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大家都知道,是依靠科研院所和工厂合作才能有成果,大学的传统是教书育人,但是很少人知道,在科研生产领域,大学也能大显身手,中国的大学教授也很了不起,北航王华明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王华明教授主攻方向是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俗称激光打印,这种技术并非中国原创,但是这款技术到了中国人手里却搞得风生水起,2016年1月18日,王华明院士主持的“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王华明教授,因为激光打印技术成效显著,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华明教授的成绩如何,为何能获得至高无上荣耀?
原因是王教授的激光打印技术,应用在了7种飞机,3种导弹,2种卫星,3种航空发动机,1种燃气轮机上,其中包含了歼15战斗机的起落架大型整体钛合金支撑框,运20大型军用运输机的主起落架、翼/身对接、尾翼悬挂操纵耦合、襟翼等结构部位8大类、28种大型复杂整体钛合金关键承力构件,减重3%,成本降低45%。
还有中国大客机C919的飞机主风挡窗框、中央翼肋,国产某隐身轰炸机的发动机钛合金加强框,总面积16平方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在FC-31战斗机上则创造了一个奇迹,激光打印零件取代了所有的传统锻件,零件数量超过100!
这就是某国产隐身轰炸机的激光打印零件
除了飞机之外,王教授的发明还在航空发动机上得到应用,涡扇13发动机,太行发动机,峨眉发动机都有他的杰作利用激光快速成形双相钛合金“特种热处理”新工艺,制造出了具有梯度组织和梯度性能的先进航空发动机钛合金整体叶盘,不仅强度刚度好,而且相比传统榫齿连接结构,结构减重30%,非常惊人!
发动机叶盘经特殊热处理后,其塑性变形抗力尤其是抵抗裂纹扩展能力极其优异,与传统锻造钛合金相比,其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提高了61%,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一个数量级以上,简单来说就是采用这种新技术的发动机寿命更长,更持久,带了点小裂纹也可以坚持更长的飞行时间,这为中国打造更强悍的发动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航空发动机一直是老大难,王教授的激光打印技术算是解决了一大难题
王教授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一个发现上,这个发现就是在钛合金激光打印制造过程中,移动熔池凝固存在池底外延生长和熔池表面异质形核两种主导凝固方式,通过对熔池凝固两种主要方式的主动控制即可实现对增材制造金属构件凝固晶粒形态和力学性能的主动控制。第一种熔池方式可使构件获得定向生长全柱状晶组 织,其具有优异的高温持久蠕变性能;第二种方式可使构件获得各向同性力学性能优异的等轴晶凝固组 织。这两种方式通过人为交替排列,可获得“钢筋混凝土状”混合凝固晶粒组 织。
虽然激光打印技术是外国人发明,但是如何将激光打印零件做大做强而且寿命长,这就是王教授的世界首创,获得工程院院士荣誉顺理成章。
歼15战斗机也有王教授的功劳
由于王教授的卓越成效,王教授的激光打印研究所升级为国家工程实验室,继续率领团队向前奋进,为中国航空航天攀登世界高峰提供强大推动力。
过去人常说: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但是现在,读书人的头脑能撑起国之重器的大梁,力气何止千斤万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