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粉丝的咨询,想知道洗碗机在应对餐具过夜之后的清洁效果如何,看到这个问题,也激起了我对这个问题的好奇,以前做过洗碗机的清洁效果测评,但是却从来没有尝试清洁过过夜的脏污餐具,今天就来实际测试一下,洗碗机在面对这些长时间存放的脏餐具时,其洁净能力究竟是刚还是怂!
过夜餐具的清洁难点其实不在过夜本身,而是污渍的存放时间决定了餐具的清洁挑战难度,我们都知道不同的餐具脏污长时间存放之后,表现出来的现状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导致清洁难度变化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
1、污渍的种类:
比如面粉类,可能就会变干、结块,粘粘性非常强,再比如咖啡渍等,色素沉淀会非常明显,不及时清洁的后果就是背身会留下一圈痕迹,很难再恢复洁净状态。
2、餐具的材质
不同材质久放之后也会有所差异,比如塑料餐具会比陶瓷餐具难清洁,玻璃材质久放之后容易出现水痕等。
所以,虽然现在很多人对洗碗机的清洁效果已经不怀疑,但是在“长时间存放”这个因素的影响下,洗碗机的清洁测试结果绝对值得一观!
首先,看一下过夜的餐具,污渍在餐具上的沉淀和变化。
然后将脏污的餐具摆放进入洗碗机(下面是还在摆放过程中)
我使用的还是惠而浦的全嵌入式3O33洗碗机,机体是三层碗篮设计,小物品可以放在顶层,在洗碗机的顶部有一个喷淋口,可以针对勺子、筷子等进行冲刷,并且这一层的架子是可以左右折叠的,像测评里面这样就是往左折叠的状态,对上碗篮的空间利用来说是一个可以放大有效空间的设计,如果上碗篮需要清洁的餐具比较高时,还可以把这一层直接拆掉,只需要打开左右两侧的导轨卡扣即可,拆装都很方便。
从视频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对餐具的摆放是很随意的,没有特意去区分什么餐具需要放在什么位置,目标只有一个,能洗干净就行!另一方面,我的餐具摆放也有一些规则可以遵循,这也是我以前提到过,可以让洗碗机洗的更干净的外部因素之一,整体来说,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①碗要尽量倾斜45-60度角摆放。
倾斜摆放餐具一来可以增加洗碗机喷淋臂的喷淋面积,提升清洁效果,二来也能更大程度的避免餐具底部积水,尤其对底部有防烫手凹槽设计的碗尤其重要;
②锅具尽量避免高度重叠。
有时候餐具在洗碗机里面出现重叠的情况是难免的,但是要注意重叠面积不宜过大,比如不同尺寸的餐具之间相互遮挡,会导致洗碗机出现喷淋死角,影响清洁效果。至于是否高度重叠的判断标准,其实只要餐具彼此之间遮挡的面积没有超过其体积的1/3,或者餐具正面高度贴合,喷淋臂基本都能冲刷到。
③大尺寸餐具尽量放在下碗篮。
洗碗机通过上下碗篮的喷淋臂旋转获得清洁能力,但是这两条喷淋臂里面,下喷淋臂的清洁强度会普遍比上喷淋臂更强,这里的强度不止是指水流压力,也包括运行的时长、水流轨迹等,都更适合清洁大尺寸、难清洁的物品。
放完餐具接下来就是添加洗碗机耗材,这一步可不要轻视,这其实就是洗碗机能洗干净与否的第二个外部因素,一般来说我会选择使用洗碗机的清洁三件套,也就是洗碗粉 亮碟剂 洗碗盐分别对应添加,但是今天洗碗机上的洗碗盐标识量红灯了,购买的存货还在路上,所以这次测试使用了三合一的清洁块,集清洁、软化、晶亮功能为一个小块,洗碗机上选用洗碗块模式,直接将洗碗块放进洗碗粉槽里面即可。
亮碟剂之前添加的还有,但是没有关系,不会影响使用。功能选择上,因为是隔夜的清洁挑战,所以选用了清洁强度★★★★★的强力洗模式,因为全嵌入式洗碗机没有启动键,所以一切准备好之后直接将机器关上就行,听到一声“滴”之后,洗碗机就会开始启动程序。
这里回答可能很多粉丝会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嵌入式洗碗机如何判断洗碗什么时候洗完?
在洗碗机的右下角有一个黄色的投影灯,当机器开始工作之后,投影灯就会常亮,直到程序运行结束之后,投影灯就会闪烁,提示洗碗机洗完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机器运行过程中投影灯闪烁,程序结束之后投影灯熄灭,不同的状态模式可以通过说明书上的提示对应设置。
清洁完成之后我们看看餐具的清洁效果:
结果算是意料之中,虽然放置过夜的餐具污渍都很重,但是最后的清洁效果是很不错的,不管是玻璃还是陶瓷,不管是油污、咖啡渍还是其他污渍,在洗碗机的清洁下,都被清理的干干净净。
洗碗以后的过滤网,很多油污,这就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洁。
洗碗机的清洁效果除了一些使用过程中的外在因素影响之外(比如前面提到的餐具摆放、洗涤剂使用等),还有超过2/3的因素来源于洗碗机本身。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温
洗碗机普遍的清洁最高温度在65-72℃之间,清洁时间根据不同的模式会有所不同,但整体来说会比手洗的时间更长,洗碗机在清洁过程中,利用水温 生物酶清洁剂,充分溶解餐具上的污渍,通过长时间的反复循环清洁,提高餐具的洁净效果。
清洁过程中水温的高低是非常有讲究的,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面总是觉得水温越高越好,但实验室数据表明,洗碗机的清洁最高温度最好不要超过72℃,因为长时间的过高温度清洁,会引起餐具掉色、变形等情况,尤其是有的家庭使用的餐具还是安规材质和特殊工艺制作的,在清洁时更应该注意清洁效果和餐具呵护之间的平衡,而这个平衡水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普遍的洗碗机温度都不会高于72℃的原因,有一些洗碗机为了迎合大众水温越高越好的概念将洗碗机的温度设计到80-100℃的高温,名其名曰高温清洁,但实际情况下,这一类洗碗机肯定成不了主流,因为很多人都意识到清洁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的问题。
二、清洁模式
清洁模式其实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洗碗机的运行原理,另一方面是洗碗机的各种清洁模式。
1、运行原理
目前市面上95%以上的洗碗机都是通过喷淋原理进行清洁,所谓喷淋原理就是洗碗机通过底部的增压泵,将水流通过喷淋臂上的喷淋孔喷射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喷淋臂旋转,使水流形成螺旋状循环冲刷的状态,再加上洗碗机不断循环增压,让整个过程呈现强度不同的清洗环节,实现更好的清洁效果。
2、清洁模式
至于清洁模式,大部分的洗碗机都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实际不同的清洁功能,少则两三个,多则十数个,主要根据洗碗机的专业性以及时长地位来决定,比如测试使用的惠而浦3O33这款洗碗机,在功能模式就细分的比较明确且专业,不管是针对材质设计的玻璃洗,还是针对污渍设计的强力洗,还是针对时间设计的1小时快洗烘干等,都具有其明确的使用和清洁需求场景,每一个功能都非常具有针对性。
三、机器设计
洗碗机的设计普遍来说都遵循相同的机体结构,因为清洁原理相同,不管容量的大小如何改变,但是整体的布局都是相似的,一般都是两层或者三层碗篮 上下两个喷淋臂,有一些容量大的机型也会在顶部设计一个喷淋口,对于90%的洗碗机而言,都是这种常规结构。
那是剩下的10%的洗碗机是否有所不同呢?答案是还真的有所不同!
1、碗篮细节不同
所谓的碗篮细节,比如碗篮的两侧会有升降的控件,可以让洗碗机的上碗篮可以上下调整。至于这与洗碗机的清洁效果有什么关系?
洗碗机的内腔空间十分有限,即使是测试使用的惠而浦这种进口的14套超大容量的机器,也会经常有遇到难摆放的大尺寸或者形状特殊的餐具,这种情况下,通过上碗篮的上下调节,就能让洗碗机的内腔空间得到优化利用,让洗碗机的餐具兼容性变得更大,避免餐具影响喷淋臂正常等问题出现,自然能提升洗碗机的清洁效果,甚至这种设计也能提升洗碗机的使用寿命,毕竟喷淋臂旋转过程中,如果因为餐具过高碰撞到喷淋臂,对洗碗机的寿命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
上碗篮升降这样的设计其实非常多见,常见的高端洗碗机品牌都会注意到这些小细节,比如测评使用到的惠而浦的洗碗机,还有西门子、AEG、美诺、博世等都有这样的细节设计。
2、喷淋结构不同
喷淋结构的不同其实是这10%的洗碗机与其他洗碗机的主要区别,这里列举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一个是AEG的卫星喷淋,另一个是惠而浦的power clean。
-卫星喷淋
卫星喷淋在原有的喷淋臂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一般喷淋臂是这样的
卫星喷淋臂是这样的
在喷淋臂工作的过程中,卫星喷淋臂通过大喷淋臂带动小喷淋臂高速旋转,而“卫星”一词的由来就是这一大一小两条喷淋的合作模式其实就像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一样,大喷淋臂旋转一圈,小喷淋臂可以旋转N圈,以此增加单位时间里面餐具的冲刷频率,提升清洁效果。
-power clean
Power clean不同于卫星喷淋的是,它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变,而是增设。通过在洗碗机内腔底部增设一个增压装置,装置上面配置有四组喷淋臂。
在洗碗机工作的过程中,power clean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增大洗碗机的喷淋面积,覆盖常见的喷淋死角,让边角位置洗的更干净;
②增大喷淋臂的冲刷强度,应对难清洁的污渍,比如糊底、粘粘等提升清洁效果;
③冲刷上下碗篮之间的空白位置,让餐具垂直摆放也能洗的干净,既保证清洁效果,又提升下碗篮的使用空间;
可以说这个清洁组件算是一举多得的设计。
清洁过程视频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