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防控指导意见(第一版)》于2020年2月21日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在线预发表,以下为指定专家组和专家名单,在此向各位同道表示感谢。
几个思考
我们在第一版基层防控指导意见中使用的题目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防控指导意见」,大家习惯称为「新冠肺炎」,我们使用更多的词汇是「感染」。因为这种感染的轻型可能不会出现肺炎,会出现其他的症状,比如发热、呼吸道症状,胸部CT可能不会出现阴影。另外,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综合医院、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工作者开展了非常好的分工和合作,使得我们的防控工作越来越规范,给广大的人民带来保障。
目录
第一版的基层指导意见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 基层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规范;
第二部分 普通人群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规范;
第三部分 特殊人群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规范;
第四部分 新冠病毒感染科学防控的社区宣教内容和要点;
第五部分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基层防控工作。
注:「基层」:代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病毒」:代表「新型冠状病毒」。
内容比较多,我会选择一些重点内容来与大家沟通交流。全文都可以在在线网络版浏览,纸质版的指导意见近期问世。
第一部分:基层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规范
第一部分又包括了五方面的内容:第一,新冠病毒感染医务人员防护规范要点;第二,新冠病毒感染消毒和医院感染防控要点;第三,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病例的隔离和管理流程;第四,新冠病毒感染出院患者的随访、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及管理流程;第五,新冠病毒感染家庭聚集发病的处理流程。
1、基层医务人员防护要点
评估风险分级正确选用防护用品
基层医务人员做好防护非常重要,不仅是因为医务人员的生命非常珍贵,更是因为只有医务人员自己做好了防控,保持身体健康,才能保护更多的人。我们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岗位来评估低风险操作、中风险操作和高风险操作,这样才能够根据风险的分级正确选用防护用品。
高风险操作需要比较高级别的防护用品。高风险操作就是指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或者手术等,比如给病人做气管插管、气管镜的操作、采集咽拭子、吸痰、口腔护理等都属于高风险操作,这样的岗位需要最高级别的防护。大家从电视上都能看到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隔离衣、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防护镜等,这些医务人员,要非常规范地穿戴好这些防护装备,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和其他人。
中风险操作就是直接接触患者,但是没有上述高风险操作的接触。中风险操作包括查体、注射、穿刺等,医务人员的防护要有工作服、隔离衣,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包括医用N95口罩、工作帽、护目镜等。
低风险操作指不直接接触病人,与病人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有间接接触到一些物品的可能。比如:仅仅是给病人开处方,或者是我们接诊后进行问诊(不需要查体),因为与病人存在一段距离,因此采取相对来说不用那么高级别的防护即可。
大家要明确好我们所在的岗位,判断好我们接触的工作环境、风险如何,然后采取相应级别的防护。
基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建议
1、预检分诊: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着工作服、普通隔离衣,戴乳胶检查手套。禁止带手套离开诊疗区域,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预检分诊处必须配备使用含可有效杀灭新冠病毒成分的速干手消毒剂。
2、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着工作服、注意手卫生。根据风险等级,可加着隔离衣、戴乳胶手套、护目镜等。
3、家庭病床上门服务:尽量避免家庭病床上门服务。确需上门者,上门服务前需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史调查。在非疫区、无流行病学史的家庭中,工作人员着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鞋套入户。离开时进行规范的手卫生。如需进行查体、换药、更换胃管等直接接触患者的操作,根据暴露风险等级做相应防护。在疫区或有流行病学史的家庭中,充分评估风险等级,提升相应的防护。分时段预约进行上门服务,合理安排时间,遵守一患一防护的原则。如果怀疑病人有可疑的接触史或者是不能排除流行病学史的情况下,万一他确实有潜伏期感染或者其他情况,我们这身衣服不去更换,那就有可能带给下一个住户的居民,所以一定要一患一防护。
手卫生
所有的临床岗位都要注意手卫生,我比较详细的讲述一下,因为不一定每个医生都特别清楚手卫生。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医务人员洗手和老百姓洗手的概念差不多,但是医务人员洗手一定要认真的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卫生手消毒是一个专有名词,是指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和洗手手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六部洗手法或者七步洗手法,每一个部位都要做到位,而且每个部位应该洗15秒。外科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在外科手术前用肥皂(液)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常居菌的过程,外科医生需要常规在手术前采取这样的措施。
医疗机构应设置与诊疗工作相匹配的流动水洗手和卫生手消毒设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配备干手器或一次性使用擦手纸巾。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或者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都应该进行手消毒。
速干手消毒剂是用于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洗手是用于手部有血液或者有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先用流动水洗手,然后再用速干手消毒剂,适用于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接触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或者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所以手卫生非常重要。
诊区管理
每个医疗机构都应该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这件事情。诊区要有通风管理:2~3次/天,每次≥30min。诊疗环境:诊室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天,每次1 h;物表及地面用含氯消毒剂,2~3次/天,30min。办公物品:含氯消毒液擦拭2~3次/天,30min后清水擦拭。医疗器械:在清洁的基础上,血压计、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听诊器使用75%乙醇擦拭,腋下体温表使用75%乙醇浸泡10-30min。人员管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交流交往;必要时,戴口罩、保持1m以上距离。
一定要看产品说明书,哪些消毒剂可以杀灭新冠病毒?
我们在选取消毒剂的时候,尤其是有些机构得到了捐赠,或者医务人员也会自己购买,大家一定要看产品说明书,并不是所有的消毒剂都可以杀灭新冠病毒。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买了两箱的滴露用来洗衣服,滴露属于酚类消毒剂,其实对新冠病毒没有效果,比较肯定有效的是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大家也要看含氯消毒剂的成分,并不是成分里带有「氯」字的消毒剂就有效,像氯己定并不是含氯消毒剂,它属于胍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对新冠病毒都是无效的。
2、基层消毒和医院感染防控要点
(一)基层新冠病毒感染消毒
3、消毒方法:
(1)室内空气消毒:
①预防性和随时消毒:所有的门诊诊室、操作间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热门诊和接触疑似患者的隔离诊室应做好空气消毒,空气消毒室内有人时可采用定向通风式空气消毒方法进行,室内无人时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或化学消毒剂气溶胶喷雾的方法。
②终末消毒:2000mg/L过氧乙酸或30g/L过氧化氢水溶液。按10ml/m^3使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密闭作用60min。消毒后开窗通风。
(2)医疗环境与物品消毒:
①地面、墙壁消毒:清除肉眼可见污物后,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喷洒量:含氯消毒剂100~300ml/m^2。先由外向内喷洒一遍,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遍,每次不少于30min。
②物体表面:清除肉眼可见污物后,含氯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干净。
(3)医务人员皮肤、黏膜消毒:应做好手卫生。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立即清除污染物,用一次性吸水材料蘸取0.5%碘伏消毒液、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3min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黏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4、消毒人员安排:专门人员,培训合格,个人防护,机构指导。
3、疑似病例的隔离和管理流程
(一)疑似病例集中隔离管理要点
1、隔离点的设置:
(1)疑似病例集中隔离点:应设置在具备有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特殊情况下可由县(区)级以上政府征用位置相对独立、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具备水电气和清洁排污保障条件的宾馆、酒店、招待所等地,改造为集中隔离点。
(2)原则上应当单人单间隔离,房间具有良好的独立通风条件,具有独立卫生间。疑似病例不应该同确诊病例隔离,都是疑似病例也应该单人单间隔离,我们不确定他们在未来是否会被确诊,所以不做好单人单间隔离的话,我们对这些人群就没有做到最好的管理。
3、管理要点:
(1)过程管理
(2)患者进入病区时,及时更衣,交由隔离点统一消毒处理,患者离开隔离点时交还。
(3)根据《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4)进出隔离病房医务人员应正确实施手卫生及穿脱防护用品,采用二级防护,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采用三级防护。
(5)每日对隔离点医务人员进行体温、症状等健康监测,如有异常立即报告院感管理部门。
(6)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对隔离点、隔离病房进行消毒。
(7) 疑似病例所产生的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均按医废处理,使用双层包裹袋盛装,严禁挤压,标明「新冠病毒感染」字样密闭运送医疗废物暂存点储存。含有病原体的标本和保存液应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二)疑似病例管理流程
1、疑似病例病情加重或一旦确诊,应立即由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相应的隔离治疗病区。
2、第七版指南修订:疑似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且发病7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仍为阴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
3、出院的疑似病例在排除诊断后,由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疾病控制中心)告知工作人员告知患者继续居家隔离观察14天,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属地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社区医务人员参照疑似病例居家隔离管理要点执行。居家隔离观察期满,如未出现异常情况,解除隔离。
疑似病例管理流程图:
这些原则都在不断地完善,大家应该越来越清晰这些规定的目的,第一,切断传染源,让不生病的人不被感染;第二,尽早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早诊断、早治疗。
4、出院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流程
(二)集中或居家隔离点的要求
1、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应单独居住,房间内最好设有卫生间,隔离区域相对独立,避免与其他密切接触者接触。
2、居家医学观察隔离:应独立居住(或单间),单独进餐,尽量居住在下风向房间,避免与共同居住人员接触。
3、保持房门随时关闭,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先通风再开房门。房间必备专用物品:带盖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清理痰液的多层不透水纸巾、含氯或酒精的消毒湿纸巾、水杯、水瓶、被褥等日常用品。
对于出院病人以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中,不管是在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还是居家医学观察隔离,都应该尽量满足能够有效隔离的条件。可能最初的时候,我们没有把有效隔离传达的特别清楚,比如病人在家隔离,实际上有些人不理解或者是家里没有条件,和其他的家人同吃同住,共同在公用区域里活动,这样感染的几率就会很大。只要做好有效隔离,很多病人就可以避免一个人生病,全家人可能被传染的风险这样不好的结局。
(三)居家隔离患者的要求
1、在隔离房间活动可以不戴口罩。
2、限制外出,不能随意离开隔离房间。如必须离开房间,必须先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3、尽可能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必须接触时保持1m以上距离,尽量处于下风向。
4、讲究咳嗽礼仪,偶然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不随地吐痰,用后纸巾及口罩丢入专门的带盖垃圾桶内。
5、餐食和生活必需品由联系人放置在房间门口。
以上这些内容都要慢慢地普及给大家,我们也有责任把这样的科普知识传递给更多人。事实上这些内容看起来很琐碎,但是如果我们不教给病人,大多数病人是不知道的,还有我们教给病人,他有没有按照要求做。我们有一位全科医学专家,现在在湖北一家医院的确诊病人的重症病房,有病人就和这位专家说,社区医生都给我们讲过这些知识,但是他讲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没那么重要,也没太上心,结果被感染了。我们不仅要给大家讲解这些知识,而且还要确保有效,这确实是一个很困难的课题,大家要考虑如何真正落实到我们的实践中。
(四)家庭成员的要求
1、固定一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家庭成员照顾。
2、尽量不进入隔离观察房间,必须进入时应规范佩戴口罩 。戴口罩和手套前,摘口罩和手套后,进行双手清洗。
3、应尽量避免接触隔离者及其用品。尽量避免与居家隔离人员直接接触,如发生任何直接接触,应及时做好清洁消毒。
(五)居家隔离观察的消毒
1、餐具的处理:洗涤剂和清水单独清洗,及时消毒;煮沸消毒30min;也可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
2、隔离空间的地面、墙壁消毒:清除肉眼可见污物后,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喷洒量:含氯消毒剂100~300ml/m^2;先由外向内喷洒一遍,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遍,每次不少于30min。
3、隔离消毒空间的物体表面消毒:清除肉眼可见污物,比如呼吸道分泌物等,含氯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30min后清水擦拭干净。至少每天消毒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
4、居家隔离人员的衣服、被褥等纺织品的消毒:在收集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需重复使用,可选其中之一:①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②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然后按常规清洗;③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洗涤消毒30min,同时保持有效氯含量;④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以上这些处理方法,有些不太容易做到。我个人认为含氯消毒剂浸泡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可行的。含氯消毒剂的价格不贵、购买容易、比较好操作。大家要注意使用含氯消毒剂时,由于会有气体释放到空气中,对呼吸道产生刺激,要戴好口罩;如果接触消毒液的时候,要戴上手套,不然对皮肤会产生伤害。
5、垃圾的处理:使用过的手套、纸巾、口罩以及其他废物都应该放在患者房间专用的垃圾袋里面,标记为污染物再丢弃。
(六)隔离观察内容
1、密切接触人群:每日2次测量体温变化,观察有无发热、咳嗽、咳痰、咽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有基础疾病,询问相关的症状或相关检查指标变化,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填写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表。关注被观察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回应提出的健康咨询。
2、出院患者:和定点医院间的联系,共享病历资料,及时接受出院患者信息。开展健康指导和健康状况监测,提供社区康复服务或居家康复指导。协助定点医院安排出院2~4周后的复诊计划:重点复查血常规、生化、氧饱和度,必要时复查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有肺炎的患者复查胸部CT影像学检查。及时了解患者的体温、呼吸道症状,重点加强对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出院患者的监测。
(七)基层医生访视的防护
1、访视方式
在疫情的最初阶段,大家还不是特别清楚什么样的访视防护有效、如何避免没有必要的医务人员的感染。现在大家都一致认可的访视方式:尽量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优选电话、微信、短信或视频等访视方式。若条件不允许,出于工作需要方可采取入户或现场访视,做好防护,提倡隔空喊话。隔空喊话是我在我们基层全科医生那里学到的,他们出于工作需要到病人家中家访的时候,会在门口通过电话的方式和病人联系,大家不见面,在门的内外通过隔空喊话完成指导和信息收集,如果要打开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一些,这样的措施非常有效,居民也十分认可。
2、实地访视防护标准
普通访视是否会与病人接触,比如查体、采集呼吸道标本等情况,刚才提到的评估风险分级正确选用防护用品的标准依然适用于这里。所以我们要看面临的对象是什么样的情况,另外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低风险、中风险,还是高风险,再去决定我们防护的等级。安全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同时也做好一患一防护,也避免把可能的污染带到后面随访的居民家中。
隔离期间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
1、当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时应立即联系隔离点观察人员停止居家隔离并及时就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应通知居委,联系120将观察者转运至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如其在发热门诊就诊后,排除疑似而未收治住院者,由街镇、居委安排专车再接回隔离点继续隔离。基层医生电话随访转诊结果。
2、当隔离观察人员无发热,但出现其他原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严重症状时,由基层医生电话问诊,判断是否需要转上级医院治疗。如果需要转诊,由基层医生直接联系120,并告知120患者的流行病学史。
3、当隔离观察人员无发热,但出现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时,由基层医生电话问诊后,指导其用药。居委负责帮其配药,送药上门。并随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新冠病毒感染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流程图 :
5、家庭聚集发病的处理流程
家庭聚集发病是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很多病人都有家庭聚集发病,这是特别让人痛心的。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也有很多是自己感染了,自己的家庭成员也感染了。家庭聚集发病的处理是一个需要认真学习、认真落实的过程。
聚集性疫情: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等)发现2例及以上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触导致的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其实聚集性疫情的判断在我们日常的临床实践中也非常重要,不仅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其他的传染病或者是健康事件同样适合这样的原则,我们应该具有敏感性,能够早期发现聚集性的情况,这是此次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流行病学特点之一。以家庭聚集最为常见。基层在发现、报告家庭聚集疫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病例发现与处理
1、主动发现:对家庭内有疫区返乡人员的家庭成员进行每日访视,发现2例及以上有发热或其他呼吸道症状者,应注意是否,符合聚集性发病者,建议其就诊于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收到疾控部门关于基层所辖管范围内有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的通知时,应规律访视其家庭成员。
2、被动发现:因发热、干咳、腹泻等症状就诊于基层的病例,除询问疫区、疫源地人员或确诊病例接触史,还应注意询问家庭成员发病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疫区、疫源地人员或确诊病例接触史。
不论是主动发现还是被动发现,早期发现这样的病例就可以早期隔离和早期治疗,这非常重要。我们这400万的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内,在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家庭聚集性发病。
新冠病毒感染家庭聚集性发病的处理流程:
(三)家庭密切接触者隔离
未采取有效防护与患者有接触的人员(包括工作、生活、一起乘坐公共交通的人员和医务人员等),经判定符合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家庭聚集性疫情时,尤其要加强对家庭内密接人员的医学观察。
(四)舒缓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
引导患者和密接人员关注客观、正确的疫情信息,不受各种负面消息的不良影响。及时给予患者医学帮助,减少因焦虑带来的恐慌。通过宣传给予所在社区的居民正确的引导。现在的基层医务人员都已经分片包干的处理好上述的工作。
6、基层疑似病例转运流程
(二)疑似患者的转运流程
我们的基层医疗机构,有些社区已经设置了发热门诊,但是有些省市的社区没有设置发热门诊,设置发热门诊的基层医疗机构其实承担了更重的抗疫任务。设置基层发热门诊与设置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的原则相同,在基层设置的发热门诊对发现疑似病例非常有效。
1、设置发热门诊的基层,发现疑似病例,应引导到隔离室,申请院内会诊,如仍确定疑似病例,填写转运申请单,报告医务科启动疑似患者转运流程(下图),并于2h内进行网络直报。
2、无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车站、码头、道路卡口、摸排及集中隔离点发疑似病例,引导至临时隔离点,由基层医生评估(并汇报疾控专家),仍考虑疑似病例的,启动疑似患者转运流程。
3、定点医院收治患者后,经连续2次核酸检测阴性排除后,落实专车接回继续医学观察至期满,对于医学观察期已满、但因其他疾病未愈需要专科医院继续住院治疗的,需协调转运到专科医院。
新冠病毒感染疑似患者转运流程图:
新冠病毒感染疑似患者排查核酸检测阴性后转运流程:
新冠病毒感染疑似患者排查核酸检测阴性后,一般是市疾控中心要获取排查阴性出院的名单,还要有机构进行核查,再调度专用车辆转运病人回家继续医学观察至隔离期满,这非常有必要,并且现在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第二部分:普通人群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规范
包括适用人群和不同人群处理流程两部分,我和大家强调一下重点。
1、适用人群
(一)来自重点地区(武汉及其周边城市)及重点关注地区(湖北省外有新冠病毒肺炎持续流行的城市)的人群。
(二)来自非重点地区及非重点关注地区的人员。
(三)本地健康人群。
2、不同人群处理流程
(一)来自重点地区及重点关注地区的人员
对于14天内来自重点地区及重点关注地区的人员,严格执行14天的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基层医生应协同公安、居委会或村委会上门采集信息、测量体温。基层医生主动加强对以上人员的健康宣传与针对性指导,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主动发送健康提示、自我防护知识、居家消毒隔离知识。对于居家隔离人员、居家隔离人员家庭成员或室友感染防控提供专业指导。
在此呼吁大家都要认真配合,现在不仅是医务人员在战斗,公安、居委会或村委会等工作人员也在全力以赴地做贡献。我认为基层医务人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起到发挥专业技术指导的作用,必须由我们进行针对性指导,有些工作可能是与其他的人员分工协作来完成。
(二)来自非重点地区及非重点关注地区的人员
自我居家隔离,隔离时间为到达后14天。居家隔离期间原则上不外出,并做好个人防护。基层医生主要职责加强健康宣教,协助居委做好信息采集、体温登记等工作。
(三)本地健康人群
建议尽量减少外出,出门做好个人防护。基层医生应主动提供健康宣教和健康指导工作。若出现呼吸道症状或其他不适,可通过基层医生电话、微信问诊,指导用药。也可自行前往附近医疗机构就医,并做好防护。
第三部分:特殊人群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规范
强调一下特殊人群新冠病毒感染防控规范,包括老年人群及慢性病患者,还有儿童和孕产妇人群。
1、老年人群及慢性病患者居家预防和管理
基层有必要对老年及慢性病患者给予有效和合理的预防和管理。从疫情初期就发现老年人群以及有慢性基础病人群,一旦患病后就容易发展为重症,并且病死率较高。这就让我们思考如何针对病情做好防控的关口前移,保护好这类人群。
新冠病毒对老年人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老年人在各项生理机能方面均发生退化现象,如呼吸系统机能减退,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等;很多老年人也合并各种慢性基础疾病。现有的证据显示,老年人和有慢病基础疾病的患者的新冠病毒感染病情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及危重症,进而导致死亡。老年和慢性基础疾病人群自我照护的能力普遍较弱,通常依赖于家人和社会陪护。一旦出现感染,也将增加潜在的传播途径。
1、以街道/村为单位,各相关部门联合制定方案,并考虑因地制宜,实行对慢病及高龄人群特别防控措施。
2、对老年和慢性基础疾病人群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并且一定要落实到位。
3、增加对老年和慢性病照护的人群宣传教育,如家属、护理人员等。
4、在保证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的情况下,尽量采用长疗程处方,降低慢性病患者就医次数。监测、随访、干预,引导急性并发症者患者就医。特殊时期,亦可送药上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网上咨询,和网络药物配送。
5、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需要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相鉴别,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咨询医生,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6、对于部分独居老人,没有家人照顾,可以通过电话关注其健康状况,必要时可以上门询问,也可为其家庭安装报警系统,可直接联系到社区医疗机构。
7、关注老年和基础慢性疾病人群的心理状况,加强和他们的沟通,减少他们对于疫情的恐惧。
2、儿童和孕产妇人群居家预防和管理
(一)婴幼儿及儿童居家预防与管理
1、儿童防护:
(1)自我防护:①做好手卫生:勤洗手,正确洗手。②正确佩戴口罩:建议疫情期间儿童尽量不外出,如需外出必须正确佩戴口罩。1岁以上儿童外出需佩戴口罩。疾病高发区儿童建议佩戴N95口罩或一次性外科口罩;非疾病高发区儿童也应佩戴一次性口罩。口罩要完全罩住口鼻,大小合适,紧贴面部皮肤。③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澡、修指甲、勤换衣物,并保持衣物干净整洁。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尽量低头或转头避开身边的人,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饮食起居护理: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多食用含优质蛋白食物、新鲜的水果蔬菜。根据实际情况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鱼肝油等。母乳喂养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时家长严格做到配奶前要洗手,所有饮食用具消毒。居家隔离期间注意避免亲密接触,不要亲吻儿童,说话距离应超过1m。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居家锻炼,提高抵抗力。
3、新冠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疫苗接种建议:
(1)不建议延迟接种的疫苗:①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需要在出生后尽快接种,尤其是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新生儿。②狂犬病及破伤风暴露后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按照预防接种程序及时、全程接种。
(2)优先安排补种的疫苗:①接种条件恢复后,优先安排可能超过免疫程序时间的儿童。②优先安排含麻疹成分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等)、乙肝疫苗(尤其是母亲表面抗原阳性的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的接种。③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出生时未及时接种,如符合同时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条件的,建议同时接种多种免疫规划疫苗。
(3)近期确需接种疫苗时的建议:①各单位经评估具备接种条件的,应合理安排开诊时间,做好接种计划和预约,错峰接种,避免人员聚集。按规定严格做好接种场所消毒,定时开窗通风,严格落实独立区域和专门通道。②监护人带儿童接种疫苗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按照保健医生的预约时间到达接种。③监护人和儿童在公共场所不要随意触摸,接种后在医院人员稀少的清洁区域留观30min,但不要远离接种门诊以便于留观。
(4)延迟接种期间的注意事项:①对于首剂次的乙肝、卡介苗、百白破等尚未接种的小月龄婴儿,如家庭环境中有可疑患病风险的,应予以隔离,减少婴儿罹患疫苗可控疾病的风险。②在延迟接种期间,做好健康防病宣教工作。③要每日做好儿童和所有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主动测量体温。如家人有不适症状,应主动隔离观察,防止与婴幼儿交叉感染。
(二)孕产妇人群居家预防与管理
1、基层妇保人员应通过微信、APP、电话、视频、线上孕妇学校等方式加强对孕产妇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帮助孕产妇做好自我监测和居家防护。
2、根据孕产妇具体情况,必要时可适当调整产检时间。对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高危孕产妇,指导其按时接受产前检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3、指导孕产妇正确识别和应对临产征兆,及时前往助产机构住院分娩。对原建档机构为新冠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的孕产妇,要及早做出合理安排;对其中邻近预产期的,要协调落实产检及分娩机构,并及时通知到人,确保安全分娩。
4、妊娠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妇女,产后在痊愈之前应禁止母乳喂养。
5、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不清楚,故应对母亲染病的新生儿进行隔离治疗至少14天,同时由于分娩前母体的高热及低氧血症,发生胎儿窘迫、早产等可能性大,出生后呼吸暂停等发生风险增加,应严密监护新生儿,有问题及时与辖区儿保医师联系,及时到相应专科医院就诊。
6、发热及处理:孕妇在分娩后成为易感人群。无症状的感染者在此期间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如出现产后发热,在排除产褥期感染,乳胀、乳腺炎等产科情况后,要警惕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如肺炎、肺结核、病毒性感冒等。目前已发现部分病例在产后6~48h内出现发热,而疑似新型冠状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需进一步行病原学检查以确诊。出院后孕产妇因产后发热就诊于发热门诊时,应同时请妇产科专科会诊排除产科情况。
第四部分:新冠病毒感染科学防控的社区宣教
包括新冠病毒及其感染的相关知识、如何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如何早发现早治疗、如何正确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如何正确理解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手段和疫情期间居民的心理疏导和宣传。科普教育说起来简单,但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如果宣教做的不好,社区防控不到位,病人肯定就会特别多,病人多的话,重症病人相对就多,病死率就会高。所以为什么社区的宣教、预防分片负责居民的防护,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在基层指导意见里边也列举了一些需要宣教的核心内容。
新冠病毒感染科学防控的社区宣教内容和要点(1)
新冠病毒感染科学防控的社区宣教内容和要点(2)
新冠病毒感染科学防控的社区宣教内容和要点(3)
第五部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基层防控工作
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基层防控工作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和推广。以信息通讯技术实现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关口前移、以信息技术提升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治的效能,并且建设防控平台。
1、以信息通讯技术实现防控的关口前移
(一)全面开展社区居民的登记、筛查、报告
采用网络直报方式,支撑疫情数据填报和逐级统计,重点涵盖疑似、确诊病例等内容,不断提高数据报送质量效率。利用手机APP、微信等形式完成本区域居民的出行信息、健康情况等登记,可以在信息系统设定「高危提醒」等功能,重点、及时地跟踪「高危可疑人群」,整体、动态地掌握本区域人群防控情况。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对发热等可疑患者做好、筛查、预检分诊和门诊登记,并立即就近转诊至设有发热门诊的上级医院,信息登记完成后要按时上报。
(二)落实居家观察人员的信息登记、报告
1、观察期患者管理:利用网络资源协助追踪、督促来自疫情发生地区的人员居家医学观察。在医学观察14天内,可以借助网络系统监测其健康状况,例如由患者或家属以「电子版患者日志卡」形式每天通过微信、手机APP、网络登记、或电话联系,及时登记个人病情变化。社区卫生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检测,发生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老年人及基础病人群管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以「家庭病床」为目标,逐步实现「远程病床监护系统」。基层医生利用网络加强线上的精准管理和服务,重点对辖区内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人群开展「线上健康管理」工作。
(三)智能语音系统提升社区卫生工作效率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运用智能语音随访系统辅助进行各项抗疫工作。
(四)利用「互联网 」扩展医疗服务范围
1、线上医生问诊平台:建立医疗网络问诊平台,面向社区居民市民提供病情咨询服务。
2、线上就医指引:建设网络平台引入了该地区官方挂号平台,提供发热门诊查询、在线挂号等第三方服务。帮助居民在线进行发热诊前自我评估。如有发热症状,还可以通过平台查询离家最近的发热门诊,提前查询就诊服务。
(五)引导正确舆论导向,打造线上科普平台
(六)基层医务人员线上学习
2、以信息技术提升诊治的效能
(一)实现诊疗远程化
发挥大医院资源优势,打造多层级诊疗互动服务平台。各大医院提供远程会诊、防治指导等服务,借助信息技术下沉专家资源,提高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处置疫情能力,缓解定点医院诊疗压力,减少人员跨区域传播风险。可建设数字影像远程诊疗服务,并形成「可疑病例远程会诊」日常流程。
(二)利用「医联体」促进多层级联动互动
利用「互联网 」信息平台,将同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乡卫生院组成医疗联合体,加强基层医疗单位与各上级医疗单位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充分利用国家建设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防疫专利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各地区的数据平台,促进多层级医疗机构的有效联动。
3、建设防控平台
(一)筛查可疑患者、传播途径、超级传播者
收集与传播相关信息:让到过疫区的流动人员上传到达疫区的时间、在疫区和离开疫区所接触的人员、到过的地方等。收集疑似症状:上传自己的的健康状态,是否有发热、咳嗽、咳痰、乏力、腹泻等。以上数据可协助筛查可疑患者、了解传播途径、超级传播者,对疫情的精准防控,有重要意义。
(二)规避传染源
通过实时定位疑似患者、确诊患者的所在地理位置,让市民能主动规避传染源,通过疫情地图切断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EB/OL].(2020-01-30)[2020-02-19].http://www.nhc.gov.cn/jkj/s7916/202001/a3a261dabfcf4c3fa365d4eb07ddab34.shtml.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通知[EB/OL].(2020-01-22)[2020-02-19].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1/b91fdab7c304431eb082d67847d27e14.shtml.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感染防控指引(试行)[EB/OL].(2020-02-04)[2020-02-19].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02/cf80b05048584f8da9b4a54871c44b26.shtml.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的通知[EB/OL].(2020-01-31)[2020-02-19].http://www.nhc.gov.cn/jws/s3581/202001/a16388ffe4a04d59b7df8e202a8aab16.shtml.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EB/OL].(2020-02-18)[2020-02-19].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8334a8326dd94d329df351d7da8aefc2.shtml.
[6]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转运工作方案(试行)[EB/OL].(2020-01-27)[2020-02-19].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1/ccee6ec0942a42a18df8e5ce6329b6f5.shtml.
我们参考了很多文献,基层的指导建议是基于国家的指导文件。另外,将来文件更新的时候,我们医务工作者也要参考这些文件以及具体的医疗机构和当地的情况,来灵活掌握防控措施。目标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最后我想用发布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的述评来和大家进行最后的沟通
扎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基层防控工作
在当前严峻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下,只有关口前移到基层防控,才能够减少患病人数、减少危重患者和死亡患者数量。防控新冠病毒感染,需要基层与综合医院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基层主要承担四个方面的工作:守好阵地,包括做好预检分诊、及时发现发热患者和疑似患者并做好隔离和转诊。网格式管理和地毯式排查,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承担出院后患者的随访和管理等工作。
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基层加强对慢性病、老年人的精准干预:在网格化健康管理基础上,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依据辖区患者健康管理底册。加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对慢性病患者开展精准管理服务:落实随访服务,实施长处方,代取药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为慢病患者提供送药上门服务。
思考
我想大家可能有很多的思考,在未来,我们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防大患于未至?怎样才能应尽快完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坚持以预防为主,以需求为导向,以基层为重点,以质量为核心,以结果为目的。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学等紧缺人才,实际上不仅是全科医学,这次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学科紧缺人才。因为今天主要是讲基层的防控指导意见,我国如果要实现分级诊疗制度,按照14亿人口需要70万的全科医生制度才能够实现,目前还缺少40万的全科医生,任务很艰巨。另外,还要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力度,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我们在日常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当中,如何能够构建一个高效、有质量的、快速的公共卫生体系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医疗卫生实践中,不仅重「治疗」,也重「预防」,不仅重「专科」,也要重「全科」。应尽快完善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优质的健康服务。推进实现健康中国目标。
最后向在武汉工作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在湖北工作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全国工作的所有基层医务工作者,以及所有的医务人员,向大家表示致敬!大家辛苦了!
答疑与讨论
王一民:感谢迟教授讲了精彩的一堂课。我自己也受到了很多的教育,因为我作为一个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普通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生,接触的病人大多是呼吸病或者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我确实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全科医学的故事以及他们所做的工作,今天迟教授给我以及线上的很多呼吸医生也上了非常好的一堂课。您刚才讲到,在整个的中华医学会全科分会带领下的一支上百万人的基层专家的队伍,在这次的防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您能给我们讲一些基层专家切身体会的例子或者在这次疫情中发生的故事吗?
迟春花:好的。我想分享一下在疫情的进展过程中,我们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也有很多挑战。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在一个多月以前接诊了几个病人,他们当时没有明显的症状,来看病是因为他们发现同事里有人得了新冠肺炎,特别恐慌,要求想来做检查。当时进行核酸检测并进行筛查,果然他们的影像学检查是阳性的。这是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普及影像学存在问题、无明显症状的人群。所以实际上基层医务人员所接触的病人,他们掌握的一些早期的信息,在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这种情况下涉及到一个问题,基层医生到底应该怎么管理这些病人,他们没有症状,当时一床难求的情况下收治重症病人很困难,他们怎么指导这些人进行隔离,这一点特别重要。如果指导到位的话,阳性病毒携带者,并且影像学也出现症状,基层医生一定要指导病人要单人居住,最好是一个人住一间房最安全,但是有的家里条件不行,要单间隔离,尽量不和家里其他人接触,保护更多的人群;指导不到位的话,这一家人可能就会感染。
当时我们的医生和我讨论的一个问题,他特别担心这个人所在单位的所有人都要求来做CT检查,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有人没有症状,做CT就发现问题了,是否会造成恐慌。这个时候,我们在基层环节如何做好这个工作,其实不仅对基层,对综合医院的医生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我想现在这个阶段比较好控制,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候,我们的基层医务人员不仅在早期发现病例,早期发现防控体系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指南需要讨论的地方,都有突出的贡献。
王一民:刚才您提到的故事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我们在刚开始设定我国政策和防控策略,开始设定的是建议老百姓有症状或者轻症的病人进行居家隔离。但是后来在王辰院士的倡导之下,提出不论轻症、重症,我们都要有效管理去把他们控制起来,进行治疗,提出方舱医院的概念。其实我最开始听到方舱医院这个词的时候,我就感觉它像是一个大型的基层医院或者大型的社区医院。所以我在猜想,是不是王辰院士在提到方舱医院的理念的时候,基层的声音,尤其是基层的一线工作者的声音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迟春花:应该是发挥了很重要作用,因为我们有一个来自是基层的专家组,一直工作在湖北武汉,而且跟王辰院士等专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在每一个社区做督导,挨个去检查基层防控的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包括小区的封闭、居民的居家隔离的指导等,基层专家组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
王一民:所以大家应该能理解我国在制定这样的政策时,不管这样的政策从多么大牌的专家的口里说出来,其实都是来自于我们非常基层的、务实的医务工作者的发现、体会、反馈的结果。所以我们再次向基层的老师们致敬,我们每一项举措都是离不开他们在一线的贡献。结合您刚才的讲课,我想到了几个词,主动出击和被动防御。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基层还是三甲医院,都面临被动的问题,就是病人来医院看病,才发现一些现象。后来调整策略,就像您反复提到的,我们到社区、到家庭、到病人床旁去了解病人的动态变化。这样的一种转变,您觉得从您刚才介绍的指南中,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我们做出这样的变化?
迟春花:新冠病毒感染是一个新发的疾病,一个新的疾病到来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在第一时间会认识的很清楚。认识的过程存在一些规律,在救治的过程中,可能突如其来了很多病人,一下让我们措手不及了,一时间所有的发热病人都涌向了设立发热门诊的三级医疗机构。这里边肯定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人,在冬季肯定也有流感的病人和普通感冒的病人。这个时候,实际上有些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已经完全承受不了这么多发热门诊的诊治和鉴别诊断的工作了,这一定是促使我们医务工作者来思考,如何部署这次抗疫的工作能够更有效。重症病人的救治、确诊病人的救治,理论上来说都是像河流的下游,我们在救治这些溺水的人,同时不应该忽略的是应该阻止在上游跳水或者因为不慎跌落到水里边这些人,所以这就是治疗和预防同等重要,预防又给治疗带来了能够控制病人数量、控制病死数量的机遇。其实我国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不管哪个级别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都应该知道,这几年一直在在强调,我国分级治疗制度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时间点是2020年分级诊疗制度的模式初步建立,1万的居民中要有2~3名全科医生;第二个时间点是2030年,1万居民要有5名全科医生,分级诊疗制度应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遭遇到这次非常严峻的新冠病毒感染,确实让我们认识到分级诊疗制度是我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非常重要的制度建设。我认为我们应该进一步的不仅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要想方设法以最快的速度,以最科学的设计来实现我国分级诊疗制度,这个制度就是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大家分工协作来做好全国民众的健康管理,通过这次疫情的重症病人在综合医院的救治,筛查疑似病人、隔离出院病人的管理在基层关口前,以及大量的管理工作,完全能够体现出基层和综合医院非常好的合作机制,共同为阻止这次新冠病毒疫情,向好的方向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一民:在2003年的时候,因为SARS的疫情,我国在医疗行为上出现了发热门诊这样的概念,也出现了感染科的建设。虽然我们不愿意发生此次疫情,但是从好的方面来看,您觉得2020年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基层医院或全科医学建设有没有推动作用?
迟春花:您说的特别对,我们都工作在三级医院,大家都认识到了基层的重要性。并且这次基层医务工作者迎接了特别大的挑战,他们也做得越来越好了。事实上400万的基层医务人员在过去这段时间里面,包括春节期间,全员都不休息,所有人都在岗位上。整个国家的医疗体系,老百姓的健康维护,不仅是在日常,在这样的传染病的重大疫情方面,都是非常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投入。另外,我们也发现在一些方面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大家也都不断地讨论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布局和培训,能够承更好的承担基层医务工作的健康守门人这样的职责。
王一民:我想到在前两天和曾光教授去讨论疾控的时候,他也在呼吁一线的基层疾控人员也出现了短缺,所以基层医生和基层做流调的工作人员,这两项工作是否能够捆绑?这两个团体能够协作得更好,是不是对我们的防控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您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成熟的经验?是不是已经开始捆绑?是不是这两个团体一直就在做同样的工作?
迟春花:您说的也特别对,公共卫生和预防的工作非常重要。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任务是两大方面,第一个就是基本医疗服务,第二个就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以及传染病的防控,这也是基层的工作,这非常重要。
王一民:好的,真的感谢迟教授。通过您这次的访谈,我们能够切身体会或者是希望能够体会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不容易,但是他们的的确确在这次疫情当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迟春花:抱歉,我想再说一句。王辰院士在2015年的时候就提出要建立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大家回过头来看,过去接近五年的时间,确实我们呼吸界的医生和基层医务工作者形成了非常好的协作互动,同时呼吸专科医生也在这次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工作中和基层的医疗机构、基层医务工作者一起协作,包括基层的防控指导意见的撰写和推广,都离不开两个专科领域的医务人员的合作。我也在这里向我们呼吸界的同仁、各位专家,当然王辰院士、瞿介明主委、陈荣昌所长等很多的专家和呼吸科的同仁,在这里面付出很多的努力,同时我们来自基层的医务人员和我们全科医学界的专家也付出了特别多的努力,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一民: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像您带领的这样一支基层的队伍,他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抵御的是疾病的第一道防线,或者说铸造的是我们守护中国人类健康的第一道长城。所以由衷的感谢您的领导,还有所有基层的同道们的不容易。最后想麻烦您总结一下,关于这次疫情,您最想告诉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总结。
迟春花:好的,谢谢您。首先,我想对呼吸界的同仁们说,我们很多呼吸专科的专家、医生、护理人员都在湖北一线,或者是当地医疗机构的临床一线工作。而且也有年龄比较高的特别知名的专家,像周新教授一直在武汉前线的医院工作,我特别想向这些在前线工作的医务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大家能够防护好自己,健健康康的回来,我们一起努力,尽早赢取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胜利。其次,基层医务工作者在这次新冠病毒防控的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他们真的是每一家、每一户、每个人的信息基本掌握,并且在疫情最艰难的阶段,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岗位真的不仅在基层医疗机构内部,也不仅在居民家的门口,很可能是在飞机场、在火车站、在道路口,甚至是患病的病人临终的阶段,我们基层的医务人员都可能在人员特别短缺的时候,都会冲上前头。所以我想我国这400多万的基层医务人员,他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大家辛苦了!他们是特别棒的一支队伍。最后我想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的。所以不仅是医务工作者,我们要认同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是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非常重要的一步。培养几十万的全科医生,还有40万的缺口。不仅是基层的任务,其实也是综合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的任务,我们一起努力去做好,也希望我们医疗卫生健康工作能够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因为健康中国需要我们做到这些努力,并且与每个人都相关。
专家介绍
迟春花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呼吸科工作30余年,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12年专注于全科医学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目前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候任主委,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执行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基层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感谢江西青峰药业对本季直播的大力支持!
感谢赛诺菲巴斯德对本次直播的大力支持!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由《呼吸界》编辑 大奔 整理、今日头条排版,感谢迟春花教授的审阅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