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小米造车的消息公布后,市场上当然也不乏看衰唱衰的声音。
其中有一类观点挺有意思的,大概是说小米的基因、小米的商业模式,并不适合耐用品这个行业,所以造车恐怕不成。
参照知乎的尿性,在问“为什么”和“怎么办”之前,我们要先确认下“是不是”。小米是不是真的耐用品不太行?耐用品真的是小米的阿克琉斯之踵吗?
一、卖耐用品确实更难一点雷军给小米提出的七字诀是“专注、极致、口碑、快”。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是很成功的,核心原因还是因为技术进步迭代很快,消费者也求新求变,更追求“极致性价比”,小米在这方面简直如鱼得水。
但是到了白电、触电领域,我们发现情况似乎就没那么乐观了。这些行业技术发展缓慢,产品和客户需求都相对稳定,企业主要依靠管理、品牌、渠道等形成护城河,当进入寡头竞争时期,就容易走出大牛股,比如格力、美的、方太、老板等,都是类似逻辑。
在耐用品这个领域,消费者更多追求的是质量稳定,以及售后服务,很少会去贪图便宜,很怕便宜没好货。而小米当前的生态链模式,品控方面一直还是被人诟病。
我们看到,小米空调、小米油烟机,确实没有像其他消费电子那样创造出惊人的销量。但是就此说小米造耐用品不行,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二、小米的耐用品其实也还行所谓的不行,也只是相对而言。
说实话,无论小米的空调,还是油烟机,销售成绩也并不差。
假如我个人再购置空调,也完全可能选择小米——尽管现在几台都是格力。
油烟机也类似,我之前买的是美的,但也不见得它在品质上有什么明显的护城河。
更不用说小米的电视、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电饭煲……都是爆款。
看小米2021Q1公布的情况,AIoT方面的市场份额,智能电视第1,空气净化器第1,扫地机器人第2,智能门锁第1……这些多少都可以算耐用品吧。
三、为什么有的耐用品小米就能突破?按前面的分析,小米卖耐用品的逻辑是不大成立的,但为什么又在一些品类上确实取得了成功呢?
我认为小米从两个方面变相地消解了耐用品的耐用属性,让它们变得“不那么耐用”了。
一方面,小米加速了耐用品的升级迭代。
你原本电视也看得好好的对吧,但是现在是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甚至,芯片和运行速度也出现了差异。这是一次行业级别的机会,甚至乐视当年也差点成功了。
你的门锁原本一二十年也不会换,但是智能门锁不用带钥匙诶,要不要换一下?
另一方面,小米降低了耐用品的价格门槛。
我2012年结婚时买了一台夏普的60寸彩电,花了1万6,现在回想起来,颇为后悔。屏幕啥都是一流,但是智能化方面真的是落伍了。更重要的是,贵啊。
再后来,我卧室之类又买的电视都是小米了。小米的“性价比”策略在电视这一市场成功了。真的是又好用、又便宜。之前还有人说,万一质量不行怎么办?我说,首先,试用过就知道,是好用的,其次如果用几年后质量不行,那到时再买一台新的呗。
事实上,小米的爆款,无一例外都是把价格硬打下来,“降维打击”——我硬件反正就没想赚钱,你们哪里便宜得过我?事实证明,只要质量可以,价格便宜没有人不爱。
四、所以小米造车到底靠不靠谱?汽车是当之无愧的传统耐用品。小米造车靠不靠谱,很大程度取决于汽车这个品类的演变趋势。
用吴伯凡的话说,汽车产业正在出现三个趋势,分别是:软件定义硬件,灵魂定义肉体,智能定义机械。
这三个趋势归根到底说的是一个事情,就是智能化的部分、软件的部分,作为汽车的“灵魂”,越来越比机械的硬件“肉体”来得重要。
汽车进入到智能电动时代,差不多相当于从没有软件到有软件,从0到1。接下去,从软件作为辅助,到软件直接定义汽车,相当于从1到N,届时产品的迭代周期将会明显加速。
如今汽车的动力系统很大程度已经是靠软件在控制了,你是要经济型跑久一点,还是追求性能加速一定要很快,等等。以前发动机什么四缸、六缸,装上了你就很难更换,现在很可能就是软件升级甚至切换一下的事情。
并且,汽车越来越像智能手机行业,出现了模块化的趋势,硬件上要拼凑出一辆车,门槛越来越低。未来的关键就在软件。
然后我们再想象下小米的“性价比”策略应用在汽车领域。小米卖车,不求赚钱。只要造出来的产品足够好,绝对又是供不应求。
有人又会担心,小米的车质量会不会有问题?首先,安全是底线,安全问题没有商量或退让的余地,这是和其他耐用品区别比较大的一点,小米一定要注意。其次,如果是说好不好用方面的问题,比如芯片运算速度够不够快之类(在未来绝对会被消费者看重的),还是那句话,只要够便宜,大不了就是过几年再买部新的。
这么分析下来,小米造车能不能成功,在商业逻辑上并不存在太大的障碍,完全看小米自己能不能行。
小结1、小米的商业模式在耐用品领域确实遇到的挑战会更大一些,但也绝不是不能成功。
2、成功的关键,有两个突破方向,一是加快产品升级迭代,二是降低产品价格门槛,总之就是尽量让耐用品变得不那么耐用。
3、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使得小米造车具备了潜在成功的基础,能不能行完全取决于小米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