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浴缸>

四脚浴缸图片(浴缸真实图片大全)

四脚浴缸图片(浴缸真实图片大全)

更新时间:2022-02-05 01:13:02

有了独用淋浴房,沐浴如厕有保障,自在舒心;老房加装新电梯,悬空老人上下楼安全,家人放心;失业不久即有新工作,一家人日子有了新奔头,事业顺心……

近年来,一个个透着欣喜和温暖的改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背后,是黄浦区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一个个民生举措,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生动实践。未来,黄浦区还将继续响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筑牢幸福之基。

点击查看《提升民生品质,筑牢人民幸福之基》

打造宜居环境,品质民生既要面子也要里子

寒潮过后,家住黄浦区小东门街道中华路211弄中复小区的独居老人冒明贤,正在和童世华阿婆一起晒太阳拉家常。

“以前小区里没有电梯,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几天也下不了一次楼,今年我们小区每栋楼都加装了电梯,所有老年人都能一键上下楼,天暖和,大家就一起晒晒太阳,要是下雨就相约在多功能活动室碰头。”冒阿姨高兴地说,“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晚年幸福生活。”

中复小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近年来,中华居委在小区开展了美丽家园建设,彻底解决了楼道内乱搭灶台、小区遍布蜘蛛网、悬空老人下楼难、居民缺少公共活动空间等问题,居民们说:“没想到只用了几年的时间,老小区就变成了宜居、温馨的新小区。”

推进人居环境适老化改造,是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关键。像冒阿姨一样幸福满满的,还有瑞金二路街道永嘉居民区金谷邨小区的居民。

金谷邨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90多年过去了,不仅建筑外观受损,居住条件也不尽如意。2019年11月,黄浦区启动金谷邨(优秀历史建筑)住宅修缮项目。

“历史建筑要修缮,居民生活品质也要提升。既然要大动干戈,何不趁此机会一并解决居民们面临的实际生活困难?”街道和房管物业部门开展了逐栋入户调研,在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把修缮历史建筑和改善居民生活同步推进,在修缮屋面、外墙、门窗、管线、排水道的同时,还翻修了公共厨卫,使近40户符合改造条件的居民家庭受益。

“这里原来是老式四脚浴缸,拆走之后,才有了新式抽水马桶、新脸盆,这是储物柜,新的淋浴房还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看,这是折叠浴凳和安全扶手,是不是方便、安全又漂亮。”家住28号2楼的徐阿婆对全新的卫生间非常满意,她特意买来了印花贴纸,装点焕然一新的生活环境,自豪地向每一位来客展示自己的幸福晚年。

多举措保民生,我们的就业创业服务很给力

今年5月,受疫情影响不幸失业的青年张雷(化名)利用“瑞金微职介”公众号,成功实现再就业。回顾这次求职经历,他感慨地说:“上午线上查看招聘信息、投递简历,下午就接到了用人单位的面试通知,没想到我们的就业服务这么给力,让我不用再为养家糊口犯愁。”

张雷口中的“瑞金微职介”公众号创建于5年前。当时,为顺应网络招聘趋势,瑞金二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创建了这一公众号,主要用于发布社区单位招聘信息。近年来,随着旧改工作的推进,黄浦区人户分离情况越来越多,再加上受疫情影响,不少白领需要另谋出路找工作。今年1月,“瑞金微职介”进阶版正式发布,除了对招聘和应聘进行模块化处理,还增加了企业自助上传用工需求、求职者自动生成简历、岗位在线搜索和投递等功能,更快满足用人单位招工、广大群众求职的需求。

为重点企业提供用工指导和服务,推动技能培训转型让企业和技能人才实现双赢共进,“青年助业直通车”数字化转型和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小站为推动青年就业按下加速键,推出线上线下创业赋能课堂等创业服务七件事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助力,以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季推动高校应届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近年来,黄浦区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渠道、凝聚多方合力,持续为就业创业民生工程提供有力保障。

“受理窗口少了近三分之二,效率却更快了!”近日,记者在走访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时看到,受理大厅虽然只开放了6个服务窗口,但大厅里并未出现排队情况,每一位前来办事居民或者企业工作人员都很快满意而归。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大厅内有20多个窗口,分门别类受理企业招退工、个人失业登记等多种不同业务,如今,窗口虽然少了,但每个窗口的工作人员都是“全岗通”,可以一口式受理企业和个人的全部业务。

记者在大厅内巧遇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由于外企德科的客户多为企业,每周都要来就促中心办理大量业务,占用窗口时间很长,“中心的服务很给力,根据这一情况很快为大客户开通预约服务和‘大户室’,这样一来,不仅惠及企业,也把窗口通道留给了前来办理公共服务事项的群众。”

未来,黄浦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等方面探索更多创新路径,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