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钟闻廷
7月26日到29日,台风“烟花”从外围影响到登陆山东,青岛迎来了大风暴雨天气,排水系统严阵以待做好一切应对措施。青岛的地下管道排水能力如何,在汛期又做了哪些应急排查,记者带您全程体验排水工人在台风天都经历了什么。
高压疏通车,打通地下任督二脉
汛期来临,排水工人的首要工作就是保障排水管道畅通无阻。记者在青岛水务排水四公司副经理马建平的带领下登上了高压联合疏通车,来到澳门路周边进行汛期管道排沙。排沙就是清理随着古力井盖进入管道中的泥沙和垃圾,尤其是在汛期来临之前,排水工人都要再次清理管道内部,把沉积物清理出来以保障管道的排水通畅。清理的工具就用到了高压联合疏通车。
记者乘坐的这台高压联合疏通车,最大可装水8吨,最高出水压力达到200公斤/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储备巨大的高压水枪和大型吸尘器合二为一。
排沙工作开始时,记者先跟随工作人员把排沙管道伸进古力井中。管道是一根直径一英寸的导管,车上的工作人员按下操作按钮之后,带着巨大压力的水柱从管子里喷薄而出,冲刷着管道底部和内壁附着的淤泥和垃圾。一次清理的管道长度能够达到30米。疏通管的喷口是朝后的,这样被清理下来的泥沙随着水的压强会被冲回记者所站立的井盖下方。这样不断地冲刷,大概20分钟后,记者脚下的泥沙大概累积了十几厘米的厚度。马建平告诉记者,现在排出的泥沙并不多,因为平时排水工人就会日常巡检和清理,只是在汛期来临之前为了保险起见再次把管辖内的所有管道都清理一遍。
泥沙被冲刷下来,累积起来之后,接下来就是联合疏通车的另一大功能——真空自吸。刚才的高压水枪管被换成了“吸尘器”粗管。这跟管子10厘米粗,-0.6个大气压,机器一发动就会把刚才刷洗下来的泥沙吸进疏通车里。“吸尘器”管子的最前端设置了拦截,会把比较大的颗粒物拦截下来以免堵塞管道,被过滤下来的颗粒物再用人工抓取上来。
人工抓取的叫做“二爪钩”,是一根5米左右的长杆子,前端有两个可以活动的小爪,就像人伸出两根手指比画出“耶”的形状。记者尝试了一下这个二爪钩,虽然很长,但是十分灵活,轻而易举就把脚下三米深处的大石块夹了上来。
马建平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管道疏通,他们公司负责的区域内每天会疏通六七个管段,每段长度30米到50米。虽然自2016年起有了这台高科技的二合一联合疏通车之后效率已经大大提高了,不过主要交通路段的疏通工作还是要等到晚上,以免设置路障疏通管道的这20分钟影响交通。
从小鸟试毒,到机器人声纳齐助阵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西瓜大小的蓝色“玩具车”,马建平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的下井功臣机器人。
以前管道发生在地面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都要靠人工下井勘察。但是人下井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密闭狭长的管道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有毒气体,像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硫化氢气体轻则麻痹神经、重则足以当场致命,还有沼气遇到火星会发生爆炸……老工人讲起曾经的排水故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没有先进的探测和气体检测设备,人不得已下井之前,老工人会用线绳吊着小鸟下去“试毒”,看小鸟活得好好的再派人下去。
后来即便有了气体检测设备,管道深处的探测工作也只能靠伸下去绑着镜子的长杆子,靠镜面反射的原理观察管道内部,实在照不到的地方只能人工下井。但人工观察的距离也有限,尤其碰到细的管道,人爬不进去,甚至需要开挖路面。而自2006年起,有了第一代下井探测机器人之后,大大节约了开挖成本,也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打开笔记本电脑一样的操控台是机器人的大脑。左侧的一排按钮管理机器人的进退、拐弯等动作,右侧的按钮则控制机器人前后两个摄像头的角度。中间的监控屏幕实时显示着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
通过把机器人吊进管道井深处,机器人便在井上工人的操纵下开始了工作。监控画面就是机器人的视角,可以想象机器人正行走在管道中间,右手一抬按钮,机器人也马上抬头看向头顶的方向。
马建平告诉记者,机器人对管道内部进行全程摄像检测,对管道内的锈层、结垢、腐蚀、穿孔、裂纹等状况进行探测和摄像,实现管道内部长距离检测,并且能够保存录像资料。如果有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工人再将录像传输到专业的检测工程师那里,通过专业软件对管道现状进行分析、评估,彻底查明管道内部情况,判断“病灶”的准确位置。
高科技的设备除了这种探测机器人,还有声纳管道检测仪。机器人是在干燥的管道中行走勘察,声纳管道检测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无需排干管道内部积水的情况下即可检测管道内部状况。该设备的声纳探头快速旋转,向外发射声纳信号,然后接收被管壁或管中物反射的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形成管道的横断面图,这样就足以判断管道内部的淤积和破损变形情况。
全套防护服,下井负重十几斤
虽然科技已经相当发达,机器人和声纳设备已经在很多情况下代替了人工下井,但是作为排水工人,总会遇到需要人工下井的情况。
有时机器人行动的范围比较受限,遇到比较复杂的管道情况,高台阶和坡度较大的地方机器人就上不去,声纳系统形成的横断面图也不足以清晰又彻底地勘查,所以人力下井在所难免。
下井工人需要穿着全套的防护工具,尤其是头部扣紧防毒面罩最为关键,因为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一旦进入人体可能让人当场毙命。记者跟随马建平穿戴防护服,下到井下进行汛期管道勘查。
记者首先背上下井专用的呼吸器,就像水肺潜水的BCD装置,呼吸器的马甲后面背着储存氧气的气瓶,导管接到头套内部输送氧气。与潜水装置不同的是,下井呼吸器佩戴的头套更为严密,整个嘴巴和鼻子都被包裹得严严实实,额头的头发丝都要完全拨到一边,一根都不能夹在面罩的胶片上——面罩的四周必须严丝合缝地贴合面部,不能漏进一丝外界空气,供给呼吸的氧气全部来自背后气瓶。
事关生命安全,穿戴好这套装备已经用了半个多小时,面罩内的脸已经汗珠紧密。背上的气罐也非常重,虽然已经从钢罐进化成了碳纤维罐,但是背上加上马甲还是有十几斤的重量。另外,虽然呼吸有背后的气瓶,但是整张脸被罩住的感觉非常憋闷,呼吸也不是很顺畅。马建平说,这是因为记者太紧张了,气瓶足够支持正常呼吸。他已经喘息非常平稳了。
第一次要下到青岛的地下世界,记者还是有点兴奋。背着气瓶下井,在井口处就非常不容易。因为背后的气瓶很重,脚踩在井壁内部的梯子往下走就不自觉地往后仰,全靠头顶的工友提住身上的安全绳来保持身体直立。井口的管道也比较狭窄,背后的气瓶再加上身体的厚度,往下的时候几乎是被上面的工友塞进井口,然后贴着井壁艰难地往下挪。记者下井比较慢,再加上太紧张大口呼吸,感觉已经浪费了不少氧气。这一罐氧气正常呼吸能够维持20分钟左右,为了保障后面的勘查工作,并且还要及时返回地面,所以必须非常珍惜地缓慢呼吸。先下去的马建平拍拍记者的腿然后双手慢慢抚着自己的胸口,示意记者冷静。
幽深如恐怖片,管道内紧盯“毒气探测器”
人跨下最后一层梯子踩住井底之后,再往前就是一片黑暗了。强光手电就像外星飞船投射下来的喇叭形光束,光束之外,黑暗深不可测。再往里的管道高度大概一米八,戴上安全帽之后需要微微俯身,宽度大概有四五米。
往里越走越远,原先打开的古力盖投进来的那一点光亮也渐渐消失了。处在巨大的黑暗里,记者忍不住抓紧了马建平的衣服。马建平倒是非常习惯,“以前也害怕,后来渐渐习惯了,下来就是干活的,无非是打个手电,没啥区别”,马建平在面罩里的声音都显得很遥远,他一边说着一边检查着身侧的管道,记者额头上的冷汗越来越密了。
强光手电打到的管道深处深不见底,四下非常安静,管道就像一个巨大的音响,把偶尔的滴水声都放大了甚至还产生了回音。马建平指了指记者胸口的位置,提醒记者看看气体探测仪。此时记者才想起来,真正应该害怕的不是臆想出来的妖怪更不是外星人,而是此时周围正弥漫着不知道包含什么成分的空气,万一探测到硫化氢或者氮气的含量超标,哪怕佩戴着防毒面罩也要迅速离开上升到地面,氮气遇到火星是可能会发生爆炸的。
此刻记者手里紧紧抓着“毒气探测仪”。每隔几秒钟就忍不住看一下。除了完全黑暗的环境让人紧张,未知的恐惧更让人焦躁。其实这个探测仪,一旦有毒有害气体超标会产生警报,就像闹钟一样的声音,超标的浓度越高,警报声频率越快,声音也越响。但是行走在黑暗之间,总忍不住多看几眼,硫化氢的指数一旦超过了五,就是“夺命而逃”的时间。幸好,它一直是零。
马建平下井前告诉过记者,要认真排查井内管道的锈层、结垢、腐蚀、穿孔、裂纹等等情况,只见马建平毫不慌乱,巡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记者在圆柱形的管道内发现了不少岔路,走着走着,管道内部就像一个迷宫。马建平拉着记者径直往前走,提醒道:“这里是地下六七米的深度,你不跟紧了我,自己走迷路可没有导航信号。”记者一阵心惊,紧紧跟上。后来马建平告诉记者,他第一次下井的时候也非常害怕,该想象的恐怖片都想了个遍,还被逃窜的大老鼠差点吓破了胆。多年以后的今天,他下井依然需要谨慎,但是不会再像记者这样恐慌了。
冒雨排查井盖,“黑衣人”彻夜值守
从地下管道上来之后,记者跟随马建平马不停蹄地进入下一步工作:排查井盖。五名工作人员一起乘坐装满设备的巡逻车辆出发了。马建平负责的工作范围是香港中路沿线区域,这部分路况相对比较平坦,但是平时车流量比较大,一旦发生管道堵塞或者古力涌冒等情况会影响很大区域内的车辆通行,所以越是下雨的时候越要加紧排查。
雨中的井盖排查主要是看原先的井盖有无破损,以及在几个必要的地点把原先的实心井盖更换成网格状的漏水篦子。至于在哪里更换,马建平多年的工作经验已经让他总结出了一套“井盖更换地图”。“都在我脑子里,哪里地势低雨水会汇集过去,就需要更换往下渗水的漏水篦子;有的地方管道细,雨再大了可能会往上冒水,冲力大时会把实心的井盖冲跑,这样在马路上留下一个古力空洞也非常危险,所以也要更换漏水篦子以防被冲走。”马主任拿出手机导航,给记者在地图上指出了几处必须更换的井盖区域。
记者一行来到更换井盖处,有人从工作车上拿下“注意安全”和“正在施工”的两块路障支在路面上,有人去车上往下搬准备更换的漏水篦子,有人已经拿铁钩子来到了实心井盖面前。下车后大家的分工非常明确,行动也非常迅速。记者拿起一根一米多长的铁钩子协助更换,这个工作需要两个人合作,两个人同时把尖头伸进古力盖的两个小孔里,然后同时用力向同一方向挪移。马主任介绍说,每个实心的古力盖大概120斤,要用巧劲还得保持平衡,所以两个人的合作默契很重要,要是一不小心用偏了劲,砸着脚或者伤着腰都有可能。
换完漏水篦子,马建平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24小时随时待命期。29日上午,大雨已经来临,而且有越下越大的趋势。记者联系到马建平,他和工友们都在前一天我们乘坐过的工作车上巡逻,往返于各个可能出现问题的地势低洼处。香港中路路口、燕儿岛路路口等几个重要的大路口,如果雨水再大的时候就需要把井盖完全拿开,直接敞着口迎接雨水,就算漏水的篦子也会积攒树叶、垃圾之类的杂物影响进水速度。移开井盖之后需要在古力四周树立一米多高的安全标志,把洞口包围起来。如果雨水再大形成小河状的流淌、水位到小腿的时候,为防把安全标志也冲走,就需要派人站在古力旁边人工看守,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
马建平告诉记者,去年8月9日台风“蔷薇”来的时候,他就在巡逻车上沿路巡查,辗转在各个值守点上度过了一整夜。上工友们常常出发的时候五个人一起,每到一处关键值守点就可能放下一个人当螺丝钉摁在岗位上,到最后大家就分散开来独自驻扎在自己的“岗哨”上。他们是城市雨夜中徘徊在古力井盖旁默默无闻的黑衣人,也是汛期保障市民安全和道路通畅的守护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