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
阿根廷与中国相隔两万多公里,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度。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华人超市竟遍布大街小巷。
阿根廷现有约20万华人移民,大多都以经营超市为生。与其他移民相比,华人移民历史较短,需要克服巨大的语言文化差异,同时又缺少社会关系。尽管如此,华人移民靠着超市创业,不仅在阿根廷站稳了脚跟,甚至不少人的生意还颇具规模,涉足领域越来越广。
为何华人超市在阿根廷大受欢迎?华人移民的成功秘诀又在哪里?
1
靠吃苦耐劳站稳市场
阿根廷导演费德里科·马塞略拍摄的电影《从这里到中国》用幽默的方式讲述了这样一段往事:上世纪80年代,主人公的父亲开了一家杂货店,生意虽不红火但也凑合,90年代的移民潮让阿根廷多了不少华人超市,它们就开在街区最方便的位置,渐渐地当地超市越来越少,华人超市越来越多……
初来阿根廷的华人因为语言不通,难以与当地人交流,而超市被称为“用一台计算器就能快速搞定”的行业,因此成为绝大多数华人移民的首选行业。
资料图(图文无关)
百年前的阿根廷是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几度浮沉、如今面临困境,但阿根廷人已经形成重视劳工权益、工作时间固定的高福利社会体系。上世纪的本地超市通常早上10点营业,晚上6点打烊,中午要午休,周末和节假日不营业。
虽然工作权益得到保障,但居民日常生活很不方便,华人移民正是抓住了这个商机。最初的华人超市通常是“夫妻店”,工作食宿全在铺子里,两人轮流休息,站柜台、理货、收拾仓库全都自己搞定,营业时间“白加黑”,全年无休。
据阿根廷华人进出口商会会长薛文强介绍,阿根廷华人超市有1万多家,主要经营领域是零售业,商品包括食品、饮料、化妆品、日化用品等,在阿根廷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每个热闹的街区基本都可以找到华人超市的身影。如今首都的超市有所饱和,华人移民便把目光投向外地。
从事超市行业的覃先生来阿根廷已经30多年了,他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超市行业在阿根廷很兴盛,只要勤劳肯干就可以挣钱,初期投资几万美元,努力干三年就能回本,现在形势比较严峻了,华人不怕吃苦就去条件更为艰苦的地区开超市。
如今就连在阿根廷最贫困的查科省,记者出差时在一个仅有2000人的村庄里都可以找到一家较有规模的华人超市。
2
用商业技巧降低成本
华人超市另一个吸引顾客的优势在于价格。卖同样的商品为什么华人超市的价格可以更低?在阿根廷的华人超市店主普遍认为“薄利多销”是他们的经营策略,另一方面,巧用一些商业技巧确实能让华人超市获得比其他超市更低的进价。
首先,来阿根廷的中国移民大多来自福建,许多人彼此认识,华人超市虽没有形成统一品牌,但可以在与供应商采购谈判中形成合力。华人超市工会或是移民中语言水平比较好的人会帮助华人超市一起进货,手中几百甚至上千家超市的采购额足以让供应商提供更大的折扣。
对于超市商品的选择,华人超市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策略——商品种类不会很多,选择进货的都是最畅销的产品。对于一家规模不大的超市来说,更少的商品种类不仅可以降低初始成本,而且可以提高超市商品和资金的流动性。
如今,更多华人的生意涉足进出口领域,华人超市也成为这些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红酒、马黛茶等阿根廷商品也因为华人的进出口生意降低了出口成本。
将一些商品放在超市显眼位置、使用现金支付供应商……这些方法都可以获得更低的进货价格。此外,不需要雇用太多员工、人工成本低,也让华人超市的价格优势变得明显。
资料图(图文无关)
“华人超市的价格优势是相比较而言的,肯定无法做到和大卖场一样便宜,但比当地超市价格都能低10%左右,民众也不会因为5比索(约合0.8元人民币)跑去好几公里外的大卖场买一瓶可乐。”覃先生说。
在来阿十余年的郑绵炜看来,华人移民来阿即使文化程度不高,也都有一技之长,这会帮助他们打开生意门路。郑绵炜在中国是学烘焙的,如今就利用自己的技能,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兼具超市和咖啡馆功能的店面。店里针对附近上班族较多的特点,研发了午餐盒饭、餐后蛋糕等产品,超市里还卖中式的面包和蛋糕,他的店面生意红火离不开这门手艺。
3
人情味弥合语言障碍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北部,一家名叫埃尔雷曼索的华人超市是阿根廷的“网红店”,开门营业之前的半小时,超市门口就已经陆续排起队。女店主陈剑峰酷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促销广告,她肢体动作丰富、富有感染力,很快周围的邻居被她的幽默和超市温馨的氛围所吸引。
通过社交网站推销商品的想法也源自于陈剑峰的一个客人,相比从前靠纸质传单发放广告,这样的方式更有亲和力,客人也不会反感。陈剑峰热情地与入店的顾客打招呼,还经常与客人玩自拍,前来购物的阿根廷人就好像来到邻居家做客一样。
这样的运营模式吸引了许多品牌来陈剑峰的超市打广告,她又把优惠折扣返给顾客,形成良性循环。
在华人超市购物,顾客一来二往就认识了老板,忘记带钱了可以下次再给,要出去办个事可以在柜台寄存一下东西,结账时拉掉个零头……相比大卖场,华人超市更有“人情味”,事事好商量;而其他杂货店店员并不是老板,许多事情没有办法做主,就缺少了灵活性。
阿根廷人喜欢华人超市也源于提供的优质服务:如果买的东西太重,超市可以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在禁塑的阿根廷,顾客忘记带购物袋,老板会借他一个,下次购物时还上就好……
对待超市的员工,陈剑峰开玩笑说,“他们就像家人一样,我照顾他们比照顾丈夫还多。”
帕索斯在埃尔雷曼索超市从事收银工作两年了。在她眼里,陈剑峰善解人意,“不仅是老板,更是朋友”。“我们每个月都会开会,讨论在社交平台上促销哪些商品、怎样吸引更多潜在顾客等等。”
埃尔雷曼索超市只是阿根廷众多华人超市的一个缩影。
华人移民虽然语言并不占优势,但几乎所有的华人超市运营者都在努力学习西班牙语。也许他们说得不好,但微笑和热情是无国界的,友好和善意可以感染陌生人。
华人超市在阿根廷的发展史也是一段华人在阿根廷的移民史,大多数的阿根廷人认可华人超市带来的便利和这些华人移民为阿根廷社会创造的价值。从陌生到了解,从隔阂到接纳,从排斥到喜爱,华人超市和移民逐渐融入阿根廷的主流,成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来源:参考消息、新华国际头条
编辑:曾小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