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 血刃
《来自天空的问候》俄罗斯空降兵军歌音频:00:00/02:57
新年伊始,哈萨克斯坦就发生了大规模暴乱,仅仅数天后,该国最大城市阿拉木图等地就发生连续性的冲突。由于哈萨克斯坦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因此俄军当机立断,于1月6日派遣空降兵主力抵达阿拉木图国际机场等地。随同俄军行动的还有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部队。随着俄军维和力量的到来,哈萨克斯坦的局势很快得以控制。
俄军此次出动的部队中,最显眼的就是驻库宾卡的空降兵独立特战45旅,该部队不但有丰富的海外作战经验,而且也十分适合执行特种任务。自俄罗斯研究局势并决定出兵后,俄军首批300名官兵一天内就抵达了现场,其快速反应能力之强悍可见一斑。更值得注意的是,截止1月8日,俄军已出动了70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和5架安-124巨型运输机,堪称倾巢出动,可见俄罗斯对此次任务的重视度。
尽管去年八月美军从阿富汗的撤退颇有些狼狈,但其大型运输机却创造了美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员疏散任务,在不足一个月时间里,美军222架C-17运输机出动一半以上,先后运输12.4万人,其中最高峰时曾创造了34分钟运输21600人的纪录!因此大型或巨型运输机不但体现一个国家航空技术的水平,也和该国武装力量跨区快速投送的效率挂钩。随着运-20系列的完善,中国空军是否也能完成类似任务呢?
▲尽管狼狈,但美军大型运输机在阿富汗的任务效率很高
空降兵点穴绝杀,是战斗民族的杀手锏
早在1929年,前苏联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就开始尝试组建空降部队,并于1930年8月2日首次使用3架运输机空投了20多名伞兵,而这一天也成了苏军空降兵部队的诞生日。苏军空降兵部队随后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被定义为专门在夜间深入敌后,抢占机场、渡口、交通枢纽等战略要地的快速特遣力量。上世纪30年代,苏军空降兵的演习种类和难度不断提升,而且人员选拔也愈发严格。卫国战争爆发前,苏军空降兵的规模已达到十万人左右。
▲苏联早期伞兵
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空降兵就曾完成夜间空降基辅破坏多处军用仓库的任务,在随后的敖德萨、亚尔采沃和奥廖尔等方向的战斗中,苏军空降兵再度完成了快速驰援、协同防守和破坏敌交通要道等任务,并有效支援了和德军作战的敌后游击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但由于受到东北地形限制,加上一些日军守备队依靠筑垒地域顽抗,因此日本宣布投降时,苏军地面部队主力尚还没有打到哈尔滨等大城市,但苏联依旧希望自己控制东北,以避免国民党军或美军抵达此地接受日军投降,因此苏军空降兵再度担当重任。
▲苏军空降兵迅速出现在长春等地,也极大震慑了日军高层
1945年8月18日开始,苏军开始出动数百架次的里-2、TB-3以及美国援助的DC-3运输机,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迅速将多支空降分队及其武器物资运抵哈尔滨、长春、沈阳等日军盘踞的大城市。这些苏军分队不但轻易粉碎了日军零星的无力抵抗,而且极大震慑了日本关东军高层,由此迅速让多数日军放弃抵抗,进而大大降低了苏军伤亡。非但如此,苏军空降分队还在沈阳东塔机场抓获了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一行人。后世军事评论家表示此次行动不但缩短了战争的实际进程,也极大改变了东北亚的局势。
▲苏联空降兵活捉了在机场想要逃跑的溥仪,截图来自《末代皇帝》
冷战中,苏军空降兵的地位愈发凸显,苏联高层认为该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让自己避免再次遭到大规模突袭。所以苏军空降兵不但武器技术得到不断提升,而且战术也愈发多样化,例如电子战、信号诱导、重型装备空投、大小机群配合等项目逐渐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训练科目。
▲苏军得以迅速控制布拉格,其空降兵发挥了巨大作用
1968年布拉格事件中,苏军空降兵隐藏于民航客机内,在着陆后快速占领国际机场,而苏军第七近卫空降师后续部队也乘坐数十架安-12运输机,在几分钟后抵达目的地,并以每分钟1架的间隔完成降落。苏军空降兵展开后,仅用数小时就控制了布拉格交通要道和主要军政目标,而苏军地面部队主力也借此快速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而对方几十万军队几乎来不及做任何反应。
▲苏军空降兵被视为防不胜防的空中死神
1979年,苏军空降兵迅速控制阿富汗的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姆机场,并在随后数小时控制整个城市。就在这一年,中国开始对越反击战,但当时已和中国对峙多年的苏联却开始在远东进行大规模演习,仅各类军用飞机就出动了近千架,苏军甚至不加掩饰地表示其空降兵可以瞬间控制北京!在布拉格和喀布尔的前车之鉴下,解放军丝毫不敢大意,立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特别是在华北方面,各大交通要道和其他重要设施的对空防御一度提升到新的高度。也正是一次次快速出手带来的甜头,才让苏联空降部队在冷战时期成为一个独立军种,一度编有15个空降师。
▲时至今日,苏联空降军已经历了近百年发展
即便在苏联解体后,空降军依旧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军种之一。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俄军空降兵再度闪电出动,抢先北约一步控制了科索沃机场,一时间北约为之哗然。在车臣战争和格鲁吉亚战争中,俄空降兵也依旧扮演着先锋的角色。目前,俄空降军拥有4.5万官兵,下辖4个师、6个旅以及两个旅级单位,这支力量不但以装备精良、官兵凶悍且训练有素著称,而且俄罗斯规模不容忽视的运输机力量也是其重要基础。根据2021年夏天的统计,俄军拥有各类运输机387架,另有大量固定翼特种飞机以及直升机可以用于空降军行动。
大型运输机是军事大国的标志,也是中国曾经的标志
此次参与哈萨克斯坦运输任务的第8、334、117、566、235以及224特种飞行队(配备安-124)的驻地则分别为特维尔、普斯科夫、奥伦堡、布良斯克、乌里扬诺夫斯克等地,显然需要长距离机动。此时中小型运输机显然无法满足需求,所以大型或巨型运输机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俄军伊尔-76系列多次在对外任务中亮相,例如叙利亚军事行动、塞尔维亚演习、运输抗疫医疗物资,俄军大型运输机也由此成为俄罗斯作为军事大国的重要名片。
▲俄军大型运输机在哈萨克斯坦任务中几乎倾巢出动
由于早年间经济和技术限制,外加国防方向等问题,因此大型运输机也和航母、两栖攻击舰一样,对侧重国土防御的解放军而言一度遥不可及。新世纪之初,解放军空中投送能力几乎只有美俄的3%,大飞机数量甚至不如印度,连本土大规模机械化空降突击作战的需求都难以满足。汶川地震后,美军从夏威夷和关岛两大基地各派遣一架C-17运送价值160万美元的各类物资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其大飞机运作之顺畅让中国深感震撼。偌大中国,面对如此天灾时居然拿不出高性能的国产大飞机用于救灾,此事无疑也刺激了国产大飞机的研发团队。
▲汶川地震后,美军C-17运输机曾运载各类物资抵达四川
早在2005年,中国就和俄罗斯签订了购买伊尔-76的协议,按照协议规定,中国要支付十亿美元,而俄罗斯将从2006年8月开始逐步交付34架伊尔-76MD运输机以及4架伊尔-78加油机。当时预定的生产方塔什干飞机制造厂经济效益很差,所以俄罗斯将生产任务交给了沃罗涅日工厂,但这同样需要开辟新生产线并招募更多工人,至少要耽误几年,而且俄罗斯还认为这会在产能本就有限的前提下影响本国大型军用航空器的制造。
▲在伊尔-76引入问题上,中国再次体会到受制于人的痛苦
直到2011年,中国也只得到数量有限的伊尔-76,由此作为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家底,甚至还试图向俄罗斯武器进出口公司订购一批伊尔-76。虽然俄方抽调一批二手伊尔-76用于弥补合同逾期给中国带来的损失,但却表示当时中国的开价太低,国际货币比率浮动,而且俄罗斯自己花钱开辟生产线,因此要单方面涨价五亿美元。
▲运-20首次试飞时,无数人为之感动落泪
大型运输机属于战略类武器,俄罗斯自然会留后手,他们认为中国无法从欧美购入尖端武器,乌克兰也难以在大型运输机方面支援中国太多,因此中国最终只能依靠俄罗斯。然而俄罗斯没想到的是,中国新型大运动早在新世纪之初就立项,但直到购入伊尔-76的计划受挫后才得到重视,因此该项目自2007年得到了特批经费,而西安飞机公司也开始和多家海外公司提出技术合作。借助上世纪90年代就起步的技术经验积累,国产大运逐渐有了眉目,而运-20的原型机也最终在2013年首次试飞。让海外观察家意外的是,该机绝非完全照搬伊尔-76,而是博多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战略意义巨大的运-20能否完成部队远程快速投送
运-20形成战斗力后,不少外国防务专家表示,其意义甚至不亚于中国国产航母,因为中国缺乏海外基地,航母从本土出发,行动效率肯定不如运输机,而运-20意味着中国已拥有快速投放空降部队及其装备的利器。从性能上看,运-20的起飞重量、载重水平、航程都开创了多项国内纪录。相对于伊尔-76,运-20在气动布局、航程和机电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对比美国C-17时,体积和重量更低的运-20虽然理论运载力更低,但对于一些特殊货物的运载效率却有优势,这是因为运-20的货舱兼顾了宽度和角度,空间得以全面优化。
▲运-20的意义几乎不亚于国产航母
运-20服役之初,最大的问题就是发动机。该机曾配备WS-18发动机,该发动机以俄罗斯的D-30KP-2为蓝本,虽然比起俄罗斯原产品耗油更低且寿命略长,但依旧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所以难免影响到最大运载量和航程。直到2016年,WS-20发动机完成了地面和空中试车,并开始逐步换装到后续生产的运-20上,而该发动机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据报道,换装此发动机的运-20最大航程也达到7800千米,甚至可以同时搭载两辆15式轻型坦克!有网友推测,运-20甚至还能从容运载弹道导弹发射车!
▲运-20与伊尔-76MD、C-17的对比
在发动机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的同时,运-20的生产技术也使其产量得以逐步提升。据报道,该机的零部件加工、品控以及批量化组装开始不再依靠原始的人工作业,而是实现了数字化驱动。截止2019年,西飞已建立数字化生产监控系统,实现了生产的集成化、流水化和自动化。同时,在生产和技术研发升级过程中,虚拟技术也得到了普及,这就最大程度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工期。
而目前俄罗斯所有的伊尔-76及其改进型也不超过120架,还存在老化以及再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一旦运-20进入快速生产阶段,其总产量必然会迅速达到伊尔-76无法想象的级别,甚至可能超过C-17!
▲运-20的最大航程可达7800千米
自2020年武汉抗疫任务开始后,运-20就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高调姿态不断出现在一线。2020年2月13日,6架分别来自西部和中部军区的运-20分别从四川与河南驻地起飞,它们先后抵达了新疆、天津、沈阳、张家口等地多处机场,运载了大量医疗物资与抗灾人员最终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横跨多个省份,往返如此遥远距离,说明运-20部队已经在训练中具有十分出色的远程协调能力。运-20的导航和安全系统也在这次紧急任务中得到考验:当时武汉上空出现浓雾,理论上很不利于飞行和降落,但多架运-20还是按时平稳地着陆,显示该机对复杂气候也有着很好的适应能力。
▲不久前,运-20为边防部队运送了16万套新型冬装
完成抗疫救灾任务后,运-20的任务足迹也相继出现在巴基斯坦、泰国、韩国、俄罗斯以及南沙等地。2021年底,三架运-20在一天一夜内将超过16万套过冬服装全部送达喀喇昆仑边防部队手中,再次证明中国目前已有了不可小觑的大飞机运作能力。根据计算,12架运-20甚至每天只需要飞两个波次,即可将两个主战坦克连的装备从数千里外迅速运抵阿里、日喀则、林芝或喀喇昆仑区域。除了坦克外,导弹发射车、步战车、轮式自行火炮,也都可以依靠运-20实现快速机动。在两栖任务中,运-20也可以快速协助075级两栖攻击舰,让突击队迅速控制对方主要的军政设施或重要防御目标。
中国还需要发展超巨型战略运输机
此次俄军在哈萨克斯坦的任务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那5架400吨级的安-124超巨型战略运输机。从俄军最近一次统计显示,俄罗斯目前有10架此类飞机保持现役(部分需要维修),另有17架封存但可能翻新后再度使用,但由于该机是前苏联时代研发并生产的,所以难免因年代久远而状态良莠不齐,有人认为,此次执行任务的安-124几乎是俄军所有能出动的此类飞机。尽管数量稀缺,但该机的体量和运输能力却仅次于安-225,更是运-20、C-17和伊尔-76等200吨级运输机望尘莫及的。
▲安-124的极限运载力已不是运-20和C-17能比的
安-124的量产始于1982年,截止1995年停产,也只生产65架,因此时至今日还能出动的安-124也只是一小部分。尽管如此,该机还是有十分活跃的表现,例如1994年,俄军曾以五千万美元的酬劳,用10架安-124的数十次飞行,将2600吨军用物资和数千名法军官兵运抵卢旺达。
在叙利亚任务中,10架安-124通过280架次任务,向战区运送了近1.4万吨物资。2020年3月,俄空天军派遣一架安-124从莫斯科契卡洛夫斯基机场起飞,运送了2550万个口罩抵达中国。一个月后,另一架安-124又运载60吨医疗设备来到了八千公里外的美国纽约。
▲安-124曾运载2550万个口罩抵达中国
在哈萨克斯坦任务中,俄军能在两天内将装甲车在内的各类重武器送过去,自然也和安-124有很大关系。据称一架安-124同时搭载了7台BMD-2K-AU空降指挥车和BMD-2M伞兵战车,以及一台5吨级卡车,这些货物总重量不低于62吨,而目的地距离安-124的驻地却有4000公里之遥。很显然,此时任何一种200吨级运输机都无法携带这么多的武器抵达目的地,根据计算,一架安-124即可携带一个S-400防空导弹连!即便在完全满载(150吨)的情况下,该机的航程也可达4500千米!由于这种超巨型飞机的任务距离十分遥远,因此该机还有专门的休息室和卫生间。
▲安-124一类超巨型运输机也是中国所没有的
目前,中国本土距离吉布提基地较为遥远,而中国在非洲的利益也愈发重要,但非洲动荡多变的局势本就需要解放军在关键时刻快速投入配备一定重武器的特战分队。同时,由于安-124这种体量的运输机可以运载火箭分段或大型集装箱,因此对于体积较大的战略导弹而言同样是不错的载体。所以,运-20这样的200吨级运输机自然不会是中国国产大型军用航空器的终点,而是会成为一个里程碑和技术验证者,为以后国产400吨级超巨型运输机铺垫发展之路。可以想象,这种需求必然也会成为中国国产发动机事业的压力和动力。
▲中国空降部队,以后也能做得更好
长久以来,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都在以各自代表性的先进航空器彰显什么才是顶尖军事大国,而中国只能仰慕。随着运-20这款争气机横空出世并逐步完善,我们自豪地发现,这种只属于顶尖军事大国的骄傲,我们也将拥有。随着运-20的产量提升以及未来下一代大型航空器可能问世,解放军完全可以做得比传统军事强国更好!
,