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詹小注:1999年冬,我曾赴盐都自贡采访。和各全国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改革开放以来,自贡也面临市场变化带来的种种困扰。盐业还能作为全市支柱产业吗?这座城市未来如何定位?自贡到底向何处去?这些问题,不但自贡市民关心,全国人民也感兴趣。作为经济日报记者,有机会去认真剖析一个城市所面临的种种难题,细细调研,层层深挖,依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述评写作“三段式”,将其有逻辑、有深度地展现出来,既很有意思,也是一种挑战!这篇文章,我还真下了些功夫。回想当年,五十出头,工作中尚有股子年轻人不知疲劳不畏难的冲劲儿。转眼已近七旬,毕竟廉颇老矣,如今,已再无当年之锐气矣。
自贡盐还能吃多久
本报记者 詹国枢
自贡,以盐兴市,人称盐都。
50年代初,在全省城市排序中,自贡稍逊于成都、重庆而位居老三。然而,自六七十年代以来,自贡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综合实力排序已从老三滑至老七。城市建设欠账不少,财政收支捉襟见肘,以致前不久,由省委书记谢世杰、代省长张中伟和两位省委副书记亲自率队,各部门领导四十余人,浩浩荡荡前往自贡现埸办公,诊断解困。人们不禁要问——
自贡怎么了?盐都怎么了?
一、盐的味道有点苦
自贡辉煌始于盐,自贡滑坡亦在盐。
盐都曾有盐都的辉煌。自贡井盐以其色泽透明、质量纯、味道正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国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贡井贡井,上贡皇上之盐井也,其盐质之佳,天下无敌。
后来,随着四川其他地方井盐的发现和开采,随着沿海海盐以及内陆湖盐的兴起,自贡井盐的老大地位受到冲击。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盐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了两个不可逆转的变化。
变化一,食盐越来越不值钱。
过去,一吨盐之价值,大约相当于一个工人两月工资;现在呢,同样的盐,也许只相当于一个工人半月甚至十天工资。
换句话说,工厂要负担一人工资,得生产比过去多两倍、三倍甚至四倍的盐!
变化二:食盐越来越不重要。
过去,有盐饭菜香,这也用盐,那也用盐;现在呢,除了烹调炒菜“用盐少许”外,这也生抽,那也酱油,加之人们再不像过去那样一家泡好几缸泡菜了,盐的需求量,自然逐年减少。
问题严重,还不仅此。工业用盐本是自贡井盐一大出路。然而,以井盐为原料的自贡第一大厂鸿鹤化工厂,也因海盐成本比井盐低,而全国不少同类工厂以海盐为原料生产烧碱纯碱,自然更有市场竞争力,这就把鸿鹤厂挤得叫苦不迭,日子越来越难过喽。
食用盐价值越来越低,工业用盐又缺乏竞争力。至1998年,自贡市不得不把全年盐产量减少三分之一,从高峰期的180万吨下降到120万吨。
盐呵盐,你的味道变得有点苦。
二、当年“第一”今何在
不甘落后的自贡人,很早就开始拓宽思路找出路了。自50年代以来,市政府挤出原本就很微薄的财政积累,利用国家往三线迁厂的机会,只用不长时间,便在全市初步建起了机械、建材、轻工、食品、纺织等非盐产业。
更让自贡自豪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盐都人发挥聪明才智,曾创造出一个个全省乃至全国第一:
全省第一台洗衣机出在自贡。
全省第一台电冰箱出在自贡。
全省第一台空调也出在自贡。
全国第一条收录机生产线出在自贡……
可惜,好景不长,当年一个个“第一”不是胎死腹中就是幼年夭折,好不容易剩下一个半个,也是苦苦支撑三年五载,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啥原因?除政策因素和宏观环境因素外,十多年后的今天,自贡人在反思中只能把原因归结于自身思想观念的满后与保守。
不怕贫穷,只怕不公——哪个企业或者哪个人比别的企业别的人先富了,你就看吧,张家说长,李家说短。这个单位前来收费,那个部门又派赞助,弄不好各种检查团又上门来了。好家伙,不消几个回合,这先富起来的企业和个人,不死也得脱掉一层皮!
不算大账,只算小账——前些年,有温州个体老板想来自贡投资建化纤市场。市里有人先替别人算笔账:你到我自贡来投资,肯定是想赚大钱。要想赚钱,对不起,这费那费先收你一大堆,我不先把你钱赚够,岂不吃了亏?这账那账算得之精,立即吓跑了温州人。数年后,有泸州市领导向自贡表示感谢,谢谢你们送来温州财神爷,每年市里这一亿多税款,是你们送的厚礼。
不顾全局,只顾个体——自贡曾经进行过几次产业结构调整,在屡屡见效不大的情况下,也曾下决心作一些大胆改革。问题出在哪里?解决从何入手?市里并非不清楚,也不是没拿主意,然而“县官不如现管”,再好的措施,到了具体部门就得大大地打个折扣。左一折扣右一折扣,好方案最后成了废纸一堆,弄得领导泄了气,群众有意见,都说自贡的问题好难整……
唉,不说了不说了,过去的事情,说多了又有什么用?经过思想解放大讨论和省委现场办的自贡人,如今关心的是怎么走出困境,如何重振雄风。
三、跳出盐业做文章
世界各国,任何资源型城市,到一定时期都会碰到一个难题:矿竭城衰。
自贡当然不能例外。
不过,据专家实地勘测,自贡井盐尚有储量170亿吨,按目前产量,再采它三五百年不成问题。
问题在于,无论怎么说,盐的地位,已非昔日可比,倘若还是在盐这一棵树上吊死,自贡一辈子也走不出困境。
于是,自50年代中期以来这几十年,自贡从未停止过在盐业以外做文章,只不过文章老是做不大,甚至做着做着把好端端的企业给做死了。
盐外文章要做好,须具备两个条件。
条件之一,方向要选准,产品要选好。这一条,自贡市委、市政府领导已形成共识,除盐之外,自贡的支柱产业一是机械二是化工三是建材四是纺织和轻工。具体龙头企业一是东锅二是大西洋三是鸿化四是自硬,接下来还有久大和川玻。
举个例子,东锅。东锅者,东方锅炉厂也。这是60年代从哈尔滨和上海迁来的全国特大型工厂,如今东锅已是上市公司,而且在同行业规模效益数一数二。更有希望的是,东锅已经研制成功既环保又节能的硫化循环锅炉,在全国节能锅炉招标中,7台中标锅炉均由东锅厂独家包揽。在环保需求日益旺盛的当今世界,在节能潜力非常巨大的今日中国,既环保又节能的东锅锅炉岂不正可大展身手、大有用武之地?
再举个例子,自硬。自硬者,自贡硬质合金厂也。这也是个三线内迁厂,专门生产用于机床钻探的刀具钻具。自硬占有两大优势,即行业优势和产品优势:此行业的原料是我国特有而又价廉的高质钨矿;其产品又是几乎天天都要使用、天天都要更换的易耗品。占有两大优势的自硬,自迁到自贡后从来没亏损过,通过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厂,而且其产量与世界第一已差得不多。
例子不再多举,一看你就明白,这样好的种子,真值得我们认真灌溉精心施肥,让它们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撑起自贡一片新绿,可别像过去那样,一棵棵小苗还没长大就给夭折了,枯萎了。
条件之二,政策要对头,扶持要得力。倘若今天看到这个企业利税较多,今天把它列为重点扶持一把,明天形势有变企业效益下滑,你又把它抛到一边而“另寻新欢”,那么,左一摇晃又一摇晃,没几下这树苗准得给摇死喽。政府要有一双慧眼,其眼光就在于它能认准了究竟哪个行业、哪家企业是我这里的“绩优股”,哪个或哪几个企业最具潜力、最有生命力和带动力,能够像绵阳的长虹、青岛的海尔、无锡的小天鹅那样,成为这城市可以支撑家业的长子,成为全市企业的榜样和龙头。
是的,需要眼光,需要魄力,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需要精诚团结坚定不移。总之一句话,一个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成功调整,对这个城市领导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或许就是一些城市衰竭了,而另一些城市依然挺立的原因。
四、盐都自贡祝福你
记者在自贡采访,无论与谁谈起盐,谈起盐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都滔滔不绝,话语不止,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在盐都后代心目中,对盐的那种挥之不去扯之不断的缕缕情丝,深深感动了记者。
在自贡,我们曾看到一些因盐业不景气而下岗的工人(顺便说一句,仅自贡久大集团,35000职工中就有9500人下了岗),他们每月拿着不到200元的生活费,却不悲不戚,沉着平静,时不时还来到工厂,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深情期待着企业重新兴旺、他们重新上岗的日子。
在自贡,我们曾来到被称为自贡“饭甑子”(即饭碗)的鸿鹤化工厂,这是自贡井盐的最大工业用户。他们在继续生产纯碱烧碱的同时,不断向产品纵深开掘,目前已开发出从一氯化碳到四氯化碳的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其市场占有率高达40%至70%,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猛增40%以上。“饭甑子”里的饭又多起来也香起来了。
在自贡,我们特地采访了刚刚从深圳订货会赶回来的久大集团年轻的总经理傅刚义。这位重庆建筑大学78届毕业生,回自贡后扎扎实实从基层干起,到一个地方就使一个地方变了样。在使自流井盐厂迅速起死回生后,市里又把他推到了自贡最大的盐业集团久大集团老总的岗位上。上任不久他就拿出了一个全新思路的久大整体脱困方案。一手抓脱困,另一手抓新品开发,目前企业已在盐的深加工上做出一篇篇精彩文章:从蘑菇盐、海味盐、麻辣盐等二十余种调味盐到富典盐、螺旋藻盐、加钙盐等十余种营养盐,还有可以洗水果的洗涤盐,可以摹仿海水浴效果的沐浴盐以及有美容功效的按摩盐……
“一吨盐从200元升值到1万元,完全有可能。我们只消拿出4万吨盐提高附加值,年产值就可达到4亿元!”尽管已是深夜,尽管已经一天没有休息,年轻的总经理说起未来仍津津有味,让你听了不由不心动,不由不振奋。
在自贡,我们详细了解了省现场办公会的情况,并得知此前省里曾专门派出调查组到自贡深入调查近三个月。现场会开得深开得细,不但分析了问题,找出了原因,提出了思路,而且从财政和政策上大大扶了老工业城市自贡一把。目前,市委、市政府决心大信心足,正借此东风扎扎实实做工作,要以实际行动,让自贡在不长时间内重振雄风……
清晨,离别自贡,自贡尚在浓雾中。汽车缓缓从城区驶出,我们在心中默念:祝福你,盐都!祝福你,自贡!
(原载1999年12月7日《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