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拍摄于上世纪50~80年代的老照片,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新闻工作者的办公环境和工作状态,一张张英姿焕发的面孔,传递出独属于那个时代年轻记者的精神风貌。
在2021年记者节来临之际,我们搜集整理了《中国青年报》创刊初期的部分资料照片,这些照片大都出自本报当年的摄影记者之手:贾化民、铁矛、潘英、舒野、洪克、王裕量、胡光珏……他们有意无意中记录下同事的“工作照”和报社生活的片段,如今都成为历史的注脚。黑白两色的底片掩盖不住画中人飞扬的神采,亦使人更专注于影像本身传递的情绪。透过这场穿越70年的观看,我们似乎更能理解传承的含义。
1954年5月,青海格尔木,中国青年报记者高炜(前排左一)和铁矛(前排右一)到青海柴达木盆地采访时,在帐篷前与地质队员合影。1954年4月,高炜和铁矛在西宁得知青海省石油管理局地质队要到柴达木盆地勘察石油,决定随队采访。那时的格尔木还没有建房子,只有两三个帐篷,一个是邮局,一个是青藏公路管理站。因为地质局的到来,格尔木一下子增加了十几顶帐篷,故又被称为“帐篷城”。
1958年,中国青年报记者夏小雨(左)采访先进人物。
1952年,中国青年报社第一任通信员齐永德骑摩托车到人民日报社的印刷厂送取稿件。创刊初期,《中国青年报》在人民日报社印刷。
1954年5月,中国青年报社新建了电话总机室,电话员聚精会神地工作。当时报社的直通电话很少,大部分打到报社的电话都会由电话员转接到各部门分机。
1953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读者来件部的石仲华(左)、孙仲达(右)在认真处理读者来稿。
1953年4月,《中国青年报》创刊两周年时,编辑张伯树(左)与纪云龙(右)讨论五一劳动节的报纸版面编排,并在一块黑板上画版。
1955年,中国青年报社邀请全国劳动模范王崇伦等来报社座谈,座谈会签到现场挤满了年轻人。
1956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排字车间,记者刘绍棠(右二)、高建勋和老师傅沈乃昌、谭江正在改动版面。
1980年12月28日,中国青年报社第一次公开招考编辑、记者,400余名报考青年参加考试,考生们正在看试卷上的注意事项。1981年到1984年,随着新闻工作的发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报社曾两次在社会上公开招考编辑、记者,先后录取了40多名青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彤 写文
这些拍摄于近70年前的老照片,留下了报社艰苦创业的珍贵瞬间,也记录了老报人的青葱岁月。
“那时候报社总是热热闹闹的。”今年87岁的李金菊老人回忆道。她于1956年调到中国青年报社,曾先后在秘书科、总编室、群众工作部、编委办公室和人事处工作过,后调到中青报印刷厂任副厂长。在她的记忆里,那时报社每天早上8点上班,各部门先组织看一个小时当天的报纸,看完之后,每个部门都会对报纸提出意见,哪篇好,哪篇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都用红笔直接写在报纸上。每到上午10点,李金菊都要负责去各部门“回收”评完报的报纸,再贴满报社二楼评报栏,供大家参阅。
进报社的那年李金菊22岁,和今天本科毕业生差不多同一年龄。据她回忆,那时候报社几乎都是年轻人,“1951年创刊时报社只有不到40人,平均年龄21岁,总编辑、秘书长只有30岁左右,记者大多20岁出头。”
那时报社的学习气氛浓厚,很少有人下班直接回家。大家在一起讨论业务,或是改稿改到深夜就直接住在办公室。为此,行政部门还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一张行军床。老报人刘崑曾写过一篇文章《小白楼的灯光》追忆那时的情景,作为中青报编辑部的小白楼“常常灯火通明,年轻的编辑在那里钻研业务、埋头学习,把报社当成了家。”
看到报社印刷厂的老照片,李金菊老人回忆起白手起家办报的那段岁月。创刊之初,报社连排字车间都没有,后来才买下了前门外琉璃厂一家私人开设的铸字厂,忙活了一年多才铸出铅字、立起排字架。之后,报社又买下仓夹道的一家奶牛饲养场,把几间牛棚翻修改造成排字车间,摆上铸字机和压版机,自己排版,压好纸型送到人民日报社的印刷厂印制。
1957年下半年,报社印厂的新厂房落成,为不影响出报,必须在一天之内把所有的设备搬进去。而排字房搬家,要保证字盘不能散、不能乱,否则会影响出报。最后报社决定采取“人传人”的方式,从仓夹道到新厂房的500多米距离,人们摆出一个“长蛇阵”,这边拆,拆下来什么就一样样按顺序往新厂房传,传到那边同步开始组装,这样就既不会散,也不会乱。
李金菊老人至今清晰记得,搬家那天,仓夹道最亮丽的风景就是由中国青年报记者职工组成的“搬家接力长龙”,连社长、总编辑也在队伍中,像击鼓传花一样,从一早开始,一直传到下午两点。当天很多上夜班的同事只睡了两个小时,晚上照样工作,第二天照常出报,没有任何差错。
为了增加年轻人的实践经验,那时候刚刚分到报社工作的大学生,每个部门都要“过”一遍。报社还会给每个人发一本编辑手册,新人先要学会画版——即一个版面的几篇文章和几张图片如何安排。在版样纸上画好后,拿到车间,将记者写的稿子里的字一个一个地拣出来,排到版模里。
在那个没有传真机和电脑的时代,驻站记者遇到急稿时一般通过电报发稿。记者不仅要写得快,还要体力好,能赶在邮局下班之前把稿子发出去。有些记者为了抢时间,索性在邮局写稿。李金菊老人回忆,有一次下大雪,一名记者掉到雪坑里,急得不得了,生怕邮局关门,拍不了电报,耽误发稿。老报人杨灵珍是当年记者部值夜班的译电员,专门负责翻译寄到报社的电报稿,据她回忆,4个阿拉伯数字对应一个汉字,如“人”字是0086、“民”字是3046。而电报的费用是一个字3分5厘钱,名副其实的“惜字如金”。
在这组老照片中,最“年轻”的一张拍摄于1980年12月28日。这是中国青年报第一次公开招考编辑、记者,一个城市的报考者就有400多人。时光荏苒,40多年过去,红颜变白发,但老照片中的人和事,却永不老去,永远鼓舞人心。
(图片:中青报老照片 电子化整理:李庚伟 李建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