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宁波慈溪,有一个富二代拿着200万去创业,后来成功赚到4个亿。
结果,富二代飘了,一不小心犯了错——婚内出轨。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女人有两种选择:要么忍,要么狠。
恰好,这个富二代的妻子,是一个狠人,也是一个非常剽悍的女人。
他的妻子一怒之下,解散公司财务部门,带着公司所有现金一走了之,只留给富二代2000块钱的生活费。
一夜之间,富二代破产,不但欠债4个亿,还“喜提”3年牢狱之灾。
这个悲催的富二代,正是达能集团董事长:王银达。
从小含着金汤匙出生,吃穿不愁,又抓住时代风口,把200万变成4个亿,王银达在物欲世界里腾飞过。
他穿16万一件的衣服,戴100万一块的名牌手表,办公室的沙发要专门从国外空运过来,就连喝水的马克杯都价值1000块。
然而,浪潮退去,王银达成了那个裸泳的人。
一朝破产,占地300亩的集团产业园被法院强制拍卖,勒令他3个月内必须搬走。
为了还债,价值千万的豪宅只能卖掉,自己搬出去租房住,就连年迈体弱的母亲,他都无力奉养,让母亲借住在姐姐家。
曾经,他的车库里停满宝马、奔驰、保时捷……现在豪车全卖了,日常出行只能开一辆破皮卡。
那些16万一件的衣服,他破产后全都锁进衣柜,只舍得买60块一件的地摊货。
从身家4亿的富二代,变成欠债4亿的“负二代”,王银达一生大起大落,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1972年,王银达出生在浙江省慈溪的附海镇三节村。
那时,有些人家穷得没饭吃,新生儿饿得长不大,三四岁还没力气走路,只会爬。
相信对部分70后来说,饥饿的感觉永远融合在血液里,因此长大后对待物质珍而重之,一生节俭,不舍得浪费任何东西。
或许是王家的日子过得太好,王银达从小没吃过这种苦,才为他后来的铺张浪费埋下伏笔。
王家父母要早知道他以后这么败家,估计也得让他饿上几天。
随着王银达逐渐长大,中国经济也在快速腾飞。
而他的父亲慧眼如炬,站在时代巨变的风口上,变成了雷军飞猪理论里那只长出翅膀,飞起来的“猪”。
王家越来越富裕,王银达的小日子也越过越滋润。
那个年代,收入普遍偏低,小孩子的零花钱也只是几分钱,有的地方上学报名只需要拿一颗鸡蛋就可以。
而有的地方,小孩子连走进校门的资格都没有。
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时候,王银达已经成了吃穿不愁,游手好闲,讨厌上学的“孩子王”。
他十几岁时,父亲王宏庆已经飞得更高,成为远近闻名的“王百万”。
那时还处于80年代,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30元上下,月收入达到1000元就已经算是非常厉害的高收入人群。
按照当时的购买力算,百万富翁王宏庆相当于现在的亿万富翁,他的财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生遥不可及的梦想。
有了父亲这个强有力的靠山,王银达相当于嘴里含着金汤匙,任性的资本更足。
1990年,王银达高中毕业,他不想工作,不想挣钱,父母忙于生意根本没空管他,就把他送到部队去当兵,希望他能“学好”。
在部队里,他确实有所改变,不再那么任性。
1993年,王银达退役回家,乖乖听从父亲安排,到父亲的工厂上班。
见他愿意安分下来,父母立即替他张罗,第二年就让他娶了镇上一个漂亮姑娘当老婆,很快生下一儿一女。
90年代,20多岁的王银达已经走上了有车有房,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人生巅峰。
实际上,走上巅峰之后,往往就意味着接下来的路,全都是下坡路。
可那时的王银达根本不懂这个道理,他正为父亲分给他的200万创业资金沾沾自喜。
1997年,王银达25岁,他不想再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打算独立创业。
于是,王家分家,父亲一口气给了王银达200万元现金,外加10多亩土地,作为他创业的原始资本。
当时的200万,至少相当于现在的1000万元。
有这笔钱做支撑,王银达站在父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一路上高歌猛进,10年时间就赚到了“4个小目标”,身家高达4亿元。
然而,王银达哪里知道,赚钱很快,破产来得更快。
1997年,全国人均收入提升,人们购买力普遍上升,对物质需求越来越高,国内几乎遍地是商机。
王银达手里握着父亲给的200万,瞄准了家电行业。
一开始,他只是卖电风扇,取暖器,后来生意越做越大,有了自己的加工厂,自己生产、销售小家电。
那几年,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对质量要求却不如现在严格,只要价格便宜,很多商店都愿意帮忙代销。
王银达的工厂生产成本低,来钱很快。
1998年,王银达刚创业一年就赚到大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辆桑塔纳。
那时开桑塔纳,等于现在开一辆百万豪车。
第二年,他又花大价钱买了一辆新款别克,羡煞旁人。
当时大部分人还骑自行车,条件好点的人买得起一辆摩托车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在2000年,王银达创业第三年,又豪掷百万,买了一辆S级新款奔驰。
看着车库里不断增加的豪车数量,王银达尝到创业的甜头,他抓紧时机,投入大量资金扩建厂房。
2002年时,他把厂房落户在浙江省慈溪的附海镇开发区。
因为资金充足,技术更好,工厂生产销售的产品从小家电升级为大家电,比如洗衣机,电冰箱等。
国家此时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王银达乘着这股东风,家电生意如日中天。
发展到2007年,王银达创业10年时间,身价增长200倍,从200万变成4个亿。
当时,国内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
王银达那时才35岁,就把无数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全揣进了兜里。
面对数亿家产,王银达飘了。
他开始穿16万一件的衣服,每件都要专门从意大利的品牌服装店定制,然后再空运回来。
因为喜欢车,车库里停满豪车,一切应有尽有。
而且同款车型不同颜色的豪车,他也一口气买了好几辆,每天出门,各种车换着开。
一有时间,他就带着亲朋好友飞到国外,进行高端旅游,住一晚酒店都要花好几万。
王银达彻底沉沦在物欲世界里。
但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对,甚至对金钱毫无概念,直到破产后才反应过来,懊悔不已:
那时,我个人逐渐膨胀,生活也变得奢靡,花钱开始大手大脚起来。
2008年,王银达的父亲去世。
他大笔一挥,花费巨资为父亲修了非常漂亮豪华的墓,还花大价钱特意请人用石头雕刻一条龙,放在父亲墓前。
王银达失去为他托底的人,悲痛万分。
但等他缓过劲来,立即觉得父亲不在后,日子更为滋润潇洒,从此世上再也没有人可以束缚他。
这一年,王银达36岁。
他意气风发,计划着加速扩张,赚更多钱,却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庞大的商业帝国背后,正潜伏着无数危机。
2008年,缓过亲人去世带来的悲痛,王银达立即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商业扩张之中。
他一口气购买了300多亩土地,计划用来建造达能集团产业园。
在他的计划蓝图里,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达能集团,未来将会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厉害的企业之一。
为了实现梦想,他大手一挥,投资了好几亿,还在修建过程中不断向银行贷款。
当时整个达能集团欣欣向荣,在银行的信誉等级非常高,非常轻松就能贷到款。
几年时间累积下来,王银达最终贷款金额居然高达3亿元。
按照科学计算,企业负债率最好控制在40%~60%之间,否则一旦资金链断裂,就会大厦倾覆。
王银达此举,无异于玩火。
2012年,达能产业园建成。
园区规模非常大,厂房一共有35万平方米,吸引到23家企业入驻,一共有1000多名工人上下班,工业总产值在附海镇排名第二。
为了方便工人下班后娱乐休闲,在园区大门左边,王银达花巨资专门建了达能公园。
集团办公楼二楼,特意设计了一个小花园,不但种满鲜花,还有亭台楼阁和人造假山,仅小花园装修就花掉几百万。
高管办公室的桌椅、真皮沙发,全都花大价钱从国外空运回来。
为了方便管理,王银达决定住在工厂,就把办公楼6楼当作住房。
整个楼层装修豪华,客厅摆着昂贵的大圆桌,古董、名画不胜枚举,女儿喜欢游泳池,还特意在6楼建了超大的室内游泳池。
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王银达踌躇满志,发誓要争取做第一名,把达能产业园打造成整个附海镇最先进的产业园。
为此,他又投入更多资金,从外地引进更多先进设备和物流系统。
从2008年到2013年,家电市场的发展势头都非常好,电商平台也还没有对实体业造成冲击。
王银达的工厂成本低廉,生产出来的洗衣机质量尚可,价格便宜,老百姓愿意买。
再加上2009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国家为了国民拉动消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家电下乡”政策。
凡是买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的人,都能得到一笔现金补贴。
一时之间,市场对家电的需求剧增。
很多家电企业纷纷上马,借此机会加大投入,购置设备、增加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预备大赚一笔。
王银达也不例外,他赚得盆满钵满,对“市场透支”可能带来的危机一无所知。
那几年,达能集团是名副其实的明星产业,拿奖拿到手软。
看见装奖杯的展示柜越来越满,王银达信心十足,感觉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可商场如战场,暂时一帆风顺并不代表永远没有危机。
2013年1月底,“家电下乡”政策宣布停止。
之前不少企业“玩命”生产家电,政策停止后,家电需求锐减,导致市场上供大于求,大量商品积压,企业库存面临新高。
达能集团也因此遭到一记重创,此后一年不如一年。
王银达的好日子,到头了。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
高赞回答说:
钱是好东西,不过它有魔性,需要用德性来管制约束。钱越多,魔性越大,就需要更高深的德性来压制。
钱少一点,对一般人来说,未必是坏事。相反,钱多了,德性却没有相应的提升,那就很危险了。
细想一下,这段话说得很有道理。
“打天下”的时候,创业伙伴共苦很容易,但在“享天下”的时候,却通常因利益问题难以同甘。
王银达夫妻之间,也是如此。
创业时,夫妻两人齐心协力,王银达非常信任妻子,一直把财政大权交给妻子掌管。
后来公司壮大,妻子顺理成章地成为公司财务总监,为了拉拔娘家,还把娘家弟弟叫进公司当厂长。
有人提醒王银达,家族式管理存在弊端,最好不要搞夫妻店。
他却毫不在意。
后来,有以前的达能员工爆料,在达能工作6年,好不容易当上车间主任,在厂里说话却还没有仓库管理员顶用。
老板王银达的一句话,在员工中间流传甚广:“我宁可相信亲戚,也不相信外人,至少亲戚不会坑我。”
事实证明,坑他的全是亲戚。
受他帮助,最后亲戚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自己却被坑得再也爬不起来。
王银达第一次发现自己被坑,是在2013年。
当时,因市场巨变,达能集团大量商品积压,面临财务危机。
更可怕的是,积压的商品中,有不少是因为质量有问题,被客户退回来的。
这严重危害到企业信誉,达能集团的客户口碑一落千丈。
王银达愁得睡不着觉,烟一根接着一根抽。
后来才发现,之所以出现这么严重的质量问题,全是因为亲戚在采购时吃回扣,供应商零件以次充好。
王银达焦头烂额,只能跟妻子商量,期待妻子的家族能够退出公司管理层。
结果两人大吵一架,最终还是以王银达妥协而结束。
无奈之下,王银达提出要查看公司账目。
结果妻子牢牢把持着财物部门,所有财物报表都在妻子手里,王银达每次说想查账,都会被妻子用各种理由挡回来。
在这之前,因为极速扩张,王银达公司的现金流非常紧张,一共还欠着银行3个亿。
此时,银行收紧贷款政策,不再给王银达以及他的公司贷款。
对王银达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
一开始,他还能按时偿还3个亿欠款的利息,后来连利息都拿不出来,公司资金难以周转。
或许是因为事业出现困境,又无力解决,王银达过于苦闷,急需发泄,也或许是他渣男本性如此。
2014年,公司危如累卵之时,王银达婚内出轨的消息,闹得全城人尽皆知。
妻子一怒之下,解散财务部门,划走公司账面上所有现金,坚持要和王银达离婚。
等王银达离完婚反应过来,妻子已经拿走公司所有账册,他只剩下全身携带的2000元现金当生活费。
更可怕的是,离婚之前,集团财务部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还欠下不少高利贷,数额至今都没搞明白。
王银达捶手顿足,悔之晚矣。
离婚,成了压垮王银达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5年8月,达能集团资金链完全中断,全面停产,另外还欠着银行3亿贷款,欠着供应商1亿元货款。
从那时起,王银达负债高达4亿元。
为了还债,王银达的豪华别墅,满车库豪车全卖了,却还是不够。
他以前花100万买的手表,也拿去卖了,却只能卖27万,杯水车薪。
以前,他喝水的杯子都要用爱马仕马克杯,花1000块钱才能买到,现在马克杯手柄坏了也不舍得扔,粘好继续用。
以前,穿的衣服都是高价买的名牌,破产后别墅卖掉,搬家时又不好带走,丢掉大部分,剩下的不好意思再穿,只好全锁进衣柜,换上60元一件的地摊货。
以前,他带着亲朋好友四处旅游,现在,母亲年迈,腿脚不便,他却没钱赡养,只能让母亲暂时借住在姐姐家里。
以前,他和朋友见面都约在高档酒店,吃饭不用给现金,只用签单,月底酒店统一去公司结账就行。
现在,朋友去看他,他只能请朋友吃外卖。
直到2017年,情况才稍微好转。
在朋友帮助下,王银达工厂里闲置的机器重新转动起来,其中一条生产线恢复生产,带来的所有收益都用来还债。
没想到,王银达的心思再次活络起来。
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一个叫“元元”的女孩。
他刻意隐瞒自己所有过往,热烈追求元元,元元对他的过去一无所知,答应和他交往。
后来,他因骗取贷款罪,被刑拘一个月,还判刑3年,缓期4年执行,元元才知道他背负4亿债务。
面对这种情况,正常人都会选择放弃这段感情。
元元却不忍心在王银达一无所有时离开他,最终选择继续坚守。
为了躲债,元元一直跟着他搬来搬去,四处租房住。
2019年3月,为了偿还债务,当地法院强行拍卖王银达名下所有工厂,勒令他3个月内必须搬走。
从那以后,王银达不愿意再涉足当初的达能产业园。
他已经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世事无常:
我人生的前四十年对金钱都没有概念,现在因为要还债所以要精打细算。
这个工业园是我人生最大的创造了,耗费了我二十年的心血,消耗了近8亿资金,如今一夜成空。
王银达一生沉浮,既经历过物欲世界的纸醉金迷,也感受过生活无以为继带来的酸甜苦辣。
对他来说,一切繁华不过是梦一场,余生只希望尽快把债还完,堂堂正正做人。
《桃花扇》里有一句唱词:“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物质转瞬即空,唯有精神世界可以永恒。
愿你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身体康健,一生平安顺遂,笑口常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