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氨压缩机房等场所应选用铝芯线缆。
电线电缆成束敷设时,应采用阻燃电线电缆。
独立避雷针是离开建筑物单独装设的。一般情况下,其接地装置应当单设,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10Ω。
固定敷设的供电线路宜选用铜芯线缆。
缆道尽可能远离热力管道及油管道,当现场实际距离小于表中数值时,应在接近交叉段前后1m处采取保护措施。
超过3kW的固定式电热器具应采用单独回路供电,电源线应装设短路、过载及接地故障保护电器,电热器具周围0.5m以内不应放置可燃物。
接触不良主要发生在导线连接处。
防雷电感应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得少于2处,距离不得超过24m。
将电能转换为光能,从而提供光通量的设备、器具称为电光源。
低于3kW的可移动式电热器具应放在不燃材料制作的工作台上,与周围可燃物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适用温度范围为-15℃ ~ 60℃。
本质安全型,即采用IEC76—3火花试验装置,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
根据电缆绝缘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电线电缆、阻燃电线电缆、耐火电线电缆。
对于嵌入顶棚内的灯具,灯头引线应用金属软管保护,其保护长度不宜超过1m。
断路器是电力系统配电装置中的主要控制元件,正常时用以接通和切断负荷电流,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可自动切断短路电流。
电线电缆是指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 通常将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称为电线,其中没有绝缘的称为裸电线,其他的称为电缆。电线电缆根据用途主要分为裸线、电磁线、绝缘电缆、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光缆。
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难燃性(B1级)等级。
过载是指电气设备或导线的功率和电流超过了其额定值。
笼式电动机起动方式的选择。该型电动机有直接起动与降压起动两种方式。一般规定,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低于7.5kW时允许直接起动,大于此功率通常选择降压起动。
造成过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使电气设备的额定容量小于实际负载容量。
(2)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造成超载运行。
(3)检修、维护不及时,使设备或导线长期处于带病运行状态。
电气线路是用于传输电能、传递信息和宏观电磁能量转换的载体。电气线路火灾除了由外部的火源或火种直接引燃外,主要是由于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以及漏电等故障产生电弧、火花或电线、电缆过热,引燃电线、电缆及其周围的可燃物而引发。
高温灯具(如聚光灯、碘钨灯等)不应小于0.5m。
运行电压不超过1.1倍的额定电压,运行电流不宜超过1.3倍的额定电流。
电气设备或导线的绝缘材料大都是可燃材料。
电容器是用1∽3mm厚的薄板作为外壳。芯子常用铝箔作极板,两极板之间用电容纸作介质,也有用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薄膜作介质的。芯子装入油箱内,并充以电容器油,起绝缘和散热作用。电容器油的闪点在130℃∽140℃。
橡皮电线电缆适用于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线路。
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常见的方法,它主要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
耐火电线电缆。耐火指在火焰燃烧情况下能保持一定时间的运行,即保持电路的完整性,该类型电线电缆在火焰中具有一定时间的供电能力。耐火电线电缆在火灾发生时能持续工作(传送电流和信号),其本身延燃与否不在考核之列。我国国家标准将耐火试验分为A、B两种级别:A级火焰温度950 ~ 1000°C持续供火时间90 min;B级火焰温度750 ~ 800°C;持续供火时间90 min。耐火电线电缆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铁、地下空间、大型电站及重要工矿企业的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 救生系统、报警及重要的监测回路等。
根据燃烧时的烟气特性可分为一般阻燃电线电缆、低烟低卤阻燃电线电缆、无卤阻燃电线电缆三大类。
电力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以互感现象为基础,将一定电压的交流 电能转变为不同电压交流电能的设备。
设置防火墙、阻火夹层及阻火段,将火灾控制在一定电缆区段,以缩小火灾范围。在电缆隧道、电缆沟及托架的下列部位应设置带门的防火墙:不同厂房或车间交界处,进入室内处,不同电压配电装置交界处,不同机组及主变压器的缆道连接处,隧道与主控、集控、网控室连接处。长距离缆道每隔100 m处等,均应设置防火墙。在电缆竖井可用阻火夹层分隔,对电缆中间接头处可设阻火段达到防火目的。
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小于等于1.45倍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
电动机过载后会岀现如下现象:
①电动机定子过电流。
②电动机整机或局部过热。
③电动机发出不正常的“嗡嗡”声。
④电动机转速明显下降。
⑤电动机及其所带的负载机械发生不应有的振动。
⑥绕线式电动机电刷火花较大。
1000V以上的电容器常安装在专用的电容器室,耐火等级为二级。
电弧温度很高,可达6000°C以上,不但可引燃它本身的绝缘材料,还可将它附近的可燃材料、蒸气和粉尘引燃。
照明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普通灯具不应小于0.3m。
根据电热器具功率确定电热器具供电方式与设置位置。超过3kW的固定式电热器具应采用单独回路供电,电源线应装设短路、过载及接地故障保护电器,电热器具周围0.5m以内不应放置可燃物。低于3kW的可移动式电热器具应放在不燃材料制作的工作台上,与周围可燃物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电气线路是用于传输电能、传递信息和宏观电磁能量转换的载体。电气线路火灾 除了由外部的火源或火种直接引燃外,主要是由于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以及漏电等故障产生电弧、火花或电线、电缆过热,引燃电线、电缆及其周围的可燃物而引发。
电缆头在投入运行前要做耐压试验,测量出的绝缘电阻应与电缆头制作前后没有大的差别,其绝缘电阻值一般在50MQ以上。
对于中小容量电动机来说,多用熔断器进行短路保护,既简单又可靠。
建筑物按其重要性、生产性质、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分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根据电气设备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特点,为防止其点燃爆炸性混合物而采用的防爆结构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隔爆型 (2)增安型 (3)本质安全型 (4) 正压型 (5) 充油型 (6) 充砂型 (7)无火花型 (8)特殊型。
低压配电线路还应按照《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及《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T 139552)等相关标准要求设置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为有效预防由于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低压配电线路还应按照《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及《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T 139552)等相关标准要求设置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电气线路故障再细分可分为短路、断路、过载、接触不良、漏电、配电盘故障等。
电气设备的防爆途径为了消除和控制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和高温危险因素,一般通过以下途径达到电气防爆的目的:
(1) 采用隔爆外壳:此方法多用于电机、电器等动力设备的防爆。隔爆设备外壳坚固,当设备内部爆炸时,产生的爆炸压力不会使外壳变形。当火焰从间隙逸出时,也能受到足够的冷却,不足以引燃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把爆炸限制在壳内,这就是隔爆作用。
(2) 采用本质安全电路:本质安全电路是在电气系统中采用一定措施,使外露的电火花能量不足以引燃爆炸性混合物。此电路的电压和电流都较小,只适用于测量仪表、遥控和自动控制系统。
(3) 采用超前切断电源:基本原理是在设备可能出现故障之前,自行把电源切除,使热源不与爆炸性混合物接触,从而达到防爆目的。
(4) 隔离法:其原理是使正常或故障时产生的危险因素,不与爆炸性混合物直接接触,从而达到防爆目的。如釆用普通照明灯具间接照明,将产生危险因素的部件密封在壳内或浸在油内,对壳内通风或充以惰性气体形成正压等。
(5) 限制正常工作的温度:通过加大导线截面积,降低使用容量,改善散热条件的方法把电气设备正常或故障时的运行温度控制在引燃温度以内。
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性的措施:1) 更换易燃介质。 2) 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3) 减少氧化剂含量。
照明灯具火灾危险性主要有三类:照明灯具线路故障、照明灯具温度过高以及照明灯具与可燃物距离过小引燃周围可燃物。
接触不良主要发生在导线连接处,例如:(1)电气接头表面污损,接触电阻增加。 (2)电气接头长期运行,产生导电不良的氧化膜未及时清除。 (3)电气接头因振动或由于热的作用,使连接处发生松动。 (4)铜铝连接处,因有约1.69 V电位差的存在,潮湿时会发生电解作用,使铝腐蚀,造成接触不良。
电容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有渗漏油、鼓肚和喷油等。其防火措施有:
1)防止过电压。运行电压不超过1.1倍的额定电压,运行电流不宜超过1.3倍的额定电流。
2)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室内温度不宜超过40°C。
3)加强维护,做到无鼓肚、渗漏油、套管松动和裂损、火花放电等不良现象。
4)接地线要连接良好。
5)设置可靠的保护装置。用熔断器保护时,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大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倍。
下列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 国家级的会堂、办公楼、档案馆、大型展览馆、国际机场、大型火车站、国际港口客运站、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和大型体育场等。
3) 国家级计算中心、通信枢纽,以及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 制造、使用和储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5) 有爆炸危险的露天气罐和油罐。
6)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的部、省级办公楼及其他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7)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防止电缆火灾发生与阻燃对策有:
1)远离热源和火源
2)封堵电缆孔洞
3)防火分隔
4)防止电缆因故障而自燃
5)设置自动报警与灭火装置
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在燃烧时会散放有毒烟气,不适用于地下客运设施、地下商业区、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
封堵孔洞常用材料有防火堵料(有机或无机)、防火包和防火网三种。
照明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普通灯具不应小于0.3m。
2) 高温灯具(如聚光灯、碘钨灯等)不应小于0.5m。
3) 影剧院、礼堂用的面光灯、耳光灯不应小于0.5m。
4) 容量为100~500W的灯具不应小于0.5m。
5) 容量为500~2000W的灯具不应小于0.7m。
6) 容量为2000W以上的灯具不应小于1.2m。当安全距离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电气火灾的原因 1.过载 2. 短路、电弧和火花 3. 接触不良 4. 烘烤 5. 摩擦。
耐火电线电缆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铁、地下空间、大型电站及重要工矿企业的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 救生系统、报警及重要的监测回路等。
根据大量事故分析,油断路器通常采用的防火措施是:
1)断路器的断流容量必须大于电力系统在其装设处的短路容量。
2)安装前应严格检查,使其符合制造技术条件。
3)经常检修进行操作试验,确保机件灵活好用。定期试验绝缘性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
4)防止油箱和充油套管渗油、漏油。
5)发现油温过高时应采取措施,取出油样进行化验。如油色变黑、闪点降低、有 可燃气体逸出,应换新油。这些现象也同时说明触头有故障,应及时检修。
6)切断故障电流之后,应检查触头是否有烧损现象。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低于7.5kW时允许直接启动,大于此功率通常选择降压启动,起动方式又可分为:
a.电阻或电抗降压起动。
b.自耦补偿起动。
c.星形—三角形(丫—△)起动。
d.延边三角形起动。
短路是电气设备最严重的一种故障状态,产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
1)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与使用环境不符,致使其绝缘体在高温、潮湿、酸碱 环境条件下受到破坏。
2)电气设备使用时间过长,超过使用寿命,绝缘老化发脆。
3)使用维护不当,长期带病运行,扩大了故障范围。
4)过电压使绝缘击穿。
5)错误操作或把电源投向故障线路。
根据燃烧时的烟气特性可分为一般阻燃电线电缆、低烟低卤阻燃电线电缆、无卤阻燃电线电缆三大类。
根据电缆绝缘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电线电缆、阻燃电线电缆、耐火电线电缆。
交联聚氯乙烯电线电缆不具备阻燃性能,但燃烧时不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适用于有清洁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对于嵌入顶棚内的灯具,灯头引线应用金属软管保护,其保护长度不宜超过 1m,嵌入式灯具、贴顶灯具以及光檐(槽灯)照明,当采用卤钨灯以及单灯功率超过100W的白炽灯时,灯具(或灯)引入线应选用105~250℃耐高温绝缘电线,或采用瓷管、石棉等非燃材料作隔热保护,再经接线柱与灯具连接(演播室内必须用接线盒引出)。
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可引燃爆炸性气体和蒸气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以及爆炸性粉尘。
户外天线的馈线邻近避雷针或避雷针引下线时,馈线应穿金属管线或采用屏蔽线,并将金属管或屏蔽线接地。
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旋转型电气设备,轴承润滑不良,产生干摩擦发热,或虽润滑 正常,但岀现高速旋转时,都会引起火灾。
摩擦发电机和电动机等旋转型电气设备,轴承润滑不良,产生干摩擦发热,或虽润滑正常,但岀现高速旋转时,都会引起火灾。
电气线路故障可分为短路、断路、过载、接触不良、漏电、配电盘故障等。
油浸电力变压器内部充有大量绝缘油,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可燃物,如果遇到高温、火花和电弧,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从而导致变压器发生火灾。
电缆可敷设在热力管沟中,但应有隔热措施。
电缆头是影响电缆绝缘性能的关键部位,最容易成为引火源。
在制氢站、油泵房等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不应架空明敷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