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拗脑
麂山脚下有麂拗脑,客家语即“麂抬头”之意,充满了积极向上、祥和美好寓意。
村内白墙黛瓦,老竹新路,香樟簇拥,橙花飘香,旅游新村建设如火不如荼。特别是村内有关于麂与麂山、妙高峰与妙高寺、腾云石与吴生佛、出米洞、仙人泉、九曲街的等诸多传说,麂山的文化将这一美丽乡村浸润得每一丝空气都有了麂的气息。
麂山得名,还得益于一则传说一一
相传,古时兴国灵山深处有千年神麂、神螺和神马。一日,闲玩之余,忽然聊及一话题:何不各显神通,往虔州城一游?先到者为尊,后到者为卑。于是,它们择日同时出发往虔州而去。
马与麂一下便将螺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它们沿着平江一口气奔跑到了南塘,眼前一亮。但见此处岸阔潮平,江水如镜,水草丰美,白鹭翔飞,稍远处的山岭更是郁郁葱葱,紫气氤氲,祥云袅袅,好个人间仙境。
麂与马欢喜异常,踏浪戏耍,游玩了起来,玩得累了,倒头便睡着在滩头上了。不觉,几个时辰过去,忽然,风生水起,平江陡然间浊浪翻滚,眼看滔滔江水将吞没深睡中的麂与马,一好心客家妇女匆忙唤醒麂子,于是,麂和马躲过了这一劫。
麂和马醒来后,两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马继续往虔州奔去,它要继续与螺争一高低;极富灵性的麂子不图虚名,落地生根,知恩图报,遂在此长驻下来,后来衍化成了麂山,它替乡人们把住的那一方水口——即那片时常陡生波澜的滩地,从此便被叫做了麂滩。
再说马儿快跑如飞,很快就到了虔州城东边的百胜门口,此时,天已断黑,城门紧闭着。它心想螺肯定拉在老后,自己就静静地等次日开城门吧。
谁知,不善行走的螺很智慧,附着在一轻舟上,顺平江一路到了虔州,恰遇挑水的妇人,顺势滚入桶中,竟轻松入城。次日,马刚睁开睡眼,见螺高踞城垛,羞得马儿一脸惭愧,遂化作城东郊马坡岭,螺则化成城内至高点——田螺岭。
麂山,因麂而名旺。麂乃祥瑞之物,系一种类似于鹿的动物,只是鹿长犄角,而鹿不长角。麂子朴素无华,喜欢以山林为家,逐草而欢。
麂最大的特点是善跑而不善鸣,一旦鸣叫则必定预兆着地震、火灾、老人(赣县客家话,死人之意)之类天灾人祸即将发生。在麂山附近人家,这类传说俯拾即是。因此,客爱人不喜欢听到尖锐剌激的麂叫声,而喜欢看见高仰着头颅撒欢于天地间的麂呈雄性姿态。
传说,麂遇到追杀,当它向人求救时,每每呈前肢双双下跪状,眼噙清泪,一副怆然模样,此时,慈善的客家母亲多般会收藏家中,待天黑人静时,复放生山林,麂回头记忆下主妇的慈祥,便箭一般隐于山林。奇异的是,这家善良妇女家从此却家和业兴,富裕了起来。
文/文瑞,图/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