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发射是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强基之战,意义重大,责任如山……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队伍充分认识此次任务的重要性,铸牢使命意识,以精细化流程思想为指导,做到“前全细严”,为保成功、保质量“亮剑”。
精细化扎实推进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设立了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人员每天都会来到监测大厅判读前方数据。前方和后方对同一数据进行“一对一”复核复算。操作精细化、测试精细化、判读精细化……结合反思会,长七遥四型号队伍推进流程精细化与质量确认制并行,专题布置了8方面17条确保圆满成功的措施,依据“7个重点、7个再确认”,设立364个质量确认项、1115个岗位作业书,确保全过程质量受控。
自长七遥四进场以来,发射队员们要对当天的质量事项全部确认后,才意味着一天任务的完结。火箭院宇航业务部陈海波介绍,发射队特别制定了40天质量工作计划,全程对质量事项进行跟踪。结合岗位确认制,型号队伍还特别制定了关键项目控制表格,细致检查和记录设计人员关注的核心关键特性与操作环节,按照发射流程推进并不断迭代。总体设计部沈丹说:“这为岗位确认制的落地提供了又一个重要保障。”
与此同时,为保障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保成功专家组对长七遥四受各方关注的重点项目进行复核和再次确认。其中,针对“Ka天基测控子系统质量复查”和“各型号质量问题归零举一反三措施落实”,后方专家组提出了38项建议,型号队伍全部答复和采纳。
抓痛点“动刀”
俗语道,牵牛要牵牛鼻子。长七队伍抓重点、抓关键、抓痛点,特别针对增压输送系统“防松、防堵、防漏”做了全面彻底的复查。
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阀门、管路、贮箱等总装密封部位,尤其是液氧系统连接的低温密封结构等,全部增加了氦质谱检漏。火箭院长七火箭增压输送系统负责人马方超介绍,箭体上关键的密封结构有上千处,增加氦质谱检漏后,可检漏率指标提升了1—2个数量级。
长七遥四进场后,针对台阶式双道密封管路接头结构,发射队员详细测量了外套螺母和接管嘴螺母端面的距离,由此倒推计算密封圈压缩量,确保两道密封圈功能的有效性。众所周知,长七火箭是一枚“冰箭”,要在零下180多度的低温环境下工作。为了确保低温工况下密封的可靠性,发射队员在火箭总装后特别测量和确认了低温密封结构的“密封间隙”,通过“测算倒推”的方法确保每一个密封圈安装到位。
为了防止系统及产品内部残留水汽,在低温环境下发生冰冻堵塞的问题,他们特别对部分关键低温系统采取了“抽真空”“氦气置换”等控制措施。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文昌高温、高湿、多雨的自然环境,发射队员为全箭实施了更加严格的全流程防水、防潮控制举措。
“蛛丝马迹”不放过
“这个曲线值不对,出现了4次波动!”一个周六的深夜时分,火箭院总体设计部总体室副主任彭越正带领两名员工做着仿真分析试验。
火箭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飞行试验中数据量大,偶尔会出现一些数据波动,出现频率小,难以复现。面对此次参数异常,长七队伍深层次挖掘问题根源,分析机理,坚持要查个“一清二白”。
“是转速传感器的问题?还是变换器的问题?”为了发射任务成功,彭越和团队成员丝毫不敢懈怠。他们画故障树,采集传输线路,调节电阻,不断设计和调整参数。
由于没有经验可借鉴,他们创新应用新的仿真软件,不断调试着。“几乎两个晚上没有休息,最终故障在芯片上复现了。”彭越说。在他看来,作为后方保障成员,能为型号队伍做贡献,是他们的责任,更是一种荣耀。
长七遥四进场前后,长七队伍针对各型号出现过的不协调项目仔细“回头看”,举一反三,深入全面开展“回想”和“预想”,为保成功、保质量不遗余力。火箭院长七火箭发射队01指挥邵业涛说:“我们鼓励每一名发射队员发现问题,有时候甚至会假想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通过等比试验分析,有依有据地做到‘疑点不疑’。”
“三宝”为火箭总装质量再加码
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总装人员进厂房时,都会随身带着“三件宝”:便携式工具包、产品零件包、质量视频记录仪。
以长七遥四为依托,火箭211厂天津火箭公司总装车间首次在发射场厂房开展了工具形迹管理。岗位不同、工作项目不同,对工具的使用种类和频率有着不同的需求。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该厂专门进行了工具的精细化管理。力矩扳手、开口扳手、头灯……每个工具都有特定的凹槽设计,是什么、放哪里,工具包里打眼一看,一清二楚。
总装车间还专门为员工配置了便携式产品包装箱,既实现了零件的形迹管理,又具备防潮功能。他们对不同厂房、不同项目的零组件进行了分组。同时包装箱上还标注了零件的总装位置。57车间操作人员刘洋说:“对零件的数量和去向,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到了心中有数,可以说为保成功又上了一道保险锁。”
质量视频记录仪首次在发射场投入使用。刘洋介绍,这种小巧、防抖的记录仪可以续航8小时,能够摄录复杂环境下的操作,便于视频导入和分析,使总装操作做到“有依据、按依据、留记录”。
此前,长七遥四在天津总装阶段,车间还特意整理了前几发次操作项目的多媒体图册。通过多媒体图册,总装人员做到了先学习、再操作、后比对,方便了操作,又便于箭上状态的比对,检验了工艺要求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把“最坏的打算”做到位
长七遥四成功了,但很多人不知道,这背后有着型号队伍万全的准备。为了一发箭的成功,他们“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每一发火箭执行任务前都会有一个暂停发射预案,万一发生故障,时刻按照预案做好系列工作。长七队伍特别制定了详细的故障判断依据和处置预案,把暂停发射预案细化到每一步操作、每一个备份产品,尤其对箭上阀门等开展了可维修性、可更换性分析确认。邵业涛介绍,我们把所有的备份产品全部做好检验再发运海南,并做到备件及工具齐全,确保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更换处理。
“备件里不仅有实物,与本发任务相适应的软件也均装订完备,保证备件可以随时上箭使用。”邵业涛说。同时,型号队伍新配套了氦质谱检漏仪,并专门在测试阶段真实演练了舱内操作的可达性及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保证应急时快速可用。
制定预案时,长七队伍综合考虑,将单点故障对发射的影响降至最低:若某一个系统故障,其余系统继续按照流程工作,直到完全不能前进为止。邵业涛说:“这将为再次启动发射留出充足的时间,改变过去一遇故障则各系统流程全停的局面。”截至目前,长七系列火箭全箭共制定故障处置预案742项。型号队伍还对进入负6分钟后的预案逐项进行了演练。
狭路相逢勇者胜。长七人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把好质量一道道关;牢固树立成功意识,一次把事情做对,既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又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打了一场“有准备之战”,最终用成功铭记了一段光辉岁月。前方,征程依旧,长七人将勇往直前。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航 通讯员 刘莎莎
编辑:谢永利
流程编辑 邰绍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