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马桶>

全自动马桶与半自动马桶区别在哪(全自动马桶和半自动哪个好)

全自动马桶与半自动马桶区别在哪(全自动马桶和半自动哪个好)

更新时间:2022-02-01 06:30:23



梁小静 | 文

因为空间的逼仄,我上小学一年级时夜里还和母亲、弟弟挤在一张床上,如果父亲从外地打工回家,我就转移到外间和二姐挤在一起。那时大姐已在镇上读初中,寄宿在学校。

我再大一些,是常和二姐挤在一起睡的。我们睡觉的房间和父母睡觉的房间相邻,中间隔着一道墙,在墙体中央开了一道门,我们的房间称为外间,父母的房间称为里间。

我们的床前拉了一张布帘,白天将帘子拉起来,房间就这样被分割成了两部分,外部用作全家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它是一家人吃饭、看电视的地方,家里有亲戚或邻居来,也是在这里聚坐。

在这样的家庭中,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毫无独立空间可言。

究其原因,这与经济上的拮据造成的居住空间有限有关,但具体到我的家庭,这只是次要原因。

子女对个人独立空间的需求、其自我意识的表达的需求,这些在父母那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这是主要原因。

我们家房子的结构是直线式的单层连排平房,一间挨一间,一共四间,除了上文所说的两间房屋用来居住,最西边的一间用来放农具、麦圈等杂物,紧挨它的一间除了农忙时候存放粮食,其他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与这一排平房挨着成90度角的,是我祖父一代人打的两孔窑洞。一间深,一间浅,也都闲置。南面也有一间窑洞与它们夹角相连,当时做灶屋使用。

我二姐读小学时的自我意识就比较强烈了,她再三要求母亲在上述那些闲置房间中为她腾出来一个房间,她有权利自己独自使用的房间。在一再的要求下,家人把那间浅窑洞收拾了出来,其实就是在家庭现有的条件下整理出可供一个人使用的卧具搬进去。

这说明,家里是有闲置的床、被褥,甚至一张可以写字、画画的桌子的,这样,在二姐的坚持下,它们被父母记起,他们稍微花了一点点心思,就满足了一个孩子的要求。

二姐很快买了一把小锁,她上学的时候就要把门锁上,放学回来才打开,除了父母,没有她的允许或者邀请,我们是进不去的。

她的房间成了这个家里我最羡慕、最有神秘感的地方。白灰剥落、已经露出黄土层的墙壁上贴着各种印着明星的贺年卡。我见到的第一个十分华丽、精致的蓝色风铃,是二姐在那间小屋里默默编出来的。第一张用彩色颜料画出来的图画,也是在那里画出来的。

我现在意识到的问题是,在当时的家庭里,父母绝没有闲钱给二姐,让她随意去买颜料、画笔、编制风铃用的各色彩带、铃铛。二姐的钱是从何而来,这成了一个谜,有可能是她趁父母不注意,偷拿的钱。在贫困的家庭里,为了满足自己在父母那里不可能满足、不可理喻的愿望,我们都这样干过。

农村的厕所向来都是臭名昭著的。

稍微讲究一些的人家,会有男厕所和女厕所之分,一般两个厕所盖在一起,中间一墙之隔,在两边的墙体上用白粉各自刷上“男”“女”。也有人家的厕所装上可以从里面勾上的木门,但是十分少见。

也有厕所有麦秸、雨布或者是石棉瓦缮的顶,用来遮挡雨雪,也很少见。因为厕所的露天和开放性,所以厕所里很少常备着卫生纸。

小时候便后用来擦屁股的用具,可以说是随手拈来,废弃的课本、不止从何而来的报纸,树叶,玉米芯,石头蛋儿,都充当过卫生用具,但这样的卫生用具本身就存在着卫生隐患。

最基本的卧室和厕所就是这样十分粗陋、将就,独立的书房、育儿室简直是天方夜谭了。

因为距离集镇较远,在公共澡堂洗澡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我第一次进公共澡堂是在读初二时,那时候在洛阳上卫校、有几年基本的城市生活经验的大姐,为我带来了零星的城市生活信息。

她临近毕业,和镇上的一个小伙子订了婚,在镇上盖了新房,屋里是新床新被。一次周末,她到学校等我,带着我到镇上的一家澡堂去洗澡。我第一次知道有专门的供人洗澡这样的空间存在。

因为是第一次这样洗澡,我害羞得不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脱光衣服,最后穿着内裤洗完了澡,还因为不懂得洗澡的顺序,刚冲湿就开始在身上打香皂,被大姐奚落了一顿。

在大姐的观念中,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用澡巾搓灰,搓洗得差不多、冲洗干净的时候,再在身上打香皂。至今我也没有想通大姐的这套洗澡方式的合理性何在,但在当时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姐的做法是对的,是她对城市生活经验的习得。

在这之前,我、母亲包括弟弟,都是在一个大洗衣盆里解决洗澡问题的。

撇开大姐,我二姐因为离家外出打工较早,她如何解决洗澡问题我不得而知。在家里洗澡的频率我已经记不准确了,能够确定的是每次过年前,都会在母亲的安排下洗澡。

一个大洗衣盆放在母亲睡觉的里间,烧热一大锅水,添上凉水,坐在盆里泡泡搓搓,再就着打打香皂、洗洗头,出来的时候冻得冷飕飕的,所以记忆中并不愿意冒着冻感冒的风险去洗澡,每一次也都是草草洗完。

文明的程度是与人类自身分类的能力成正比的,分类越具体,文明程度就越高。

现在的浴室中,关于人的头部的清洗,最基本的就有洗发膏、护发素,洁面乳,有深度清洁的,一周用一次的,有一般清洁、天天使用的。

但在幼时,洗衣粉承担了许多在今天看来不应该由它承担的功能,它用来洗衣服,也用来洗手,洗头。

上面提到的这些家庭空间的差异,是我的父母不曾注意到,或者说在向我营造城市生活想象时不曾提到过的。

城市浴室

我的初中生活在镇上的一家中学度过,它与城市生活丝毫沾不上边儿,甚至简陋得还不如乡村家里的生活。

十平方米左右的宿舍里,上下两排通铺住着将近15个人,冬天洗漱十分艰难,热水昂贵,冷水管冻坏,上午甚至一天不能洗脸、刷牙是常有的事。

宿舍楼因为冲水不便,厕所常年不开放,夜里起夜经常要叫醒舍友结伴到楼外临近操场的唯一的公共厕所方便,厕所也没有夜明灯,没有任何除虫措施,夏天的夜里蛆虫常常从粪池爬出,常常是小心翼翼但仍然像踩鞭炮一样踩响它们,但也不是没有办法,那时候因为独自起夜的恐惧,睡前经常滴水不沾,即使夜里有便意,能忍则忍。

我在县城读的高中。学校的住宿条件要比中学良好。宿舍的空间变大,从初中的通铺变成一人一个床位的上下铺,每个宿舍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

学校内部设有澡堂,常年开放。在这样的条件下,保持基本的清洁是不成问题的。又有专门的开水房,一暖瓶热水的价格也就几分钱。这样,感觉比家里的生活井井有序了。但在宿舍中仍然没有独立的写字桌桌、书架。

离开县城,我在离家约200公里的一个小城市读的大学。仍然是集体宿舍,上下铺,每个人有自己独自的写字台、方凳。但空间仍然不算宽敞,十几平米的地方住着四个人,生活起居都在这里进行,这样的空间安排可能是不提倡尊重个人隐私这样的理念的。所以只能自己设法构筑。

我下铺的室友是个地地道道的城市女孩,在郑州出生长大,她入学时已经无师自通地带来了一个床帘,她母亲善缝纫、编织,为女儿做了一个很精致、也很实用的床帘。这个帘子可以将她的床严严包裹起来,营造一个私密的空间。

另一个福建女孩,是独生子女,城市长大,她的床经常堆着衣服、书、风扇、被子、零食,自己就带着耳机窝在这一堆杂物里面,对外界充耳不闻,这也是她营造独立空间的方法。

另一个女孩和同校的表姐到外面租房居住,我常常到学校自习室,在稀稀落落的陌生人中,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体会到自由和放松之感。

总之,在过去的年月中,我很多时间都用在了想象城市生活,习得城市生活习惯,如何做才能像一个城市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城市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这里找到安身立足之处,成为一个获得行政和法律认可的城市居民这些问题的意识和解决上。

从我成年后,即上大学时期,这些事情已经越来越有意识和迫切了。或者说,这种趋向的努力自从我上小学,开始接受启蒙教育时已经开始。对城市生活的想象和向往,是农村孩子所要面对的第一门启蒙课程,这开端又常常由父母来引导完成。

受限于见识和经验,农村父母对城市生活的想象其实十分单调、抽象,他们只是根据自身生活中最迫切的需要,来对城市展开想象。比如,在我印象中,他们所向我传达的城市的理想生活基本上不外乎这两面:一,城市人可以大手大脚、甚至是一掷千金地花钱,用钱不做难;二,城市人无论个体的职业如何,他们普遍地神通广大,门路多、熟人多、关系多,办事不做难。

在他们的想象中,城市是财富和权力的集中地,这两点也是他们对城市生活想象的核心。而关于城市良好的医疗、教育环境,整洁的道路,悦目的公园,这些人人得以目睹、享用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与乡村的显著差别,并没有有效地参与他们的城市想象。更遑论让他们注意到城市舒适、人性的家庭空间与农村的无序、简陋的院落之间的天壤之别了。

我是上了大学之后,在和同学一起去老师居所拜访时,才意识到家庭空间可以布置得如此舒适、人文。它可以针对人的各个生理和神经系统,营造出尽可能舒适的空间,来一一对应地为人提供细致的服务。

和农村粗糙、将就的生活方式相比,城市的生活太精致、细腻了,每一部分都区分得井井有条,它们在各个方面都表明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别。

现代厨具一应俱全的厨房对应着人的吸收消化系统,它为人体提供着所需的营养和热量,并尽可能照顾到人的味觉,做到供应能量与人文精神享受的合一;卫生间的洗漱处、沐浴处、全自动或半自动洗衣机和抽水马桶,则对应着人的生殖和分泌系统,它助人除尘去垢,为一家人面貌的清洁和修饰提供保证。

另外有专门的客厅,这里是社交、聚会、娱乐、休闲的地方,除了电视机、影碟机、录像机等常见的精神娱乐电器,精美或古朴的茶具、锡制的手动咖啡机一般也摆放在客厅的某一处,它们静静地等待着志同道合的客人,来品茶论道。

一般与客厅相邻的地方,是一个餐厅,它是厨房、洗手间向客厅过渡的地带,是私密性和公共性相结合的地方,是一家人在饭桌上有意无意交流、沟通之处。

再有就是卧室,它可以休闲、舒适,也可以富有情趣;不可不提的是城市家庭空间中单独的书房和育儿室,书房是精神的寓所,为人提供精神营养,它支持人,也改造人,使人获得一次次新生,人在这里自由地想象,独立地思索,也理智地分析。

而单独的育儿室,则表明了城市在幼儿的抚养和教育方面与农村的差别,在育儿室中,充满着有计划的对儿童兴趣、思维的引导和激发,这里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书籍、益智玩具,它是幼儿相对独立的空间存在。

在成年人的视线之中,又着意营造出距离和隐秘感,表明成人对幼儿隐私和独立空间的尊重,这些都体现了一种理性、循序渐进的现代育儿理念。

大学的时候,除了偶尔在老师那里见识家庭空间的规划外,读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空间想象力的途径。

大学时候读了不少女作家写的都市小说,她们都对家庭空间有一种用语言细细咂摸的眷恋感。

对家庭设施中熏陶精神的事物的想象,大多是在大学完成的。尤其是纸质书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在空间上给予它的尊重和优先考虑,也是在这个时期充分地进入我的个人意识中。

大学时期,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对书有一种绝对的尊重,而不仅仅是喜爱。读书前,手要保持起码的干净,要自备笔记本,为的是保持书页整洁,不直接在上面涂画。

我们有了自己独立的居住空间后,每一次有一批新书来到家里,总是衣物、柜子来为书让位,想着怎样让书在家里能够不受委屈。我的关于书本身的启蒙,大多受益于我的丈夫。

作者简介:

梁小静,1988年生,河南洛阳人,文学博士,诗歌和散文作者,同时从事新诗史和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以及写作当代诗歌批评的有关文章。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