科学施工,2018年3月,一条长2.8公里的索道,终于在海拔4000米至4600米的山巅架起,连通了卓拉哨所和山下的世界。如今,这条索道如同一条“动脉”,源源不断地为“挂在天上的哨所”输送给养物资。

某边防团领导告诉记者,自2018年起,在西藏军区和日喀则军分区的大力支持下,他们携手军地有关部门,陆续为所属海拔4000米以上的卓拉、詹娘舍、甲公拉等7个哨所开通5条运输索道,彻底结束了雪山哨所近半个世纪以来运输物资靠“人背马驮”的历史。

“过去,进藏的路不好走,边关的路更难行。这些年,经过国家长期投入、自治区持续抓建,西藏边防一线基础设施大大改观,边境管控条件有了质的飞跃。”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副总站长洛嘎用一组数字让记者对这些变化有了直观的感受:1726公里(含骡马道36公里)的人行巡逻路,3062.7公里的车行巡逻路,100座车行钢架桥,9座人行索道桥,1座执勤码头……这些基础设施有效解决了地面执勤交通急需急用问题。随着边防道路向边防一线执勤点延伸,边防一线巡逻时间大大节省,耗时平均减少50%左右。

驻守在海拔5501米巴弄卓康哨所的官兵,常年担负中尼边境兰巴拉山口62号界碑的巡逻执勤任务。9月上旬,记者和哨所官兵一起踏上巡逻路。“别看现在这条路平整得很,其实下面都是冰川暗河。”坐在巡逻车上,即将退役的老兵高鹏告诉记者,这条巡逻路没有修好前,这段路他们要步行巡逻七八个小时,现在开车半小时就能到达停车点,安全系数也大大提高。一趟巡逻路走下来,记者的感受是既快又稳。

雪海云天,情暖边关。日喀则军分区领导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军地聚力加强边防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围绕涉及官兵生活的“取暖、供氧、吃水、用电、给养、洗浴、防雷”等7个难题,组织集中攻关,一批惠兵工程接连实施。经过不懈努力,目前西藏军区海拔4500米以上的边防连队和哨所官兵,已全部入住新型“阳光保暖房”。2018年1月15日,国家电网首次点亮藏南峡谷边防,边防官兵告别自给发电、限时供电历史。2019年12月24日,藏中电网在羌塘之巅为海拔最高县——双湖县送上“可靠电”,部队同步结束自给发电历史。国庆前夕,全军最高驻兵点岗巴“高原戍边模范营”5592观察哨也接通了大电网。

如今,西藏边防一线部队官兵不用担心断电或电压不稳的问题,享受着现代化生活的便利。2020年,海拔4900多米的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里孜戍边模范连”官兵用上了高压氧舱,巡逻归来接受氧疗,成为官兵新的“加油站”。2019年起,长年浓雾笼罩的旺东边防连官兵吃上了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连队引进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建成了“植物工厂”。

曾几何时,坚守云中山巅的哨所官兵,饮用水一直靠夏秋池中积雨、冬春取雪消融。喝上清冽的饮用水,曾是一茬茬官兵的梦想。2019年年底,一股地下泉水从钻孔中喷涌而出,浸润了西藏军区乃堆拉哨所官兵的心田。哨长夏仁喜望着连绵雪山感慨:“冻土取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成为现实。戍边条件改善了,我们守边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某哨点也曾一度是“用水困难户”。在军地共同努力下,哨点安装了大型净水设施,保证了官兵用水安全。如今,官兵只需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汩汩流出的纯净“天泉”……

随着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高原部队战斗力指数亦不断提升。前不久,川藏兵站部某营接到上级命令,满载物资长途机动至西藏昌都,车队长龙在川藏线上尽情奔驰,一路通畅,机动速度再次提高。

行走高原,目睹边防一线基础设施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记者为戍边条件的改善欣慰,更为伟大祖国的发展自豪!

“查果拉”的今与昔

“查果拉”,藏语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然而,鲜花盛开的地方却没有鲜花。这里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0℃左右,“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高原戍边模范营”查果拉哨所,就驻守在这个海拔5318米的地方。过去,由于巡逻全靠步行,官兵们跋涉一趟下来都变成了满身满脸泥土的“灰人”。2020年,哨所修通了巡逻路,巡逻时间大大缩短,官兵们也从此不再“灰头土脸”。(马 科 本报记者 杨明月 晏 良)

来源: 中国国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