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种“Mini杯”奶茶火了。
很多奶茶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Mini杯”奶茶。
“Mini杯”奶茶就是超小杯奶茶。
奶茶店提供分装奶茶的小杯。
用户可以购买各种小料装到杯里。
再购买一杯正常杯的奶茶,倒入小杯里。
“Mini杯”奶茶就做好了。
除了这类用户自己动手分装的模式。
有的奶茶店,由员工帮忙调配,但两杯起购。
不就是换个小杯装吗?怎么就火起来了呢?
不少人即使点传统的小杯奶茶,也经常喝不完。
原因可能是喝多了腻,糖份太高,热量太高等等原因。
比小杯还小的“Mini杯”奶茶正合适。
既解了馋,又没打乱减肥计划,更健康。
而且价格还便宜一些,更实惠。
用户体验也更好,了解宜家效应的朋友都知道,自己动手DIY的东西用户评价更高。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Mini杯”看起来更可爱,更适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
年轻人对“萌物”极具好感,而Mini杯自带萌感。
很多人会分享到社交平台上,使之成为一种社交货币,促进了产品的二次传播。
“Mini杯”奶茶看似简单,不就是更小一些吗?
但给用户带来了不一样的新鲜体验,所以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创新。
奶茶行业瞬息万变,“Mini杯”奶茶是否会持续流行谁也说不好。
其他行业的朋友,也不能直接模仿“Mini杯”奶茶的创意。
不过,“Mini杯”奶茶背后有一个通用的创新原则。
我们可以轻松的学习借鉴,并运用到自己所在行业的产品创新上。
这个创新原则,我称之为放大缩小法。
把产品的尺寸进行夸张的放大缩小,就能产生很多有趣的创新。
“Mini杯”奶茶就是把奶茶的尺寸缩小。
反过来,把奶茶的尺寸放大同样是很好的创新创意。
此前,就有网红奶茶推出限量版的5L装奶茶,只卖三天,一天只有10桶,只在一家门店能自提取货。
最初商家还担心这么大一桶,大家会不会感兴趣。
没想到这款5L装奶茶一上架就被一抢而空。
抢到的顾客几乎都是和家人、同事一起分享。
很多人都发了朋友圈形成了自发传播。
大家还晒出来各种喝法,有直接架在饮水机上接着喝的。
有在桶口加了一个手动泵的,还有直接平均分配倒在附带的珍珠分装杯里的,很有意思。
这个放大缩小法,可以运用在各个行业的各种产品上。
前一段时间过端午节,一位女士包的粽子上了新闻。
原因是太小了,她包的是一粒米的粽子,穿成一串,像首饰一样。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有人包一个几十个人才能吃完的超大粽子。
只要看到这个大粽子的人,肯定也会发到社交平台。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普通大白兔奶糖不新鲜,超大的大白兔奶糖就惹人注目。
普通蛋糕不新鲜,一口可以吃掉的迷你蛋糕就很受欢迎。
消费品行业的很多商家,都可以尝试这个思路,通过放大和缩小产品的尺寸进行创新。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