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马桶>

一般马桶能用多少年(马桶用了十年还能用吗)

一般马桶能用多少年(马桶用了十年还能用吗)

更新时间:2021-12-12 05:31:26

作者:钱洛滢,新零售商业评论编辑

“老一代产品身陷价格战,新一代产品还有待落地。”

如果时间回拨到很多年以前,要问江浙沪地区的阿姨妈妈们,去日本最想购买的电子产品是什么,她们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马桶圈和电饭煲。

单说前者,也不管中国的水压、水质、电压,甚至马桶的型号是否适配日本马桶盖,只要家里来了客人,阿姨妈妈们必定要让大家体验一下。

在一排日文按钮上似懂非懂地操作一番之后,宾客们通常会竖起拇指,直呼“灵额灵额”,然后打听是在哪里买的——一轮夸赞下来,让阿姨妈妈们感觉颜面大增。

有数据显示,日本智能马桶的普及率高达80%,连公共厕所内也都使用了智能马桶,去日本旅游的人基本都体验过。

自动保温的马桶圈,可以调节档位和角度的冲洗功能,起立后自动抽水……这些是当时的国人鲜少见到的。而这一市场空白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时间来到2015年之后,国内智能马桶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但与高增速相对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智能马桶的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渗透率不足5%。

既然智能马桶的概念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种下多年,为什么迟迟没有成为一种“刚需”?想要达到日本智能马桶的普及率水平,国产智能马桶还差些什么?这个行业将如何发展?

智能马桶在中国的冰火两重天

这么多年过去,智能马桶盖早已变换出许多不同形态,并从马桶的附加品逐渐变成了“主角”。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智能马桶一体机零售额达33.7亿元,同比增长40.6%;智能马桶盖零售额达15.2亿元,同比增长3.1%。

这意味着智能马桶盖更像是一种临时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家装时选择“一步到位”,安装智能马桶一体机。

在这样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如卫玺(海尔旗下品牌)、恒洁、九牧等国产智能卫浴品牌。它们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在进水过滤、防水等级、杀菌抑菌、简化操作、免费改电等方向上做了很大提升,以更贴合用户需求的功能和高性价比,逐渐占领用户心智,甚至一部分产品已经成功返销日本。

除了卫浴和电器品牌的参与,近年来也有不少小微科创企业加入了智能马桶这个赛道——德译科技、几何科技、恭逸科技等——为行业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

智能马桶的市场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在2020智能坐便器行业高峰论坛上,奥维云网总裁郭梅德表示:“目前中国家庭百户智能坐便器拥有量约为3个。但中国有3亿家庭,按照60%的城镇化率计算,则是1.8亿城镇用户,而他们一般都用马桶,这为智能坐便器的换装创造了庞大基数。”

然而,前景虽好,无论是国内成熟的卫浴企业,还是新兴的科创公司,如今依然面临许多问题:

从整体大环境来看,受疫情影响,家装行业发展受阻,连带智能马桶安装率增长也同步放缓;另一方面,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导致智能产品产量大幅下滑,大大限制了智能马桶的产能。

其次,由于我国智能马桶行业起步较晚,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跟不上海外,自主研发产品在品质上与国外产品存在较大差距;而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一直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为了争夺市场必然陷入价格战。

相关从业者向新零售商业评论透露:“现在连包装用的纸板箱涨价,都会影响马桶的利润。”

第三,如今电商渠道已经成为我国智能马桶的主要销售渠道,但是由于智能马桶的安装、维护必须在线下开展,因此线下服务的人力成本是本土智能马桶品牌们始终绕不过去的坎。

相比之下,海外品牌不仅实力雄厚,过去几十年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摸爬滚打”,早已发展了成熟的线下经销和服务网络,这些都成为了与本土智能马桶品牌争夺市场的利器。

种种内忧外患,都让智能马桶行业的发展前景很不明朗。国内的智能马桶,急需一阵新鲜的“春风”吹入以打破僵局。

从家电到医疗器械?

如今,智能马桶(盖)最基本的功能已经很难让国内消费者眼前一亮了。

国内外的卫浴品牌想要创新,要么是在产品功能上不断细化,要么在外观设计上别出心裁,又或者是致力于挖掘智能马桶的新“技能”。

或许是因为疫情催生了大健康赛道的无限想象力,智能马桶品牌们不约而同地将马桶与大健康相结合,将智能马桶从卫浴产品变成一个健康检测工具。

早在2010年,德译科技的尿检概念马桶就已经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2015年前后,松下、TOTO、科勒等国际大牌都实验性地推出了能够验尿、验便的马桶。

以尿检功能为例,主要聚焦患有肾病、糖尿病、痛风、肝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频繁监测尿液指标的用户,使用场景集中在居家、酒店以及养老院;此外,孕妇、儿童、亚健康人群,也是尿检马桶的潜在消费人群。

德译科技创始人叶之谦告诉新零售商业评论,德译生产的尿检马桶,目标用户中还有一部分是海外华侨——由于海外特殊的医疗体系与制度,等待就医的时间非常漫长,尿检马桶则可以更好地跟踪用户的身体指标,协助用户监测身体状况。

在中国市场,尿检马桶概念的巅峰出现在2019年,但至今都没有太多成熟的产品落地。除了高昂的售价外,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应用以及研发周期、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检测技术。“尿检马桶的技术难点有很多,是生物化学、硬件、软件的跨学科研究……医院的检测技术并不能直接应用到马桶上。”叶之谦表示。

据公开资料显示,几何科技、德方尿博士、恭逸科技、为尔健康的尿检马桶,使用的都是酶法检测(又称干法检验)。这一检测方法与医院使用的技术系出同源,需要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下使用。

而马桶是相对高湿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影响检测结果;并且,干法检验需要经常更换试纸,极大消减了马桶使用的便捷性;最后,干法检测通常只能显示阴性和阳性两种结果,而无法提供更为详细的检测指标。

德译科技研发的尿检技术则是湿法检测,突破了干法检测对于环境和结果精确度的限制。

无论是干法还是湿法,依据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这样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智能马桶)都属于医疗器械范畴,生产、经营必须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这无疑成为了智能马桶落地难的又一门槛。

除了尿检功能,几何科技、恭逸科技等科创公司还在智能马桶上增加了智能识别用户、检测体脂、心率等功能,只是这些是许多可穿戴智能设备早就具备的基本功能了,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并不能作为智能马桶的主要卖点和产品价值。

回到智能马桶品牌的商业模式选择上,新零售商业评论发现,这些科创公司大多是to B和to C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为成熟卫浴企业提供智能马桶功能模块的技术支持,使得技术能够更好地落地和推广;另一方面,推出面向C端的产品,如售卖智能马桶盖或检测用的试剂、试纸等耗材,有的还提供检验后的健康管理服务。

叶之谦把德译科技的未来定义为一家健康管理公司,而不是单纯的技术、试剂的提供者。

这或许是智能马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只是,这些新兴科创企业当前最需要思考的还是如何活下去。

高研发成本和长研发周期,使得第一代产品售价十分高昂:尿检智能马桶一体机的零售价定在1万~3万元左右,智能马桶盖则是数千元不等——这样的定价在所有智能马桶产品里算是“傲视群雄”了。

高定价必然阻挡了大部分消费者,也意味着用户规模不会太大。如果没有资本助力,他们通往大健康的道路只能远在天边,遥不可及。

智能马桶仍然需要不断地市场教育。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这为智能马桶的进一步推广普及提供了基础,而市场前景也确实不容小觑。

但是,智能马桶市场的现状是,老一代产品身陷价格战,新一代产品还有待逐步落地;高端市场上,海外产品仍牢牢占领着中国消费者的心智……中国智能马桶行业正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尚未有头部企业脱颖而出。

或许,还要再给它们一些发展时间。

今日话题:你觉得有必要买智能马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