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音响>

3500w太阳升音响(太阳升音响价格大全)

3500w太阳升音响(太阳升音响价格大全)

更新时间:2022-03-09 17:37:36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志强 |北京报道

药械集采、医保制度改革,正不断重塑着整个医药行业。

推进药品和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受政策影响,“医械龙头”迈瑞医疗、“医药一哥”恒瑞医药市值双双暴跌;老牌医药国企华北制药因集采断供被纳入“违规名单”……

一连串事件引发大众对医药行业变化的思考:集采对药企的影响有多大?

“集采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集采政策落地推动上市药企更加重视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创新实力;另一方面也让一些实力较弱、产品单一的药企业绩承压,走上转型升级之路。”9月初,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神外事业部销售总监曹丹丹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长远看,未来中国医药产业发展还需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集采政策超预期,药价回归平民化

近期,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正式公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市场人士称,出现在集采清单意味着该产品将面临集采的竞价,产品价格有可能大幅下降价格下降压缩了药品利润空间,或直接导致药企业绩下滑。

长期以来,我国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严重,常用药价格高达国际主要国家平均价格的2-3倍,与此同时,主流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近40%,明显高于其他消费品行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今年以来,集中带量采购让老百姓受益面和获得感明显增强。同时,不管是未纳入集采还是纳入集采的药企,估值缩水、利润遭挤压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恒瑞医药市值在年初一度突破6000亿元大关,之后公司股价进入下行区间,截至9月3日收盘,恒瑞医药市值跌破3000亿元。

恒瑞医药2021年半年报显示,自2018年以来,公司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为72.6%,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压力。受国家和地方带量采购的影响,其2021年上半年传统仿制药销售下滑,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录得负增长。

市场普遍认为,纳入集采的药品,药品价格下降超70%,价格下跌意味着原有利润空间压缩,成为业绩下滑和影响股价的原因之一。

9月初,熟悉医药集采政策的专业人士张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国家推进药品和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的改革方向是坚定的,医药集采对上市公司股价或会产生影响,未来会有更多品种被纳入集采。”

再比如,迈瑞医疗7月初总市值突破6000亿元,股价触及历史最高位502元/股。随后,公司股价持续下行,市值一度跌破3500亿元。

新华社新华财经报道,导致迈瑞医疗股价下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者对公司产品未来进行集中带量采购的担忧。

8月26日晚间,近期股价也出现波动的“眼科龙头”爱尔眼科召开上半年业绩交流会,多位投资者重点问及集采政策影响,其中包括晶体集采影响和OK镜纳入集采的可能性。

另外,集采政策除了推动医药行业龙头企业主动降低药品价格外,也让一些中小医药厂商面临转型压力。

7月16日,九典制药股价创新高,摸到44.68元/股。但7月17日广东省公布了一份地方集采联盟带量采购文件,其中两款洛索洛芬贴剂出现在集采产品清单中。而洛索洛芬贴剂是九典制药当家产品,随后公司股价迅速下跌,相较于44.68元/股的高点一度接近腰斩。

此外,由于合作产品被纳入集采,九典制药和太阳升(亳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太阳升”)陷入技术转让合同纠纷诉讼,相互查封资产。

张菲坦言:“一些产品单一、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药企,市场判断一旦产品涉及集采预期,投资者都会‘用脚投票’,直接套现离场。”

药企产能不足?被“挤干了”利润?

张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每轮集采有企业欢喜,也有企业发愁。欢喜的药企得以抢占大药厂的市场份额,发愁的药企可能因为价格和产能问题,中标后会面临断供甚至亏损的风险。”

2021年4月,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发布的《关于通报头孢美唑注射剂型带量采购结果的通知》显示,带量采购中选产品苏州东瑞制药申报的“头孢美唑钠注射剂”因企业拒绝履行中选义务,至今未完成签订购销协议和建立配送关系等工作,影响了中选结果的正常执行。

浙江省部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申报信息显示,头孢美唑注射剂(规格1.0g)约定采购量为250.28万支,吸引了包括苏州东瑞制药、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福安药业集团庆余堂制药等18家药企参与竞标。最终,东瑞制药独家中选。

独家中选之后又为何拒绝履行中选义务?据《健康时报》报道称,该公司的区域销售经理透露,不是厂家拒绝供应,头孢美唑(钠)注射剂供不上是因为原料紧张。上游原料药企业没有原料提供给生产厂家,厂家也很被动。

今年8月下旬,老牌医药国企华北制药收到国家药品集采首张“断供罚单”,被列入“违规名单”,未来9个月不能参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活动。

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联采办”)认定,华北制药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协议规定的约定采购量内出现违约现象,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以来的首次。

对于集采断供原因,8月22日,华北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布洛芬缓释胶囊中选后,虽然公司积极采取了相关措施,但由于现有产能不足,责任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注册和变更政策调整,加之疫情影响,导致公司无法保障正常供应。

东南大学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认为,此次集采断供事件危害较大,可能影响医药机构和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华北制药集采断供一事还是引发了广泛关注。市场投资者开始集中关注一些中小药企产能不足的问题,甚至担忧企业会出现华北制药集采断供的情况。

对于部分药企出现断供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产能不足还是集采中选价格低影响了利润,市场各方莫衷一是。

9月初,多年从事医疗器械销售的市场人士王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药械价格大幅下降,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就医用药成本,但低价薄利的市场情况让厂家和市场各方缺乏动力调动大量资源配合集采工作。”

集采倒逼药企研发创新

带量集采的不断扩容正在打破医药行业的原有市场格局。

受益于中标集采、以价换量,抢占市场份额的部分药企实现名利双收。例如,苑东生物因中标集采,产品持续放量,公司2021年上半年收入、利润双双增长,营业收入录得4.98亿元,同比增加14.65%;盈利1.17亿元,同比增加36.3%。

同样受益于集采后产品放量显著,石药集团上半年营收为138.2亿元,同比增长9.8%;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药品集采的常态化推进,一些低端厂家、无市场竞争力的药企将受到较大冲击,但从长远来看,这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倒逼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向高精尖国际领先药企看齐。

在上半年业绩交流会上,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也表示:“我们要顺势而为,不断创新,不管是集采方式还是其他方式公司都可应对,引导公司‘向高端转型’”。

据证券时报统计,申万化学制药板块的124家企业,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37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半年投入超过1.1亿元。而这在2019年和2020年同期,平均投入仅7700万元和8300万元。

“放大医药集采的效应,还得看药企的研发创新。”曹丹丹告诉记者,高度依赖单一产品的商业模式无法支撑药企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转型应成为行业发展共识。未来,药企的发展既要看研发投入的持续性,也要加快研发创新速度。

(文中张菲、王章为化名)

责编: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