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合家团聚,饕餮大餐时,聊天嬉笑在所难免。但是,在进食同时,伴随欢声笑语很容易被异物卡喉。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急诊科在一天之内,仅相隔5个小时,就接到了两例特殊患者——异物卡喉,气管呛咳。幸运的是,在120救护车到达现场之前,急诊科医护人员便用电话在线指导家属,应用“海姆立克”法进行处理,两名患者均及时获救。
大年初四,86岁的陈婆婆(化名)在吃完一瓣橘子后,就被呛到了,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家属慌乱无措,赶紧拨打120。
“这是异物呛咳,如果不把握黄金抢救时间,等医护人员到场,可能为时已晚。”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急诊科接到出车任务后,医护人员马上意识到这一点。
这边救护组一边忙着出车,另一边,医护人员连忙电话指导家属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施救,并交代注意事项。
几分钟后,陈婆婆呼吸较前好转,救护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接患者送医院进一步诊治。
经充分评估、细致查体以及其他对症处理,医护人员分三次从陈婆婆的气道吸出橘子瓣残渣,待吸氧后紫绀消失,意识状况好转。经过急诊科、放射科、耳鼻喉科以及呼吸科等多学科会诊后,陈婆婆转到了呼吸内科进一步进行支气管纤维镜检查。
无独有偶,48岁的张女士(化名)紧随陈婆婆之后,也因异物卡喉入院。据了解,张女士与朋友在酒店吃饭,畅聊过程中,被米饭卡喉,引起呛咳。并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伴头晕不适的症状。
同样,接到急救电话后,医护人员依然是在线指导张女士丈夫,帮助她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法急救。
10余分钟,张女士呛咳好转,但仍感气道有米粒引起呼吸不畅,头晕,全身无力。到达抢救室后,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对张女士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
随后,从张女士的胸部CT来看,未见明显异常,也已无明显呛咳,但她仍觉得呼吸不畅、头晕、全身无力等,这是为什么呢?
“考虑患者家属应用“海姆立克”法救治时用力过猛及持续时间过长,所以导致不适。“值班医生牛艳春认为,待留院观察无大碍后,便可出院。
“异物卡喉和呛咳在春节期间比较高发,除了成年人,还要特别关注儿童。春节前后,孩子吃零食相比平时较为‘自由’,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孩子很可能自行抓取各类容易发生卡喉的零食。”南科大医院急诊科黄健主任说,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除了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还应该迅速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开展自救互救。
据了解,该院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了“视频网络120报警系统”,可以一键接通急诊医生,实现远程视频、图文指导等,不久后将在临床运用推广,提高急救效率。
链接: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腹部冲击法,主要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梗阻。它的原理是通过快速挤压,使胸腔压力骤然升高,形成气流而冲出异物。最初由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先生发明,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方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见习记者】刘珊
【作者】 刘珊
健康情报局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