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洗衣机>

西门子滚筒洗衣机不走水怎么回事(西门子滚筒洗衣机不上水怎么回事)

西门子滚筒洗衣机不走水怎么回事(西门子滚筒洗衣机不上水怎么回事)

更新时间:2022-03-09 17:05:38

延禧宫,对于紫禁城来说,是个特别的地方,它和周遭的红墙黄瓦显得格格不入,不光建筑风格不一样,还是个烂尾楼,如同紫禁城中的异类。不过这与众不同的延禧宫也因此创造了紫禁城的多个第一和唯一:第一座和唯一一座西洋风格建筑,唯一一座“烂尾楼”建筑,第一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其实,在紫禁城600年大展上,有一件延禧宫烫样,不难发现它原与东六宫其它五宫格局相同,为前后两进院,前院正殿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室内悬乾隆皇帝御笔匾曰“慎赞徽音”,东壁悬乾隆《圣制曹后重农赞》,西壁悬《曹后重农图》。殿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后院正殿5间,亦有东西配殿各3间,均为黄琉璃瓦硬山顶。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宫起火,烧毁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等建筑共25间,仅余宫门。当时住在延禧宫的是道光皇帝在潜邸时的侧福晋恬嫔富察氏,可怜的恬嫔也丧生于火海。内务府对于这场火灾的调查是,东配殿的厨房中“二灶走水”,因为发生在深夜,火势弥漫迅速,而水车位置距离延禧宫较远,来不及救火。

让隆裕太后心仪的水晶宫长什么样

宣统元年(1909年),执掌后宫的隆裕太后亲下懿旨,决定改建延禧宫,并派总管太监张祥斋(小德张)主管其事。她认为该宫屡厄于火,思以水镇之,于是斥资在延禧宫原址兴建西洋式“水殿”。

所谓“水殿”,即以汉白玉为料建造殿堂,其主殿四周浚池,引玉泉山水环绕之,内蓄游鱼;再以玻璃为窗,铜铁为棂,观者可于建筑内部透过玻璃窗观看游鱼戏水,宛若置身传说中的“水晶宫”。隆裕太后为此建筑题名“灵沼轩”,其“沼”字为池塘之意。

《清稗史》中记录了这一建筑的具体样式:“在宁寿宫西数丈,掘地为池,深丈余,宫立水中央,凡三层,层九间,又四角各有一亭,计三十九间,以铜作栋,以玻璃为墙,四望空明。入其中者,如置玻璃世界,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下层地板亦以玻璃为之,俯首而窥,池中游鱼,一一可数,荷藻参差,青翠如画。地板又可开关,时或揭起,驾小舟直达宫外。中层、上层地板亦用玻璃。上层顶上,更有玻璃缸数十,为蓄鱼之需。楼梯皆置宫外,由东南亭内,曲折环绕,渐升而不自知也。

不得不说,光看文字都觉得这样的设计很后现代。也许是寂寞惯了的这些妃嫔们和蠢蠢欲动的末代皇帝也想新潮和洋派一下。

地下一层

灵沼轩的设计意图就是一座“水族馆”,金属窗框里原本要安装厚达3.5厘米左右的玻璃,帝后可在建筑室内透过玻璃窗观赏水下景象,窗户的上方安装了可调节的百叶气窗。

蚣蝮,传说蚣蝮是龙生九子之一,好水,又名避水兽,故用来镇水。此处蚣蝮有提示水位的作用,以防池水倒灌,进入气窗。兽口中无孔,可见没有“吐水”的功能。

幻想一下大玻璃窗外,鱼儿自在悠然

从遗迹可以看出,地下一层地面也曾经满铺白色和蓝色的瓷砖,营造出一种清亮的水底世界氛围。

地上一层

立面上采用类似古罗马“券柱式”的组合形式。券形门洞上部,雕刻出“匾额”的形象,入口两侧有装饰性石柱,柱头仿古罗马科林斯柱式建造,柱身却雕刻着“楹联”的形象,柱础采用了传统的仰覆莲式,中西文化在此处融合。

匾额四周雕刻云龙纹,两旁的花卉开光内雕刻着狮子绣球图,在券形门洞门楣上雕刻一组仙人瑞兽,柱身为云龙纹。

整个建筑为钢铁框架与砖石砌体的混合结构。中国铸造技术发达,但是并未掌握当时先进的轧制技术,建筑的钢梁采自英国,铸铁柱则可能是中国生产的。

进入一层大厅,墙面上曾镶嵌着来自海外的瓷砖装饰,感受一下清王朝迟暮的奢华吧。

室内四根铸铁柱承托着钢梁,西洋柱式上装饰着螭龙卷云纹,在形式上结合了西洋柱式与中国传统装饰主题,铸造精湛,更彰显出清朝帝王风范。

地上一层的外饰面为汉白玉,外立面使用了三角山花、拱券等西洋建筑形式,但填充其中的雕刻图案全部是中国传统题材。

整座建筑大都以汉白玉砌成,很少用砖,外墙雕花,内墙贴有白色和花色瓷砖。

西洋式样的石质构件上,雕刻着梅兰竹菊、鸟兽仙人,吉祥八宝等中国传统纹样,构成了中西合璧的装饰风格。

灵沼轩室内主要采用了以白色、浅蓝、靛蓝色和孔雀蓝为主色调的瓷砖,分别铺装在不同的位置。

WITTEBURG FARGE,是一家位于德国不莱梅布卢门撒尔法格小镇的陶瓷公司,该公司已于20世纪60年代倒闭。

地上二层

中央铁亭为二层,四周分别为六角亭和八角亭。

注意到照片中的白鸟了吗?那可不仅仅是个装饰物。因为屋顶设有排水沟槽,蓄积的雨水通过白鸟的嘴喷出,形成层层叠落的喷泉。

灵沼轩有一套巧妙的“水循环”系统,白色锌顶下隐藏着钢质的水箱,柱子与梁架内藏有管道,池水通过管道被抽送到水箱内,然后再通过楼顶设计的排水沟,旋转迂回,缓缓滴流回水池,形成活水,清澈见底。

登上建筑二层,远眺层层红墙,又引起了怎样的遐思?

中央八角亭栏杆

中央八角亭外壁钢板

西式六角亭和八角亭的建材也很有用意,都是防火材质

水晶宫里发现西门子

宣统二年(1910年)六月,稀罕“西洋玩意儿”的隆裕太后命总管太监小德张口传懿旨,为延禧宫安装电暖炉和电灯。八月,内务府派人从天津西门子洋行订购“大小电暖炉二十四台,大小挂灯、壁灯四十八只,大号匀电机二份,连电门线二十八副,等等”。同年十月运抵北京,安装调试后可正常使用。据记载,购买这些电器取暖设备及发电机、变压器等,花费了白银9000两。

当年采办的西门子电气设备如今已难觅踪迹,但历史总是给人以惊喜——在建造“水晶宫”的钢材上仍依稀可见镌刻着的“SIEMENS”字样。

遗憾的是,因国库空虚,水晶宫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后被迫停建。延禧宫成了烂尾楼,端康太妃想要“墙之夹层中置水蓄鱼,底层地板亦为玻璃制成,池中游鱼一一可数”的梦成了泡影,她只好用洗澡盆养鱼,留下了这张延禧遗影。

如今走进延禧宫旧址,依然可以看到“水晶宫”尚未完工的痕迹:一副有点西洋风格的钢筋水泥建筑框架,屋顶没有完成,门窗和玻璃还没有安装好,柱子已明显锈蚀了。设想一下,这“水底世界”若是建成,也算紫禁城内一奇观了。

灵沼轩可以说是20世纪初清廷以“全球采购”的形式建设的一座样式独特、功能新颖、工艺复杂、材料文化丰富的铁框架“水晶宫”,目前已知这座建筑和结构钢梁来自英国,内壁瓷砖来自德国,石材应是本土取材,而其他金属构件和玻璃等材料来自哪里,甚至是设计师是谁,至今不得而知,也因此,灵沼轩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照片里的八卦

关于水晶宫的秘密说完了,咱们来聊聊那张端康太妃在水晶宫观鱼的照片里藏着的宫廷八卦。

照片中除了端康太妃,还有一位较为年轻的女人,叫唐怡莹,姓他他拉氏,名为他他拉·怡莹,又名唐石霞,是瑾妃的侄女。在《我眼中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杰夫人口述史)》中唐怡莹曾回忆到:住在宫里的时候,陪四姑母去延禧宫观鱼是常事。我们除了去观赏各色各样的金鱼、龙睛鱼之外,听四姑母讲延禧宫的故事也是一大趣事。她曾指着我们身后的西式建筑残留遗迹讲过,为什么在紫禁城中式建筑中有个西洋楼房的来龙去脉。

宫女们都传言,他他拉氏和故去珍妃的性情很像,将来一定会嫁给溥仪。不过,唐怡莹最终并没有嫁给溥仪,而是和溥仪的亲弟弟溥杰做了夫妻,这一年唐20岁,溥杰17岁,虽说女大三抱金砖,但他们的婚姻注定不幸福,女的怀着皇后梦,最终不过是个福晋,心理落差可想而知。溥杰又觉得唐怡莹脾气大,一对夫妇很快形同陌路。

1926年的春天, 22岁的唐怡莹邂逅了25岁的张学良。唐1924在北京饭店舞厅里初识张学良,便怂恿溥杰邀请少帅来家做客,她还捧出了厚厚一剪贴本,都是近几年来报纸上有关他消息的新闻剪贴。

两人的绯闻很快传遍京城,后来溥杰到东北军中,张学良向他坦白,溥杰说:“我不在乎,她不找你,她也去找别人。”

1931年冬,唐怡莹结识浙江军阀卢永祥之子卢筱嘉——此人和张学良等人并称民国四公子,将醇亲王府的财物用卡车大批运走。彼时,公公载沣随溥仪赴东北,老公溥杰在为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热身,情人张学良因“不抵抗”致东北沦陷而备受良心磨难。看来,溥仪也好,溥杰也罢,遑论张学良,在唐怡莹眼中都不如钱靠的住。

张学良晚年的口述史,唐怡莹被形容为“混蛋透了” ,可是,即使不断骂她靠不住,又说她喜欢“弄虚作假”,到了最后,90岁的张学良还是不得不承认:“我那时,差点娶了她。”

晚年的唐怡莹住在香港,靠画画为生。她曾经给北京的溥杰写信,想要复合,不过遭到了拒绝。

注:文中图片除说明外,均拍摄自故宫“丹宸永固”展览现场和延禧宫

600年大展今日就闭幕了,但是秋日里去到延禧宫的话,可以看到满院子红彤彤的柿子,格外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